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腹痛120例临床分析

急性腹痛120例临床分析

急性腹痛12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9-16T15:11:55.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赵兴志
[导读] 据统计急性腹痛发病率占急诊就诊人数的15%~20%,如果把妇产科的急腹症相加可达就诊总人数的25%左右。

赵兴志(江苏省昆山市康复医院江苏昆山 215314)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腹痛的病因、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率。

方法抽取我院急诊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之间120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的患者对其病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进行总结分析。

总结本组急性腹痛患者病因,涉及内、外、妇、儿科,甚至神经科及精神科。

结论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部分患者表现不典型,要求急诊科医生对各科疾病的急腹症有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有针对性的检查,避免误诊漏诊。

【关键词】急性腹痛病因诊断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186-02
急性腹痛(acute abdominal pain)简称急腹症,是指1周内发生的、由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外脏器病变而导致的以急性腹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也是患者就诊时十分简单明确的唯一主诉。

据统计急性腹痛发病率占急诊就诊人数的15%~20%,如果把妇产科的急腹症相加可达就诊总人数的25%左右。

美国每年500万患者因腹痛就诊,占急诊的5%~10%[1]。

急性腹痛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因复杂、病情重的特点,一旦诊断延误,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因此,对急性腹痛的及时识别和诊断显得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急诊内科抽取的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之间120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的患者,其中男78例,女42例。

年龄11~80岁,平均4
2.2岁。

1.2症状和体征右上腹痛31例、左上腹11例、上腹23例、脐周13例、右下腹9例、左下腹8例、下腹痛11、全腹压痛10例、位置不固定6例。

腹痛性质:阵发性腹痛97例,持续性23例。

腹痛伴症状:腹痛伴呕吐54例。

发热21例,放射痛42例,伴腹泻28例。

伴咳嗽2例,有2种以上伴随症状44例。

腹部体征:上腹部压痛16例,左上腹压痛16例,右上腹压痛54例,脐周压痛2例,板状腹4例,左下腹压痛及反跳痛4例,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6例,脐周压痛2例,肠型2例,全腹压痛不明4例,全组病例均为急性腹痛。

1.3诊断方法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和既往史,认真、仔细、突出重点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常规、生化检查以及合理的影像、心电图等物理检查。

2 结果
2.1病因诊断见表1。

表1 120例急性腹痛的病因分析
2.2治疗
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泌尿道结石患者予解痉、对症及碎石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胃穿孔、肠梗阻、急性冠脉诊予住院治疗;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者转妇产科治疗;不明原因者予留观或转院治疗。

3 讨论
引起急性腹痛的病因复杂,涉及腹腔内各器官,乃至全身各系统[2]。

急性腹痛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一旦诊断延误,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因此,对急性腹痛的及时识别和诊断显得非常重要。

3.1全面评估。

在临床工作中强调详细病史采集和全面体格检查的重要性,这在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

病史采集注意⑴发病诱因⑵疼痛部位⑶疼痛性质⑷腹痛发生的急缓⑸腹痛的伴随症状⑹既往史⑺服药史。

3.2对于急性腹痛者诊断策略重点在判断出严重或致命性病情。

如腹主动脉瘤破裂、腹腔大血管损伤及肝、脾、肾等实质脏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绞窄性肠梗阻、胃肠等空腔脏器破裂、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脓毒血症休克。

急诊医师应牢记“抢救生命”是第一原则,危急情况下,及时剖腹探查,比确定原发疾病更重要。

先治疗,而后在术中诊断。

这是急诊医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3]
3.3病因分类。

急性腹痛的病因可分为⑴感染性急腹症如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胆囊炎、胰腺炎、急性盆腔炎等⑵穿孔性急腹症如胃穿孔⑶梗阻性急腹症如肠梗阻⑷出血性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伴出血⑸缺血性急腹症如肠系膜动脉血栓⑹损伤性急腹症如腹部外伤⑺肿瘤性急腹症⑻功能紊乱及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腹症如肝硬化、肾功能衰竭等。

总之,在急性腹痛的诊治中,应注意腹痛的复杂性,辅助检查的局限性及个体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

在重视影像学结果的前提下连续
观察,反复体检,动态检查,全面分析,遵循科学的诊断思路,综合考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减少漏诊、误诊和误治。

参考文献
[1]Powers RD,Guertler AT.Abdominal pain in the ED:stability and change over 20 years[J].Am J Emerg Med,1995,13(3):301-303.
[2]罗和生.非消化系统疾病所致的腹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 ⑻:579-580.
[3]李春盛.主编.急诊医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