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我们荡起双桨
②听读课文。
③ 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 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学习‘桨”、“塔”、“轻”“周”、“环”、“墙”
学生扩词、联系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细读第一小节。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 )在( )干什么?
2、下面就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进美丽的北海公园。接着教师伴随音乐范读,生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再指名读,结合读,引导感悟: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1)、小朋友们来到北海,划船时心情怎样?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2)、小船儿是怎样“推开”波浪的?轻轻的、重重的?做做动作加深体悟。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3)、这两行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完成填空:白色的( ) 红色的( ) 绿色的( ) 蓝色的( )
2.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不是真正的海,只是一个较大的湖。
3.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桨”字
1.提出要,生自由朗读课,
2.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a、指导看图。(课件)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掌握方法,自己去自学。通过自己说说,同桌互相说说,指名说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达标检测
必做题
1.描红。
2、背诵课文第一小段。
选做题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出淙淙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的画眉在和黄鹂对唱,声音清脆婉转……
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光亮而透明( ) 声音清楚悦耳( )
2、 短文中描写色彩的词:
你能用几个成语来概括这么多的颜色吗?
3、 用直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这些话把——比作——、——。
课时教学案
学校:
姓 名
李漾
学 科
语文
年级班
三年级
课 题
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 时
2
课时
教学
目标
基础性
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第2.3小节,背诵2.3小节的内容
(小船儿轻轻飘荡)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回答(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每一小节描写的情景
同桌互背练习。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媒体播放歌曲)
2.通过回顾,自己说说诗歌描写的情景
3.了解“反复”这种修辞手法
发展性
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红领巾"“阳光”等词语指什么。
2.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句话的意思
教
学
重点
学习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句话
(7)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指名读,集体读。
4、指导背诵. 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相机板书:荡起双桨 推开波浪
5.仿照第一小节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说说二三小节描写的情景
背诵第一小节
介绍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
(5)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感受白塔高大雄伟, “环绕”一词所体现绿树之茂密、红墙之绵长。)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6)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4.阅读课文,能够感受到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发展性
目标
教
学
重点
在理解的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并且背诵
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手段
班班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设计意图
1.歌曲欣赏
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创境学文品词酌句
4.积累知识,整体回归
学生了解与文章有关的资料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根据词语、句子想象图画。
让学生自己讲。
生根据自己理解回答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生根据理解回答
(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学生们通过观察书中的图片,大体的感知课文。
这几个字可以让学生联系以前学的生字,找到好的识字方法。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如: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和“排”的笔顺)
学习第一小节,总体感知全文。
荡起双桨推开波浪
红领巾迎着太阳愉快歌唱
做完功课尽情欢乐
反思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并且背诵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时教学案
学校:
姓 名
李漾
学 科
语文
年级班
三年级
课 题
1.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 时
1
课时
教学
目标
基础性
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并且背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