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方法与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方法与技术措施

福建畜牧兽医第36卷第6期2014年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方法与技术措施
钟秋萍福建省武平县畜牧兽医水产局364300
摘要母猪年生产力的指标是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断乳仔猪头数与体重。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有两个途径,一是缩短哺乳期,实施仔猪早期断乳,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二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母猪平均窝断乳仔猪数和体重[1]。

关键词早期断乳产仔窝数窝断乳数窝重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31(2014)06-0048-02
猪的繁殖力是影响养猪生产全局的重要指标。

有多种因素可造成繁殖力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就必须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怎样才能实现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缩短哺乳期,实施仔猪早期断乳,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
1.1实施仔猪早期断乳仔猪的年产窝数受分娩间隔的制约,分娩间隔包括妊娠期、泌乳期和待配期(断乳至配种),妊娠期是一恒定的组分,待配期是一基本恒定的组分,泌乳期是一可变的组分。

可见,仔猪的提前断乳是缩短分娩间隔、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仔猪早期断乳,是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的主要方法。

目前国外养猪发达国家多提倡仔猪21~35日龄断乳,根据我国实际(猪舍、饲料条件等)可采取30~40日龄断乳。

据养猪户反映,仔猪在30~ 40日龄断乳,60日龄出售,这样的仔猪适应植物性饲料较早。

食欲好、增重快、不腹泻、非常好养。

对早期断乳的仔猪,5~10日龄即应进行吃料训练,并注意科学补饲。

仔猪离乳后可在原圈饲养,待其适应后再分群饲养。

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温和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仔猪生病[2]。

1.2提高母猪的繁殖率
1.2.1提倡重复配种给母猪第1次配种后经8~ 12h,再配第2次,提高母猪的受胎率。

对17头母猪进行对比试验:重复配种24窝产仔305头,平均每窝12.7头;1次配种9窝,产仔88头,平均每窝9.8头,产仔率提高了29.59%。

重复配种,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很好措施[3]。

1.2.2促使母猪在哺乳期发情配种在母猪哺乳20~40d内催情,使其能够发情配种,可以既哺乳又妊娠,大大缩短母猪生产周期。

促使母猪哺乳期间发情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人工间隔断乳法。

即人为控制并延长仔猪吃乳的间隔时间,白天只让仔猪吃乳1~ 2次,夜间让其母仔在一起。

由于仔猪吃乳间隔拉长,使母猪乳房内积存大量乳汁,造成乳房膨胀,从而限制了催产素的分泌,血液中催产素减少,降低了卵泡刺激素的抑制作用,因而能促进母猪的发情与排卵。

二是利用公猪诱情。

对有公猪的养猪户,可在人工隔乳期间,将公猪赶到母猪运动场内诱情,每次15~20min,1次/d,连续3~4d后母猪即可发情。

三是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对分娩后18~32d的哺乳母猪,注射200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注射后第4~5d进行2次人工授精,哺乳母猪妊娠率可达70%[4]。

2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母猪平均窝断乳仔猪数和体重
2.1增加胎产活仔数以提高窝断乳仔猪数,强化免疫提高仔猪存活率在养猪生产中,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都可不同程度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导致胎产活仔数减少乃至繁殖失败。

如何减少这些疫病的发生,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要因地制宜地制订好免疫程序,在配种前必须切实搞好免疫,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

所以,要加强免疫程序推广应用,降低经济损失。

为了保障生猪健康生长,制定并推广有效的免疫程序:一是在4~5月份对每头母猪注射乙型脑炎疫苗,减少因该病引起母猪流产。

二是在母猪产前20~21d注射K88、K99疫苗,防止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三是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注射猪瘟疫苗,断乳后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预防猪病的发生[5]。

2.2科学饲养管理以提高仔猪窝重
1)提高乳脂率和蛋白质水平以促进断乳窝重增加。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蛋白质和能量浓度可提高母猪泌乳量及乳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

