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技术规范

锅炉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1.1概述1.1.1主要规范本期工程,新建二台煤粉锅炉,自然循环、单筒、半露天布置、全钢架结构。

燃用烟煤,固态排渣。

(1) 锅炉容量和主要参数主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要求与汽轮机参数相匹配。

锅炉型号:过热蒸汽:额定蒸汽流量:100t/h蒸汽压力: 5.30Mpa·g蒸汽温度:485℃给水温度:150℃排烟温度: 140℃注:压力单位中“g”表示表压。

(2) 锅炉热力特性锅炉计算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91%保证锅炉效率(按低位发热量)≥90%1.1.2 设计条件和环境条件(1) 煤种本工程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为:(2) 点火及助燃用油油种:0号轻柴油(GB252-87)恩氏粘度(20℃时): 1.2-1.67E 0灰份:≤0.01%(3) 环境条件多年平均大气温度:14.8℃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9.8℃多年极端最低温度:-18.5℃秒/米3.1 多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基本风压: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锅炉炉架按国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

地基承载力:135~200kpa厂区土质和类别:三类场地、桩基基础厂房零米高度(黄海高程): 3.80m(4) 锅炉给水锅炉正常连续排污率(B-MCR)2%补给水制备方式:反渗透+一级除盐+混床锅炉给水质量标准总硬度:≤2.0μmo1/L氧:≤7μg/L铁:≤30μg/L铜:≤5μg/L二氧化硅:≤20ppbPH值:8.5-9.2(25℃)联氨:10~50μg/L油:≤0.3mg/ L(5) 锅炉运行条件锅炉运行方式:带额定负荷具有变负荷调峰能力。

给煤系统:采用中间贮仓式热风送粉系统。

除渣方式:采用埋刮板捞渣机或螺旋出渣机待订技术协议时定,锅炉排渣口布置应考虑水封及除渣机的布置。

锅炉在投产后的第一年内,年利用小时数要求不低于7000小时。

(6) 锅炉动力设备电压:直流220V、交流380V、6000V。

1.1.3 设计制造标准锅炉的设计、制造所遵循的标准及原则为:(1) 凡按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设备,须按引进技术相应的标准如ASME、ASTM、NFPA及相应的引进公司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

(2) 在按引进技术标准设计制造的同时,还必须满足最新版的电力行业(包括原水电部、原能源部)相应规范,当两者有矛盾时,以电力行业标准为准。

(3) 在按引进技术标准设计制造的同时,还必须满足有关安全、环保及其它方面最新版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程(规定)。

(4) 如果本标书中存在某些要求高于上述标准,则以本标书的要求为准。

(5) 在不与上述规定标准规范(规定)相矛盾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6)供方面提供设计制造的规范、规程和标准等清单。

(7)除上述标准外,供方设计制造的设备还应满足下列规程(但不低于)的有关规定(合同及其附件中另规定的除外):电力部《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电力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电力部《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劳动部《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定》(与电力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有矛盾者,应以标准要求高的为准)。

电力部(水电部)《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锅炉、汽轮发电机参数系列标准》电力部《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1.2 技术要求1.2.1 锅炉性能(1) 锅炉带基本负荷,也可以用于变负荷调峰。

调峰范围为。

40%-100%.(2) 锅炉应能适应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

燃用设计煤种,负荷为额定蒸发量时,锅炉保证效率应不低于90%,燃用校核煤种时,锅炉保证效率不低于91%(按低位热值,预热器入口风温25℃)。

(3) 在锅炉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海拔修正。

(4) 锅炉在燃用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时,不投油稳燃最低负荷应不大于锅炉B-MCR负荷的40%。

投标方应提供最小负荷的保证值。

(5) 锅炉点火方式采用机械雾化油枪点火,按燃用轻柴油设计。

(6) 燃烧设备选用先进设备,燃烧器采用浓淡分离,并采取防磨和防堵措施,寿命应大于4年。

(7) 二、三次风管的布置应确保燃烧的稳定和防止结焦,三次风口采用优质耐磨材料,以保证正常燃烧。

(8) 过热蒸汽调温方式,采用给水喷水减温方式。

(9) 锅炉的负荷调节手段应简单、灵活。

(10) 锅炉采用悬吊式结构,全膜式水冷壁轻型炉墙,适当使用柔性膨胀节,以利锅炉的自由膨胀和密封性能。

(11) 锅炉正常运行条件下,环境温度为25℃时,锅炉炉墙表面设计温度不应超过50℃。

(12) 锅炉各主要承压部件的使用寿命应大于30年,冷态启动200次,温态启动400次,热态启动3000次,极热态启动500次,负荷阶跃(10%)时启动12000次;受烟气磨损的对流受热面寿命应达到100000小时。

(13) 锅炉两次大修间隔应能达到4年,小修间隔时间1年。

(14) 锅炉负荷连续变化率应能达到下述要求:50%-100%,不低于5%B-MCR/分钟50%以下,不低于3%B-MCR/分钟(15) 过热器温度控制范围,在锅炉定压运行时,应保证在50%B-MCR负荷内过热蒸汽温度能达到设计值。

(16) 锅炉燃烧室的承压能力:。

当送风机跳闸时,引风8700Pa锅炉燃烧室设计压力不小于±.机出现瞬间最大抽力时,炉墙及支撑件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

1.2.2 锅炉结构(1) 锅炉采用半露天布置,运转层标高7m。

(2) 锅炉构架除承受锅炉本体荷载外,还需承受锅炉范围内的各汽水管道、烟风煤粉道、吹灰设备、司水小室、轻型金属屋盖、锅炉各层平台及运转层大平台、施工机工具等的荷载,以及风载及地震作用。

