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锡惠公园编辑词条锡惠公园在江苏无锡市西郊,距市中心三阳广场二公里。
以锡山、惠山命名。
包括锡山的全部和惠山东麓及连接两山的映山湖。
锡惠公园是集清幽的山林秀色,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园林。
目录概述旅游景区旅游指南历史文化展开编辑本段概述锡惠公园地处无锡城郊、南临古运河,背倚惠山,古地687亩。
园内峰叠峦秀,翠拔蓝天。
锡山、惠山隔映山湖相望。
作为无锡城市标志的龙光宝塔巍然耸立在锡山之巅,湖光塔影,相映生辉。
园因山得名,山为园增色。
园内亭台倚山,楼阁临水,泉水淙淙,古木参天。
峰回路转,游人如置身画中,移步换景,山水间变化无穷。
全园环境清幽,景色秀丽,林泉之胜,莫过于此,且遍布历代文化遗存纪念性建筑。
其中有开凿于唐大历年间的“天下第二泉”、有建于明代的江南名园――寄畅园,有春秋战国时春申君黄歇饮马处――春申涧等国家、省、市级文物单位18处。
名胜古迹,集江南地区数千年灿烂文化之精华,悠久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二泉映月,春申飞瀑、山色溪光、胜地名泉――锡惠公园一直被誉为无锡的“天然博物馆”。
[1]编辑本段旅游景区天下第二泉天下第二泉开凿于唐大历年间(766~777年),经过松根蓄存和砂岩过滤含多种矿物质.水质明净,甘冽可口,是煮茗精品.唐代名士陆羽详品天下泉水二十种,把它列为第二,“天下第二泉”由此得名,唐相李绅酷爱家乡此泉,并携泉水赴京,分赠友好,同僚宰相李德裕品尝后,特命驿站把二泉水千里迢迢专送长安。
于是二泉名满京城。
北宋文豪苏东坡多次前来品泉,并吟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
宋徽宗还钦令二泉水为贡品,“月进百坛”宋高宗南渡时,特题“源头活水”于四字于泉上,并下令建亭护泉.元代书法家松雪道人特书泉额,至今石刻尚存泉亭.明代精雕石螭首,置于二泉下池,构成“螭吻飞泉”的胜景.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分别六次前来巡游品泉.现在二泉庭院有上中下三泉池,有元明清的石刻石雕,有泉亭,猗澜堂以及明代移此的“童子拜观音”的太湖巨石,院景古朴有致。
愚公谷愚公谷荷塘之水引自惠泉,400余年前,“愚公”看到惠泉水浪费惊人,又受到污染,不禁发出“罪孽深重”的呼吁,因为惠泉如此大量浪费,水愈用愈少,势必干涸,当时的情景是“惠水涓涓,由井之涧、之溪、之池、之厨,以涤、以濯、以灌园、以沐浴、以净溺器,无不惠山泉者。
“古人的警示,对今人来说,不失为一帖清醒剂,许多泉水(如扬州大明寺第五泉,上海静安寺第六泉)都报废了,我们难道不应从前车之鉴中引出教训,更加爱护祖宗留下的富贵文化资源。
映山湖此湖在锡惠两山之间,是1975年开挖的,为苍翠的群峰,开创了一片明净开朗、碧波荡漾的水城,使翠峰、古塔、秀亭倒映其中,两山景色融为一体。
寄畅园寄畅园,初史凤谷行窝,又名秦园,位于惠山寺北侧,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元时为僧舍。
明嘉靖六年,历任两京户、吏、工、兵部尚书的无锡人秦金,构成别墅园林,名“凤谷行窝”。
后经秦耀改成“寄畅园”。
康熙年间,请叠石巨师、华亭人张涟从子张氏叠石理水,使园景更为完美。
康熙、乾隆南巡,均曾到寄畅园驻跸。
乾隆并在清漪园(熙和园)仿建此园,即今“谐趣园”。
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将园献给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整修保护,逐渐恢复古园风貌。
1993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音乐喷泉这是1994年建造的听乐欣赏、观看各种歌舞节目的场所,它位于锡山的南麓,喷泉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发出无数水柱,时高时低,时多时少,时曲时直,使人赏心悦目。