近年的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对泌乳过程有重要影响,较高水平的缬氨酸(Va1)和异亮氨酸(Ile)在整个泌乳期都提高了乳脂率。

较高的乳脂率可为仔猪提供更多的能量,从而为促进仔猪生长提供了可能性[6]。

随着日粮蛋
48
福建畜牧兽医第36卷第6期2014年
白质水平提高,断乳窝重也增加。

研究发现,随着母猪赖氨酸(Lys)摄入量的提高,每窝仔猪增重也提高。

近年许多研究发现,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Val)可促进仔猪生长,仔猪断乳重随缬氨酸(Val)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7]。

2)仔猪应早吃初乳,吃足初乳。

必须保证仔猪在出生后2h内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抗体、镁盐,初乳的蛋白质是常乳的3倍,其中免疫球蛋白占60%~70%,吸足初乳可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8]。

3)注意看护仔猪,防压防踩。

4)尽早认食,提早开食,改善消化道发育。

在仔猪出生7d左右,应开始补充饲料。

提早开饲可刺激消化道的发育,锻炼仔猪的消化能力[8]。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提高猪场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

养好母猪,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使一头母猪一年能提供更多、健壮的仔猪。

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母猪哺乳期和母猪断乳到再配种的间隔时间,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就能达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饲养母猪经济效益乃至整体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公社.养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05-
207.
[2]余良土,姜金荣.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J].畜牧兽医
科技信息,2006(9):39-45.
[3]徐惠兰,李序曲.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研究
[J].湖南畜牧兽医,1993(1):14-15.
[4]李炳坦.养猪生产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2:89-90.
[5]高作信.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44-256.
[6]谭广梅.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J].南方养猪,
2006(4):22-23.
[7]黄庆.日粮中添加大豆油脂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5.
[8]王春梅,王庆林.提高仔猪断乳窝重的措施[J].上海畜牧兽
医通讯,2010(4):95.
警犬的情感与依恋性和服从性的关系
杨天林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福建晋江362200
方杰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结合警犬训练工作实际,阐述、分析警犬的情感与依恋性和服从性的关系。

关键词警犬情感依恋性服从性训练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31(2014)06-0049-03
在人与各种动物交往的过程中,犬对主人的情感最强,远远超过其他动物,最适合作为人类的伙伴,它们与人类一样,也有着喜、怒、哀、乐、爱、憎、孤独、恐惧、戒备和防卫等心理活动及表现。

而犬在跟人的交往中,往往会表现出理解人的行为,主人的喜、怒、哀、乐会直接影响犬的心理和行为,犬亦表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乐;主人离开,犬会表现出等待、焦虑、孤独;主人回来,犬就会在主人的身前、身后表现出盘跑跳跃等欣喜若狂的亲昵行为。

这些都说明犬是富有情感的动物,而训导员对警犬的训练,也正是利用犬与人的这种情感基础[1-2]。

1警犬的服从性和依恋性的建立与情感的关系《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1.1警犬的情感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体验警犬有自己的语言,但人类听不懂,它亦无法将自己的情感用文字描述出来,我们只能通过观察它的表情、动作来了解它的这种情感的存在。

警犬训导员对警犬的训练,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奖励与惩罚,而奖励与惩罚在训练中两者都不可或缺,猎犬、比赛犬、表演犬等,这些经过训练的犬都经历过奖励与惩罚,奖励是为了使它乐于接受训练,惩罚是为了使它的行为达到训导员的规范。

有人做过一个关于犬对人的依恋性和服从性的试验。

把试验犬分为三组,第一组犬,当它们靠近试验人员时给它们惩罚;第二组犬,当它们靠近试验人员时给它们爱抚;第三组犬,当它们靠近试验人员时它们得到的对待完全是随机的,爱抚和惩罚。

随着试验的进行,最终发现,第三组犬对人的依恋最大,服
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