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喜欢的哲学家——走近梭罗

最喜欢的哲学家——走近梭罗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 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 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 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 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 乱内心的宁静。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 侵蚀人性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 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原始、平淡的自 然生活,适宜人们在其中进行观察、思考和写作。梭 罗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 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 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 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瓦尔登湖》由此被认为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 书。
其他作品: 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又译为《消极抵抗》 《论公民抗命》 《公民不服从论》)(1849) 《没有规则的生活》(1863) 游记《马萨诸塞自然史》 《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 《缅因森林》等。
《瓦尔登湖》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的隐逸生活,而《公民不服从》则讨论面 对政府和强权的不义,为公民主动拒绝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辩护。
主要成就:
1.超验主义
在爱默生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开始了他的超验主义 实践。梭罗放弃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 主义刊物《日晷》写稿,之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 的文章问世。他是一个超验主义者,他相信人能凭直觉 认识真理,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上帝。梭罗积极倡导 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 朴的生活方式,他堪称超验主义的实践家。
名言:
1、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 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2、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没有保持步伐,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 就让他按他自己的步伐前进,无论他走得多快、多慢或多远。 3、一个有时间增加他灵魂的财富的人才能真正享受闲暇。
10、我们的生活都被耗费在细节上……简单,再简单。 11、不要回头看,除非你想走回去。 12、爱就是试图去将梦中的世界变为现实。 13、生命并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 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 14、我们最真实的生活是当我们清醒地活在自己的梦中。 15、当我们从容不迫而睿智,我们就知道,只有大事和有价值的事才是永久 的和绝对存在的,而细微的害怕和愉悦只是真实的阴影。 16、最大的收获和价值远不能受到人们的赞赏。我们很容易怀疑它们是否存 在。 我们很快把它们忘记了。它们是最高的现实。也许最惊人、最真实的事 实从来 没有在人与人之间交流过。我每天生命的最真实的收获,就像朝霞暮 霭那样难以捉摸,无法言传。那是我抓到的一点儿星尘,一片彩虹。
梭罗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批评家,他的目的是揭露时代的弊 端。指出人们自己正将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会导致生命 的衰落。相对来讲,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较之现代更加幸福和 充实。 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梭罗并不排斥,他只 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他这样评价。 “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询问阿德莱德王妃是否得了 咳喘,并未用它交流人类的思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 去城里消磨时光。”从这点上看,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 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 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发现 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 最好的办法就是“Simplify,simplify,simplify.”(简朴, 简朴,简朴。)这是梭罗的口头禅。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 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 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全然不顾同时代人如 何对我们指手画脚。
2.生态主义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 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生态主义哲学家。 1845年7 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 康科德城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Walden)畔的次生林 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
3.废奴主义
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因为梭罗反对黑奴制 ,拒交 “人头税”而被捕入狱。虽然他只在狱中蹲了一宿就 被友人在未经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替他代交了税款 保其出狱,但这一夜却激发他思考了许多问题。出来 后曾有一些市民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 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税。为解释这一问题,他结合自 己的亲身体验,写成了著名的政论《抵制国民政府》, 《论公民的不服从》)。他所宣传的这种依靠个人的 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对印度的甘地和美 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一 生支持废奴运动,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 隶法。
人物评价:
1906年,圣雄甘地在南非进行民权运动时,读到《瓦尔登湖》。 他为了反种族歧视和平反抗而入狱,在狱中他读到《论公民的不服 从》,并且受到启发。他为此发表了梭罗的书介,并称梭罗为美国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贤人。 他后来说:"梭罗的理念对我影响很深, 我采用了很多,而且向每一位争取印度独立的同胞推荐这本书。我 甚至以《论公民的不服从》来为我们的运动命名。" 马丁· 路德· 金在他的自传里提起,1944年他首次阅读《论公民 抗命》而接触到非暴力反抗的概念。他在自传里写道:为了阻止奴 隶制度的版图扩至墨西哥,梭罗因反对这场不义之战,拒绝缴税而 入狱。我由此知道了非暴力反抗的原理。他提倡不和恶势力妥协的 理念使我震撼不已,让我一读再读。 我开始相信,不向恶势力妥协是一种道德责任,就和行善一样。没 有人比亨利· 戴维· 梭罗更传神更热诚地表现这个想法。籍由他的文 字,见证他的为人,我们传承了这一种具原创性的抗议方式。梭罗 的教诲在公民运动中重燃,甚至比以前都还热烈。梭罗倡导一个正 直的人不应忍耐不义之事,而是要坚持对抗邪恶,无论场合地点, 在全国各地的抗争运动,其实都是梭罗理念的延续。
后世影响:
梭罗对美国文明的独立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 响,他的《论公民的不服从》对美国民主主义的 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列夫·托尔斯泰在1900年 读到这篇文章,对它崇拜不已。圣雄甘地在南非 当律师时,宣读这篇文章为触犯了种族歧视法规 的印度人辩护。甘地深受梭罗的影响,成了一位 终生非暴力反抗和消极抵制非正义权势的典范。 通过甘地,梭罗的主张变成了政治活动的工具。 后来在二十世纪,年轻的马丁·路德·金也深受 甘地的影响,梭罗的主张便在美国民权运动的思 想基础中得到了新生。
重要意义
十九世纪的美国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独特的美国 文化诞生和成长的时期,是继政治独立之后美国精 神、文化从欧洲大陆的母体断乳而真正独立的时期。 正是在这样的特殊时代,以爱默生和梭罗等为代表 的“超验主义”思潮“破空出世”,成为美国人的 精神独立宣言。 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它认为人 的精神可以超越物质世界、感性世界、经验世界的 种种限制,而生活就是为了发掘自我、表达自我、 充实自我。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和自立主张对人类历 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对于沉迷于物 欲的人类来说,无疑是一个及时的警醒。
That's all, thank you!
超验主义
超验主义,别称超越论。其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 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直觉的重要性。认为人类世 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 滴露水"(爱默生语)。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 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 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 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信你自己"这句爱默生的名言, 成为超验主义者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 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教的"人性恶"、"命定论"等教 条的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 思想基础。 代表人物: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亨利〃戴维〃梭罗 重要意义:
1847年才回到康科德城。 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 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4岁。
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 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 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 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走近梭罗
组员:李泽茜 鲁茹月 马 敏 高紫月 何亚倩 韩思雨 蒋佳夷 徐 扬 李鹏博
亨利· 戴维· 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 , 1817-1862)
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 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 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 土地勘测员。 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 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1838回到家乡,执教两年。 1841年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家里,当门徒, 又当助手,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并开始 尝试写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善良是唯一永远不会失败的投资。
5、灵魂的必需品并不需要用金钱来购买。 6、人类已成了他们的工具的工具。 7、许多人钓了一辈子的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鱼。 8、等到我们迷失了,我们才会开始了解自己。 9、充满自信地追求你的梦想!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 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
1845年3月,他向《小妇人》的作者奥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 就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 己砍材,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 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 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 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 薯。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以此为 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又译为《湖滨散记》) (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
4.研究自然史
他决定研究自然史,纯是出于天性。他承认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 条猎犬或是一头豹,如果他生在印第安人之间,一定是一个残忍的 猎人。但是他被他那麻省的文化所约束,因此他研究植物学与鱼类 学,用这温和的方式打猎。他与动物接近,使人想起汤麦斯·福勒 关于养蜂家柏特勒的记录:“不是他告诉蜜蜂许多话,就是蜜蜂告 诉他许多话。”蛇盘在他腿上;鱼游到他手中,他把它们从水里拿 出来;他抓住山投鼠的尾巴,把它从洞里拉出来;他保护狐狸不被 猎人伤害。我们这自然学家绝对慷慨,他什么都不瞒人:他肯带你 到苍鹭常去的地方,甚至于他最珍视的植物学的沼泽那里——也许 他知道你永远不会再找到那地方,然而无论如何,他是愿意冒这个 险的。 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 梭罗在这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观察鸟类、动物、花草和树木 的变化。梭罗使自然散文独立门户,赋予了它新的概念。把关于自 然的观察与体验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赋予通俗的哲学意义,这是梭 罗的书真实可爱之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