听松石床题刻惠山寺中,有天然大石,俗称偃人石。
石呈褐色,表面平坦,宛如卧榻,上有许多唐宋题刻。
最有名的为“听松”两字,世传系唐李阳冰书。
字苍劲古朴,颇精健。
唐皮日休诗:“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即咏此。
李纲草仓祠诗碑南宋绍兴二年(1132),抗金名将李纲再次被谪,途中写下了草仓祠诗:“不愁芒屦长南谪,满愿灵旌助北征;酹沏一杯抵泪眼,烟云何处是三京?”充满了缅怀故国的感情。
清代李朝钦复刻石上,置于惠山李忠定公祠东壁。
原石今存无锡市碑刻陈列馆(以下简称碑刻馆)。
点易台铭无锡惠山二泉以北山坡,原有邵宝点易台。
为邵宝读《周易》之所。
明正德十五年(1 520)邵宝写下了点易台铭,刻于石。
碑作明式四面碑。
正面为“点易台”三个大字,其余三面为邵宝行草书点易台铭。
石久埋土中,近年始出土,移置锡惠公园原玉皇殿旧址所建之拜石亭中。
[2]寄畅园记寄畅园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无锡秦金之别墅,初名凤谷行窝。
传至第四代秦梁,大加修葺,构园景二十,取王右军“寄畅山水荫”而命名。
园既鼎新,请王犀登为记。
犀登,字伯谷,诗人,居苏州。
此碑为寄畅园第一次扩建之详细记录,描写了寄畅园的优美景致和特色,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碑为书条式,今存寄畅园。
顾光旭书海瑞诗碑碑原存惠山秀嶂街史家弄顾洞阳先生祠。
顾洞阳奉即顾可久,为海顼老师,以直谏著称。
后海瑞亲为老师顾可久建祠纪念,书额“抗疏名臣”。
清乾隆年间顾光旭书海瑞《谒洞阳公祠》诗,镌刻于石,书法遒劲古朴。
原石今存碑刻馆。
石门摩崖刻石石门在惠山三茅峰下距峰顶不远处。
有天然石壁,排列如巨扉,顶出一泉,飞湍而下,划开一线,两门翼然。
此即是著名之石门。
清人书中记有“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
?/FONT>之谚。
悬崖上原有明邵宝所书石门两字,岁久剥落。
后由清末无锡知县廖纶再书重刻。
石门旁还有廖纶书“叠嶂栖云”、金渭滨书“洞庭春色”,皆为摩崖大字。
惠山禅悦院碑故址在锡山南麓,始建于南宋。
明成化元年(1465)道岩禅师集资重修。
建灵山大殿,塑世尊、大士、二十诸天、十八罗汉。
后弟子济禅师续建祖师、伽蓝、金刚诸殿,寺广60余亩,为惠山诸寺之首。
不久废败无闻,惟二石塔尚存,俗呼为双塔寺。
现仅存明成化二十二年所立之碑。
碑文邑人张九方撰,陆仪书丹,书法严谨式整,刚拔有力。
原碑现存碑刻馆。
张中丞庙两庑塑像记明弘治十三年(1500),邑人改塑张巡为正笏垂绅之像。
又于两庑加绘壁画,描写张巡自器庙起兵抗安禄山,坚守孤城,抵抗至死等事。
张巡保全江淮,其功卓著,世代受到江南人民的敬爱。
碑现存锡惠公园张中丞庙,陈宾撰文。
重建青山寺碑寺在惠山二茅峰南面之青山麓,地极幽胜。
每至秋日,香火极盛。
寺于明代即有,原祀水帝。
清乾隆年间建有五百罗汉堂,毁于1860年。
民国年间住持觉静等大力募化,得到无锡实业家祝兰舫、陆培之等人资助,恢复了观音殿、罗汉堂、孟婆殿等众多建筑。
碑即为这次重建而立,由无锡人秦岐农撰并书。
碑今存青山公园.编辑本段旅游指南交通公交2、4、10、15、16、56、83、88、91、207、208、216、801路、旅游观光巴士到锡惠公园或巴士酒家站下车。
门票55元,含动物园、寄畅园、杜鹃园;开放时间5:30-18:00,夏季延长到22:00编辑本段历史文化县志记载,康熙和乾隆都七次到寄畅园,中间的雍正皇帝也曾莅园,且对寄畅园的兴废具有深刻影响。
雍正只到过大江南北一次,那是1703年扈从康熙第四次南巡之时。
康熙十分欣赏寄畅园的掇石理水,把十几亩大的园布置得意境深远,曲折宜人。
对园主秦家的谨敬接驾也颇有好感,第四次南巡时赏还因科场案受累回籍的秦松龄原品,又把他儿子道然带回北京,作为九皇子允唐的的侍读。
雍正的审美观与乃父不同,喜欢壮丽阔大的苑囿,对秀丽小巧的寄畅园并不在意,只把看到的事态记在心里。
秦道然举人出身,他以为到九贝子府做侍读是皇恩浩荡,后来允唐又让他兼任管领,但只一些往来文牍。
六年后道然考中进士,任礼科给事中之职,同寅问起往事,他随口说九贝子待人宽宏大量,慈祥恺悌。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传到雍正耳中,种下祸根。
