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例7:现有W1g含NH4HCO3和NaHSO3干燥粉末状混 合物试样。加热时两者均分解,其中NaHSO3与 NaHCO3的分解相似 。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 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该混合物试样中
⑵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
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 _溶__有__SO__2_的__品__红__,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 因是_S_O__2气__体__逸__出__,__品__红__溶__液__恢__复__红__色___
例2:欲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CO2气体,但没有启 普发生器,只能从图所示的各种仪器中选出几种
CO2 b
a
CO
例5:工业纯碱中常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等杂质, 可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有效成分的 含量实验过程中的主要步骤为_______________
空气
稀H2SO4
NaOH溶液 A
纯碱
C
B 浓H2SO4
碱石灰
思考:用何种方法实现该实验目的?
通过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量折算
实验关键是什么? 准确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
思路:保证样品充分反应,使氢气顺利进入 量筒,尽量节约原料。
②往烧杯中加水至没过短颈漏斗,在100ml量 筒中装满水,倒置于盛水的烧杯,使漏斗颈伸 入量筒中。 ③烧杯中水面到杯口至少留出100ml的空间。 ④将长颈漏斗或玻棒插入烧杯底部,通过它慢 慢加入浓盐酸至有气体产生
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 是__固__定__合_金__样__品_____
例1: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
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⑴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
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
气
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球
_稀__氨__水_和__酚__酞__;加热时溶液由红色
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_稀__氨__水__中__的_氨__气__逸__出___,__溶__液__的__颜__色__变浅
NaOH溶液 A
纯碱
C
B 浓H2SO4
碱石灰
如果不用装置A,会导致实验结果_偏__大___
如果不用装置B,会导致实验结果__偏_大_____
通入空气的作用_…__使__广__口_瓶__中__的__气__体_全__部__排__出___
例6:实验室中欲测量铝和锌合金的质量分数。现有下列 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ml烧杯, 100ml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 HCl,水。装置见下图 1、补充 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 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好,放在800ml烧杯 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一、 实验设计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实 验目的而综合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所进 行的化学实验的设计。包括设计制备物质的实验、设计 检验物质的实验、设计物质性质实验的方案,以及对给 定实验方案加以评价。 1、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要领
①设计实验时要有正确的理论依据;②确定实验步骤时 要有条理,文字叙述要简明、准确,必要时配绘装置图; ③安排实验时,力求使用简单仪器,采用简便方法,确 定最佳途径,优化实验的方法程序。
必要的仪器,组装成能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则应选的仪器__A_、__C_、_D_、__E__
A
BC
D
EF
GH
若上述的装置制取气体,而实 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 块状大理石,比较合理的方案, 应选用的药品是 _浓__硝__酸_、__水__、__大_理__石___
若给出下列仪器,你能组装出题中要求的实验装置吗?
设计 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从已知条件出发,弄清实验的目的和反应原理; 从反应原理出发,构思实验方法和步骤; 根据实验方法和步骤,确定实验试剂和仪器。
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 问题。
分析 数据处理,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二、组装 连接原则 先总体后细节,自下后上,自左后右
1、装置的排列顺序:按气流方向确定仪器的连接顺序。 一般遵循:气体发生→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浓硫酸和甲酸共热产生CO,再用CO还
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时,要点三 个
酒精灯。
先点燃生成CO的酒精灯赶走空气,再点燃使CO 与Fe2O3反应的酒精灯;熄灭时先熄后点的酒精 灯,其原因是:
一是防止灼热的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使产物 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却。
二是防止下一步检验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发生倒 吸。
2、接口连接顺序按装置的排列顺序在进行接口连接设 计,导管的伸向及长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连接的关键。
吸收装置 长进短出
量气装置 短进长出
干燥装置 大进小出
多种杂质装置 逐一、有序、互不干扰 3、操作顺序 气体发生:装置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固体药品→加液体
药品→实验 加热操作:①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先通过原料气赶走 空气后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 一是防止爆炸(如H2还原CuO,CO还原Fe2O3); 二是保证产品纯度(如制CuCl2等)。 ②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点后灭”的原则,其目 的一:是防止产物再被空气氧化;二是防止吸收液倒吸。
底部开有小孔
碳酸钙
带孔的隔板 稀硝酸 底部开有小孔的试管
碳酸钙 带孔的隔板
稀硝酸
例4: 实验室可用下图的装置将二氧化碳和一氧 化碳进行分离和干燥。已知a、b均为活塞,试回答:
(1)甲瓶中装的是 NaOH 溶液,乙中装的是 浓H2SO4
溶液分液漏斗中装的是 稀H2SO4 (2)当CO2与的CO混合 气体通过该装置时,先 分离得到的是 CO ,活塞操作是 关a,开b , 然后得到 CO2 ,活塞操作是 关b ,开a 。
空气
稀H2SO4
NaOH溶液
纯碱
A
C
B 浓H2SO4
如何准确测量?实验步骤?
碱石灰
① 准确称取干燥试样mg,放入广口瓶c中… ②准确称量装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m1g。 ③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 生气体为止。 ④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将U型管卸下,准 确称量其质量m2。
空气
稀H2SO4
注意:除杂和干燥的顺序
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干燥在后(原因是气体通过溶液将 带出水蒸气,干燥剂可除去水蒸气);若采用加热除杂, 则干燥在前(因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易引起燃烧管破裂, 也易干扰反应)。
尾气处理
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无毒无害气体 可直接放空;一些易水解物质如CuCl2、AlCl3、SnCl4等 的制备需在最后连接一个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