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夫之的财税思想
是否构成! 重大遗漏∀ ? 再者,∃ 赔偿规定% 第 18 条关于因 果关系的 认定要 求投资人 在虚假陈述 实施日及以 后, 至 揭露日或 更正日之 前买入 该证券才 能构成因果 关系, 那么收购方 股东一直 持有的股 份因收 购人的虚 假陈述而未 能及时转让 的, 是 否应追究 收购人责 任? 此外,∃ 赔偿规定% 中投资 人获得 赔偿的前 提是虚 假陈述 被有 关机关做出行政处罚 或被刑 事裁判文 书认定 违法。由 于∃收 购办 法% 要求要约收购的披露以证监会审查无异议为前提, 因而实践中 证监会几乎没有对此再作出过处罚。
按照王夫之! 税人而不税地∀和! 分别自种与佃耕, 而差等以为 赋役∀ 的方法, 只会使 丁多而无 田或少 田的百 姓越来 越贫困, 而田 多之户却越来越富有 , 即使佃耕田加倍征税, 土地所有者也必然会 将赋税转嫁给佃耕农( 即佃农) , 获利者还是土地所有者。 显然, 王 夫之是替土地所有者 说话的, 贫弱百姓只会因此而更加贫 困潦倒。 王夫 之揭示了封 建社会土 地兼并与赋 役制度的 关系, 提出了以赋 税手段来抑制土地兼 并的思 想, 这是前无 古人的。 但他站 在地主 阶级的立场上, 替土地兼并者辩护, 这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无法实行, 主要依据有: 第一, 储藏少则少不尽用, 储藏多 则储藏困 难。第二, 贫富的标准难以界 定, 赈济时 标准也 不好 掌握。第 三,
里胥管理不当, 百姓深受其害。 四、屯田 关于屯田, 他主张屯于边区, 反对在 内地进行屯垦。一方面是
边屯可以垦人民! 不耕 之地∀ , 而 屯于 内地 是夺! 耕民 可垦 之田∀ 。 另一方面, 屯于 边区 也有 利于 国防。 从他 所提 出的 六点! 屯 田之 利∀ 来看, 他已认识到 战争任务 生产任 务同时 并重的 重要性; 军队 生产 自给能够减 轻人民负 担; 士 兵参加生产 劳动能够 改善军民关 系; 能增加军队的战斗纪 律和生 活纪律等 等。另外 还提到 从屯田 获取粮食可以避免! 重困编氓之输运∀之 类。他所 列举的屯田之利 各点, 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 财 政目的还在其次。
综观王夫之的各种财税思想, 虽尚有固 守传统之见, 但贯穿 其 中的一个中心思想则是多尊重实际, 通时达变, 所谓! 事 随势而法必 变∀, 反对! 泥古过高, 菲薄方今∀ , 与黄宗羲、顾炎武的赋税主张更 有 其不同之处。但都反映出逐步摆脱单一农业税的思想桎梏, 日益重 视农商兼顾、轻赋利农、征商裕民等多方面征课赋税的思想。
( 二) 改革缴纳手段, 实行以货币之征, 以纾民困 王夫之认为百姓 向官府缴纳赋税, 以钱币缴纳最为合 适, 既方 便百姓, 又有利于百姓。他详细分析了货币纳税的好处, 认为只就 百姓利益而言, 就有四个方 面的好 处: 百姓免受 官府刁 难; 百姓免 受奸商敲剥; 单丁孤寡免受豪右欺凌; 百姓可避免积贮的损失。 ( 三) 改革单一农业税制度 , 实行农商兼并 王夫之认为不仅各类民户都应该纳税, 而且各种不 同的商品也 应该征税, 即农、工、商各业 都要承担 赋税, 为国 尽责。这实际上 就 是! 税收普遍∀ 思想, 比西方最早的瓦格纳税收普遍说要早 200 年。 ( 四) 盛赞租庸调制, 否定什一中正论 王夫之赞成租 庸调 制之 庸、调, 因 为它 征之 于户 而 非征 之于 田, 符合他! 度民不度田∀ 的主张, 他认为 唐朝租、庸、调均较三代为 轻。然而, 他既反对限田、经界、推排等限制土地兼并的措 施, 又认 为三代时期从来就不 存在授 田、归 田之事, 他盛 赞唐朝 租庸 调制, 而租庸调制恰恰是以 均田制, 也就 是以授 田、归 田制为 基础 的, 在 这一点上, 王夫之不能不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王夫之既否定什 一税, 驳斥什一中正论, 又痛斥林勋复古倒退 的思想, 认为井田制、什一税不可行, 由此可见, 王 夫之对传统思想 的怀疑, 已经触及到传统思想的核心 # ## 孔孟之道。 ( 五) 主张控制山林川泽之 利, 反对弛盐茶之禁, 以抑制商贾 王夫之否定传统 的什一税, 但不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重农抑 商和传统的山林川泽 国家垄 断制度。 对于抑商, 他 主张抑 制但又 承认商人和商业的地位。总之, 对于商人和商业既要抑制, 使其不 能危害百姓和国家, 又能保证商货流通。 ( 六) 主张运用赋税手段抑 制寺院扩张 他主张既要 用行 政手 段, 又要 用财 政手 段遏 止 寺院 的发 展。 行政上, 以限额的方式减少 加入佛 教的人 数, 消 减其发 展趋 势, 再 疏远冷落寺院的住持 , 使其 失去夸 耀的本 钱, 使 佛教冰 消瓦 解; 财 政上, 一方面宽徭 省罚, 使 百姓 不必 因逃 避赋 役和 刑罚 而遁 入空 门, 另一方面对寺院的僧众! 犹 然编户征徭之民∀ 。 自唐、宋、元以来, 寺院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 的发展,
# 175 #
广角视野 w ide angle
所以王夫之主张控制佛教的议论, 可谓切中时弊。 三、论常平、义仓救荒之策 常平制度就是官府运 用籴粜 方式来 影响价格 以及 平定粮 价。
而它一面称赞耿寿昌常平 之法为! 利 民之善 本∀, 一 面却反 对采取
人为的方式调节粮价 政策, 主张价 格的自 由涨落。他 已认识 到价 格的客观作用,! 当其 贵, 不 使其贱∀ , ! 当 其贱, 不使其 贵∀ , 不 是君 王的权力所能转移的, 因 此,! 上之 禁之, 不如其 勿禁也∀ 。这 意味 着对常平价格制度的 否定。他特 别反对 人为地 压低价 格, 认 为官 府! 减价∀ 一事是! 小民之所乐 而吏可 以要民 之誉者∀ , 其结 果却是 ! 拒商贾与千里之外, 居 盈之豪 民益挟持 人之死 命, 以坐收踊 贵之 利∀ , 无异于官府引导疲民走上! 自毙∀之路, 最终落得个! 俗吏得美 名而饥民填 沟壑∀ 的 惨状。 总之, 他 在常 平问 题的 态度 上是 摇摆
广角视野 w ide angle
浅谈王夫之的财税思想
陈雁峰 陶杉杉
(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230039)
摘 要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为世人所熟知, 但其在经济学方面尤其在财 税理论的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王夫之的财税思想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张土地民有, 反对以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并; 褒贬 传统的赋役制度, 提出改革建议; 论常平、义仓救荒之策; 屯田。他的尊 重实际, 通时达变的财税思想在中国古代财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王夫之; 财税思想; 财政; 税收
( 上接第 5 页) 以股份回购的方式保护收购方股东。
其次, 若考虑! 向第三方出售股份∀ 这一退出方式, 则 收购方股 东需及时准确的获取 收购信 息。现阶段 因法院 受案范 围的限 制, 投资者只能对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损失主张民事赔偿 。∃ 证券法% 和 ∃ 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 定% 在适用 上亦存在 不清晰之处: 比如 考虑到召开 临时股东 大会授权 董事会 使用公司 资产往往被 认为是收购 活动的序 曲, 内 部消息溢 出将导致股价异常波 动。为保证 要约收 购的隐 秘性, 实践中 收购 方公告的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常非常简单 。这种极 为简单的公告