康熙去世,雍正上台,未办完丧事,就以“仗势作,家资饶裕“为由抓了道然,下令拆家,结果只抄到银子千余两,也没有发现什么悖逆和协助允唐争位的证据。
但”王言如丝,其他同如纶“,仍责令追银十万两,房舍田产连同寄畅园统统抄没入官。
此时道然的儿子蕙田年方弱冠,租了一间小屋,日夜苦读。
十年后,乾隆元年殿试得一甲第三名,俗称探花,第二年,蕙田适时地上了一份《陈情表》,恳请以身代父赎罪。
大凡换代之际,新皇帝总有点“新政策”,对道然的处理,乾隆知道是错案,再看在新科探花份上,也给个面子,上谕宽释,豁免追银、发还家产。
尘封十三年的的寄畅园,此时蒿草丛生,亭台倾圯,但终于还给了秦家。
乾隆十一年(1746)道然九旬大庆,蕙田回家拜寿,在宴请时,对秦家十八房代表建议,把寄畅园改作双孝祠,供奉明代诏旌的孝子秦永孚、秦仲孚兄弟,配汜秦耀一支的几代祖先。
此建议得到一致赞同,蕙田执笔写了《寄畅园祖祠公议》,各房代表画押。
从此,名园避免了分割、转让、没官和失修等因素的破坏,得以保存到现在。
无锡锡惠公园开放分类:公园名胜旅游无锡景点无锡锡惠公园是集清幽的山林秀色,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园林。
编辑摘要目录[隐藏 ]1 锡惠公园锡惠公园简介2 发展3 旅游指南4 旅游小提示无锡锡惠公园 - 锡惠公园锡惠公园简介锡惠公园地处无锡城郊、南临古运河,背倚惠山,古地687亩。
园内峰叠峦秀,翠拔蓝天。
锡山、惠山隔映山湖相望。
作为无锡城市标志的龙光宝塔巍然耸立在锡山之巅,湖光塔影,相映生辉。
园因山得名,山为园增色。
园内亭台倚山,楼阁临水,泉水淙淙,古木参天。
峰回路转,游人如置身画中,移步换景,山水间变化无穷。
全园环境清幽,景色秀丽,林泉之胜,莫过于此,且遍布历代文化遗存纪念性建筑。
其中有开凿于唐大历年间的“天下第二泉”、有建于明代的江南名园――寄畅园,有春秋战国时春申君黄歇饮马处――春申涧等国家、省、市级文物单位18处。
名胜古迹,集江南地区数千年灿烂文化之精华,悠久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二泉映月,春申飞瀑、山色溪光、胜地名泉――锡惠公园一直被誉为无锡的“天然博物馆”。
无锡锡惠公园 - 发展近年来,锡惠公园加快建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发掘文化内涵,充实浏览内容,本着“保护、利用、开发”的建设方针,先后建成了动物园、杜鹃园、龙光洞、儿童乐园、大型音乐喷泉、凤鸣谷鸟园和锡山森林滑道等景点和游乐项目,使古老园林焕发了青春。
九四年建成的锡惠旅游索道,连接锡惠两山,全长1000米,游人乘坐索道扶摇直上,登临惠山南峰,可尽情欣赏太湖烟波和锡城风光。
天下第二泉天下第二泉开凿于唐大历年间,经过松根蓄存和砂岩过滤含多种矿物质.水质明净,甘冽可口,是煮茗精品.唐代名士陆羽详品天下泉水二十种,把它列为第二,"天下第二泉"由此得名.唐相李绅酷爱家乡此泉,并携泉水赴京,分赠友好,同僚宰相李德裕品尝后,特命驿站把二泉水千里迢迢专送长安.于是二泉名满京城.北宋文豪苏东坡多次前来品泉.并吟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宋徽宗还钦令二泉水为贡品,"月进百坛".宋高宗南渡时,特题"源头活水"于四字于泉上,并下令建亭护泉.元代书法家松雪道人特书泉额,至今石刻尚存泉亭.明代精雕石螭首,置于二泉下池,构成"螭吻飞泉"的胜景.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分别六次前来巡游品泉.现在二泉庭院有上中下三泉池,有元明清的石刻石雕,有泉亭,猗澜堂以及明代移此的"童子拜观音"的太湖巨石,院景古朴有致.愚公谷愚公谷荷塘之水引自惠泉,400余年前,“愚公”看到惠泉水浪费惊人,又受到污染,不禁发出“罪孽深重”的呼吁,因为惠泉如此大量浪费,水愈用愈少,势必干涸,当时的情景是“惠水涓涓,由井之涧、之溪、之池、之厨,以涤、以濯、以灌园、以沐浴、以净溺器,无不惠山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