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物理《万有引力定律》ppt1

新教材物理《万有引力定律》ppt1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天体之间,也存在于普通物体之间.( √ ) (2)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 ) (3)质量一定的两个物体,若距离无限小,它们间的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 × ) (4)把物体放在地球中心处,物体受到的引力无穷大.( × ) (5)由于太阳质量大,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 )
月球公转周期T=27.3 d≈2.36×106 s
则 a 月=(2Tπ)2r= 2.7×10-3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月 =
2.8×10-4
1 (数值)≈ 602 (比例).
a苹
3.结论: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 遵从 相同 的规律.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例1
(多选)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mr2,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F′∝Mr2,其中 M、m、r 分别为太阳质量、行星质量和太阳与行星
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2.两个质量都是1 kg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相距1 m时,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F= _6_.6_7_×__1_0_-_1_1_ N,其中一个物体的重力F′=_1_0__ N,万有引力F与重力F′的比值 为_6_._6_7_×_1_0_-_1_2_.(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A.由 F′∝Mr2和 F∝mr2,得 F∶F′=m∶M
√B.F 和 F′大小相等,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 和 F′大小相等,是同一个力
√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则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F∝ r2 m太m
写成等式 F= G r2 .
二 月—地检验
1.猜想: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
m月m地 F=G r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
m地 月= F =G r2
m月
.
地面上苹果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a
苹=F′=
m地 G R2
.
m苹
由于
a月 r=60R,所以 =
1 602
.
a苹
2.验证:(1)苹果自由落体加速度a苹=g=9.8 m/s2. (2)月球中心距地球中心的距离r=3.8×108 m.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知识深化 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过程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01
一 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设行星的质量为m,速度为v,行星到太阳
的距离为r.
天文观测测得行星公转周期为T,则
向心力
F=mvr2=
4π2 m T2 r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Tr32=k

由①②得:F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π2kmr2

m
由③式可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 r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F′∝mr2太 m太m
高一物理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能利用开普勒 第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表达式. 2.了解月—地检验的内容和作用. 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内容、含义及适用条件. 4.认识引力常量测定的重要意义,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连线上,引力的 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m1和m2的乘积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 距离r的二次方 成反比. 2.表达式: F=Gmr1m2 2 ,其中G叫作引力常量.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课堂探究
02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理解
导学探究 1.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 答案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使行星绕太阳运动. 2.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时,我们对行星的运动怎么简化处理的?用了哪些 知识? 答案 将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在推导过程中,用到了向心力 公式、开普勒第三定律及牛顿运动定律.
解析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F′和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正确答案 为B、D.
7.2 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二册课 件(共35 张PPT)

引力常量
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G. 英国物理学家 卡文迪什 通过实验推算出引力常量G的值.通常情况下取G=_6_._6_7_×__ 10-11 N·m2/kg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