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湘西苗绣

浅谈湘西苗绣

浅谈湘西苗绣
花垣县吉卫民族小学周秀芳
摘要:苗族刺绣简称苗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作为一种工艺和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型载体和无形表征。

关键词:湘西苗族刺绣
一、古老的传统民族工艺
湘西苗族主要分布在吉首市、花垣县、凤凰县和古丈县。

这支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因为苗族是一个只有独立语言,而没有独立文字的民族,所以苗族的起源迁移和发展,全靠歌谣传说、工艺美术和有关史料反应出来。

其中被称为“无字文化”的苗绣是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特征。

从《后汉书.南蛮传》所描述的苗族先民“三苗”好五彩衣来推断,最迟在战国时期,苗族刺绣就已经产生了。

这个古老的传统民族工艺,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二、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湘西苗绣多用于苗族服饰中的袖口、衣襟、后肩、裤脚、腰裙及帐帘、门帘、被面等的装饰,而很少为单纯的艺术品。

苗绣的题材选择非常丰富,但较为固定的有龙、凤、狮子、鸟、花卉、蝴蝶。

湘西苗绣在绣法上好多种。

从针法上来看有:平绣、挑绣、破线绣、锁绣、贴布绣等。

从刺绣的色彩来分,可以分为三种:(1)以红色为主的暖
色调,主要花纹多用红色,花纹的次要部分纹样及边缘图案则以白、浅蓝、绿色等(如图一);(2)以绿色、紫色为主的冷色调,再配以褐色、白色、蓝色等冷色挑绣花纹的枝节部分(如图二);(3)以红、绿为主,并以黄色、黑色等色调绣制地综合调,制作工艺复杂(如图三)。

图一图二图三
三、独领风骚的图案功能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族徽功能
苗族各支系内部成员,从大自然的纯粹客观存在中提炼出有着相同代表意义的图案,从而形成具有向心排异的族徽。

湘西苗族中,以龙、凤作为自己的族徽。

在湘西苗族地区,过去人们深受同治阶级的压迫,他们只有把希望寄托于龙的身上,传说龙是苗族人敬仰的神灵,人们向往着龙能除灾去病能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所以在苗族人的观念中,龙是神奇能力财富于一体的形象;凤是四灵之一,远古时代被视为神鸟而被人们崇拜。

它是百鸟之首,身如鸳鸯尾翼似孔雀。

在湘西苗绣中,凤多于自然物相结合,象征着吉祥如意富贵。

图四图五
(二)倍受族民崇拜的图腾功能
关于苗族刺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世界万物都是蝴蝶妈妈生的蛋,并由鹡宇鸟孵化而成的。

所以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妈妈鹡宇鸟是苗族始祖创业者。

把蝴蝶、鸟纹绣出来,用以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

在湘西苗绣中,人们把蝴蝶图案绣在被面、帐帘、巴裙表面,表达人们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

鸟纹也是湘西苗绣纹样中使用区域广泛和造型颇为丰富的纹式之一。

图六图七
图八图九图十湘西苗族刺绣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形态,充分反映了湘西苗族人民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热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可以说,它即是一个民族审美价值的体现,又是苗族历史文化习俗及宗教信仰的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