(3) 平台、步道和扶梯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运转层大平台的活荷载为10kN/m;扶梯的活荷载为2kN/m 22(4) 炉膛、炉顶、水平烟道和尾部竖井等的设计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投标人应提出所采取的措施。

(5) 炉顶小室由锅炉厂设计提供设计图纸给需方,并由设计单位会签,由锅炉厂供货。

1.2.3 汽包(1) 要求选用具有成熟经验的钢材品种作为制造汽包的材料。

(2) 汽包内部结构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炉水和进入汽包的给水与温度较高的汽包壁直接接触,以降低汽包壁温差和热应力。

(3) 汽包内部采用先进成熟的分离装置,确保汽水品质合格。

汽包内部装置应严密、固定可靠,单个汽水分离出力及汽水分离器的总出力应有足够的裕度。

(4) 汽包水室壁面的下降管孔、进水管孔以及其它有可能出现温差的管孔,应采取合理的管孔结构形式和配水方式,防止管孔附近的热疲劳裂纹。

(5) 汽包的水位计应安全可靠,便于观察,指示正确。

同一汽包两端就地水位计的指示偏差不得大于20mm,应采用无盲区双色水位计,并提供装设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的条件。

(6) 汽包上应确定正常水位,允许的最高和最低水位,并设置先进可靠的水位表作指示、报警、保护用。

汽包上应设有上、下壁温的测量元件,应有介质压力、温度测(7) 点。

(8) 汽包上应有供酸洗、热工测量、停炉保护、水压试验、加药、连续排污、紧急放水、炉水及蒸汽取样、省煤器再循环、安全阀、空气阀等管座和相应的阀门。

(9) 汽包应考虑运输、吊装时所需的吊耳。

(10) 投标方应向招标方提供制造汽包的各项工艺记录、检验记录等档案副本,并提供下列文件:*水压试验的水质、水温和环境温度及环境温度的范围;*进水温度与汽包壁温的允许差值;*起动升温、停炉降温曲线和允许的升温、降温速度的上限值;*汽包上、下壁和内、外壁允许的温差值;*材质报告、焊接记录、热处理记录、强度计算书等。

1.2.4 炉膛和水冷壁(1) 投标人应根据招标人提供的煤质、灰份成份分析资料,确定燃烧室的几何尺寸、容积、炉膛容积热负荷、炉膛截面热负荷、炉膛不结焦。

投标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磨、防结焦措施,并提供说明。

并且保证锅炉出口两侧最大烟温差不大于50℃。

(2) 燃烧室应采用全焊接的膜式水冷壁,以保证燃烧室的严密性,鳍片宽度应能适应变压运行的工况。

(3) 水冷壁管内的水流分配和受热应合理,以保证沿燃烧室宽度均匀产汽,沿汽包全长的水位均衡,防止发生水循环不良现象。

(4) 对水冷壁管子及鳍片应进行温度和应力验算,无论在锅炉起动、停炉和各种负荷工况时,管壁和鳍片的温度均应不低于钢材许用值,应力水平亦应低于许用应力,使用寿命应不低于30年。

(5) 水冷壁制造应严格保证质量,要求每根水冷壁管材及出厂焊缝应进行100%无损探伤,不允许有一个泄漏。

在运输许可的条件下,水冷壁应尽量在厂内组装,减少工地安装焊口数量。

(6) 锅炉设有膨胀中心,炉顶密封按引进的二次密封技术制造,比较难于安装的金属密封件应在制造厂内完成,以确保各受热面膨胀.自由,金属密封件不开裂,避免炉顶漏烟和漏灰。

(7) 水冷壁上应设置必要的防爆门、观测孔、吹灰孔、热工测量孔、人孔、打焦孔,炉顶应设有燃烧室内部检修时装设临时升降机具及脚手架用的预留孔。

(8) 水冷壁的放水点应装在最低处,保证水冷壁管及其集箱内的积水能放空。

(9) 锅炉本体汽水各测点要求带有一次门(电动门)。

1.2.5 燃烧系统(1) 锅炉燃烧系统的设计除应考虑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外在煤质允许变化范围内的适应性。

(2) 燃烧器、炉膛及炉底风室的设置,一、二、三次风的配比及装置均应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燃烧器应设冷却风道,以保证在燃烧器运行时,燃烧器不被烧坏。

燃烧系统的设计、换热面的布置应考虑低燃烧产物中的SO、NO的措施和实现不投油稳燃最低负荷XX的措施,投标人应加以必要的说明,并提供SO、NO的产生量。

XX(3) 点火系统、由高能点火花点燃轻油,然后点着煤。

油枪采用简单机械雾化方式,喷咀应做雾化试验,并提供试验报告。

(4) 由投标人设计和供应锅炉本体范围内的燃油设备。

管道系统包括管材、阀门和附件。

所供阀门应能满足手动和程控点火的要求。

1.2.6 过热器和调温装置(1) 过热器的设计应保证其各段受热面在起动、停炉、汽温自动控制失灵、事故跳闸,以及事故后恢复到额定负荷时不致超温过热。

(2) 为防止爆管,各过热器、管段应进行热力偏差系数,并在选用管材时,在壁温验算基础上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3) 锅炉设计应考虑消除蒸汽侧和烟气侧的热力偏差。

(4) 过热器单管管材及蛇形管组件,要求制造厂全部进行水压试验。

(5) 过热器组件,入厂管应进行100%无损探伤,出厂前须通过100%焊缝无损探伤、通球试验及水压试验合格。

管束管联箱内的杂物、积水应彻底清除净,然后用牢固的端盖封好。

并出具试验方.法、措施、试验结果报告且有检验者签名。

(6) 过热器设有给水混合式减温调节器。

(7) 过热器应设有反冲洗设施和管道附件。

(8) 过热器在最高点处应设有排放空气的管座和阀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