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储存与养护
5.1储存条件
可代用带空调的专库存放,库房应具防 潮、通风和熏仓防虫的条件。库温一般不 超过20℃,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储 于专用容器中或拌花椒同储,存放于小型 密闭库房或分层货架上,避免与其他药材 串味。
储藏方法 本品平直,硬脆易碎,多用硬
质的木箱或纸板箱盛装密封,至 于干燥通风处储藏。为了防止生 虫没在包装时放入一些大蒜,且 隔2~3月检查一次,若身受潮可 行日晒。少量可用纸包好置石灰
6.其他类中药材的保管
树脂、干膏类药材 此类药材具有受热融化、变软
、黏结的特点,储存时不仅会使 外观变形,而且易粘附包装或发 生流失污染、生虫、发酵、变色 等。 1.储存条件
特殊中药储存
1.细贵中药材 这类药材如西洋参、番红花、冬虫
夏草等价格较高,有的品种又易虫蛀 霉变,所以应存放于专用库房和容器 内,严格执行细贵中药储存保管制度
4.1储存条件
本类药材不宜暴晒或者高温干燥,储存的 库房应干燥通风,光照勿过强。堆垛注意垫 底防潮。保持清洁,避免重压破碎,定期检 查、到垛、散潮,以减少质变和损耗。
4.2储存实例
来源 唇形科植物薄 荷的干燥茎叶 采收加工 每年可割采两 次,收割时选 择晴天晨干, 晒干。如遇阴 雨天,应将薄
来源 麻黄科植物
3.果实、种子类中药材的保管
果实类药材组织结构变化大,成分复杂,性能各异 ,尤其浆果、核果等因富含糖分,故易黏结、泛油、霉 变和虫蛀;果皮含挥发油,易散失香气、变色。
种子类中药多采用成熟完整的种子,也有用种子的 某部分,如假种皮、种皮、去掉子叶的胚,用其发芽或 加工制品。种子类药材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 质,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回潮、酸败泛油、生虫等。
来源 伞形科植物当归 的干燥根。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 须根及泥沙,待 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 用烟火慢慢熏干
来源 豆科草本植物 蒙古黄芪、膜 荚黄芪的根。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 挖,除去根头 及须根,晒干 。
来源 豆科植物野葛 和甘葛藤的干 燥根。 采收加工 春、秋采挖, 洗净,除去外 皮,切片,晒 干或烘干。广 东、福建等地
1.1储存条件
库房选择
均须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具备 通风吸湿,熏蒸等设施。高温梅 雨季节前,要进行薰仓防霉,杀 虫。有些品种可移至气调、密封 库房或低温库房。
温湿度管理
严格温湿度管理。对于霉变、虫 蛀、泛油的药材,库温应控制在
1.2储存实例
来源 桔梗科植物党参 ,素花党参或川 党参的干燥根。 采收加工 秋天采挖,挖净 ,晒质半干,反 复揉搓晒至七八
3.1储存条件
库房选择
度管理
库房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 度控制在75%以下。对易泛油 品种,温湿度管理更应严格控
3.2储存实例
来源 茄科植物宁夏 枸杞的干燥成 熟果实。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 实呈红色时采 收,热风烘干 ,除去果梗。
来源 芸香科植物橘 及其栽培变种 的干燥成熟果 皮。 采收加工 10-12月果实 成熟后剥皮取 果,晒干或低
中药材的养护技术
传统养护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养护方法,如采用硫磺 熏蒸以防治害虫,用日晒、火烤 、热蒸、石灰吸潮干燥药物,对 存量小、性质特殊的药材采用药 物对抗同储起到防虫作用。
来源 禾本科植物薏 苡的干燥成熟 种仁。 采收加工 9—10月果实 成熟后,割取 全株晒干,打 下果实晒至足
来源 蔷薇科植物山杏 、西伯利亚杏等 的干燥成熟种子 。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成熟果 实,除去果肉及 核壳,取出种子
4.叶类、全草中药材的保管
叶类药材指采用植物的完整单叶或复叶供药用。 全草类药材大多为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如薄荷、穿 心莲等,常呈绿色,储存期间受温湿度和日光等影 响,可发生变色。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紫苏等 ,久储挥发油挥发,香气变淡。因此须防潮、避光 ,置阴凉干燥处储藏。
宜选用干燥阴凉的库房,既保 持色香,又要防止串味。可设花 类专用库房,用木箱或纸箱包装 ,分类储存,注意洁净,防止污 染,避免硫磺熏仓。
温湿度管理
2.2储存实例
来源 菊科植物红花的 筒状花冠。 采收加工 夏秋开花,花色 由黄转为鲜红时 采摘。弱阳光下 晒干、阴干或微 火烘干以保持颜
来源 菊科植物干燥头 状花序。 采收加工 霜降前花开时采 摘,晒干,或蒸
根与根茎类药材系指根和各类植物的地下茎的统称。 根类药材是各种要用植物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 鳞茎、球茎及块茎等。根及根茎类药材个体肥大,干燥 后多质地坚硬,耐压性强。由于来源不同,所含成分复 杂,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异。
该类药材多数含淀粉或糖分,储藏养护的重点在于防 虫、防鼠以及霉变的工作上。
草麻黄、木贼 麻黄、中麻黄 的草质茎。 采收加工
多在秋季910月间生物碱
5.动物类中药材的保管
此类药材来源复杂,主要为皮、肉、甲、角和 虫体等,如蛤蚧、刺猬皮、鳖甲、金钱白花蛇等, 富含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如果储存不当,极 易滋生真菌或出现虫蛀、泛油酸败、异臭、脱足断 尾现象,导致药材品质降低。该类药材价格偏高, 更应加强责任心和注重设施投入,宜少储勤进。
中药材一般是指经过产地加工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 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常按药用部位,将中药材分为根 与根茎类,叶、花、全草类,果实与种子类,茎、皮 类,菌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及其他类。
中药材的储存保管是药材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由 于中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储存要求也不同。因此 ,必须采用针对性强的保管措施,以达到保证药材质 量的目的。
2.花类中药材的保管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花类药材通常包 括干燥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花类药材多呈不同 的颜色,且色泽鲜艳,有芳香气味。若储存不当,可吸 湿返潮,变色,霉变,虫蛀,气味散失;质地疏松的花 还易“散瓣”。鉴于上述情况,花类药材宜采用阴干或 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暴晒。
库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