地兼并之世也是稳妥 的办法, 因为既然失去土地也要缴纳 租税, 那 么土地就不会为豪强 兼并了。
2. 轻自耕农之税, 重佃农之税。即百姓占有土地数 量不能超过 300 亩, 这 300 亩属于自耕田, 超过 部分属于佃耕之田, 官府应该 轻 征自耕田而重征佃耕田( 加倍征收) 。王夫 之想以加 重佃耕土地 赋 税的办法消减 土地所 有者的 利益, 从 而降低 他们对 占有土 地的 兴 趣。
王夫之, 字而农, 号 涢斋, 别 号 一壶 道人, 湖南 衡阳 人, 汉 族。 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 世称!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 想家, 哲学家, 与方以智, 顾炎 武, 黄 宗羲同 称明末 四大学 者。本文 的目 的就是对他的财税思想做一简单的阐述。
一、主张土地民有, 反对以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 并 王夫之认为, 自古以来, 土地都 属于 百姓所 有, 否定了 夏、商、 周以来的王田制, 即使是井田制, 也是八家私有而一家 公有。君与 士大夫可以征发他们 的徭役, 但不 能占有 他们的 田地。对于 三代 时期的归田授田之制, 他认 为这是 从来没 有的事 情。如果授 田之 说成立, 不可避免 地就 会出 现人 口增 加而 土地 不敷 分配 的矛 盾。 所以土地向来都是百 姓自己 的, 用 不着王 去授予。至 于井田 制所 说的! 一 夫百亩∀ , 不是每个成年人授予一百亩田, 而是一 百亩征一 夫的税, 所以井田制是以夫定税制, 而不是以夫授田制。 可见王夫 之否定井田制是授田制, 而认为是赋税制, 即按夫征 税制。 既然土地是百姓所 有, 就 不能以 任何借口 侵占。 至于土 地兼 并, 王夫之认为那并不是豪 强强夺 百姓土地, 而 是赋役 繁重、胥吏 横行所致。土地兼并并不 能以法 令加以 抑制, 即使以 法令抑 制也 无法实施。所以对汉朝 以来 所有 以 行政 手段 抑 制土 地兼 并 的主 张, 他都 持批评态度。在王夫之看来, 豪民兼并土地固然 是严峻的 社会问题, 但其根源是官府 的问题, 而不 是豪民, 反而 是豪民 代替 百姓承受着官府的伤害。所以官府不应该运用行政 手段抑制土地 兼并, 夺取地主豪民的土地, 而应该以减轻赋役等经 济手段抑制土 地兼并, 让百姓守住自己的土地。 王夫之只看到官府征 收繁重 的赋役 和对贫弱 百姓 的伤害, 忽 视了豪强地主对贫弱百姓的伤害, 所以他的论说只反对官府 暴税, 反对主管征赋役部门和胥吏的横暴, 而为地主豪强土地兼并 辩护, 从而成为土地私有制的代言人。 二、褒贬传统的赋役制度, 提出改革建议 ( 一) 改革赋役制度, 度民不度田, 以经济手段抑制土地兼 并 王夫之认为, 土地兼并责任并不在地主豪强, 而 在于官府的制 度和不法吏胥, 抑制兼并并不能以限田、均田、经界、推排 等行政手 段, 他主张官府应减轻百姓 的赋役 负担, 惩治官 吏的残 暴, 调 整与 土地制度紧密相关的赋役制度, 即用经济手段抑制兼并, 他还开出 了两剂! 药方∀ : 1. 将以往按田征税改为按人、按户征税, 即税人而 不税地。即 按人征收租税, 不考虑其有 多少土 地, 规 定每户 征租多 少, 每 人征 租多少, 耕地多而勤勉则收 获多, 但不多 征租税, 土地 弃荒也 不减 少租税。如此, 百姓就会珍惜 土地而 积极从 事农业 生产。这 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