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痛经讲解(实用课件)

中医痛经讲解(实用课件)

2020年中医痛经讲解
感谢您的阅览
主要内容
v 概述 v 病因病机 v 临床诊断 v 辨证要点 v 针灸治疗 v 预防调护
2020-11-26
2
概述
一、定义: u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及其他
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 症,影响工作及生活者,称为“痛经”。 u 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50%的妇女均有痛经, 其中10%痛经严重。
u 疼痛特点:呈阵发性小腹部绞痛、胀痛、坠痛, 一般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1-2天,腹痛剧烈时可 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手足发凉, 甚至晕厥等症。
2020-11-26
5
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原发性痛经:
多青春期 有排卵者 功能性痛
2020-11-26
痛经分类
性激素不稳定-PG↑ 膜样痛经性痛 宫颈狭窄 子宫过度倾屈 处女膜闭锁
u 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揉按 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 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
u 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阙、气海、关元、天枢等穴; u 用手指捏按下肢的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
2020-11-26
24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
穴位激光照射:用氦氖激光治疗器每穴照射5分钟。自行经前10日开始治疗,隔日1次,5-6次为 一疗程。
2020-11-26
基本治疗
18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
耳针:取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皮质下、神门。每次选3-5穴,毫针中度刺激,留针15-30分钟; 也王不留行籽贴压。
2020-11-26
19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
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夹脊和下腹部相关腧穴。中度刺激,以皮肤潮红为度。
2020-11-26
20
2020-11-26
22
针灸治疗
医者轻柔按摩患者腹部,以神阙为中心,顺时钟和 逆时钟各按摩9圈,然后用已预热的扶阳罐依次顺 时针按压温灸神阙、气海、关元、子宫穴、三阴交、 地机、十七椎、八髎穴诸穴位。
其他疗法
2020-11-26
四大功能:温灸、刮痧、红外线、通经络
23
针灸治疗 按摩手法:
其他疗法
或子宫肌瘤剔出史。
2020-11-26
10
临床诊断 症状
从病史、症状、检查三方面入手
u 腹痛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 u 以小腹疼痛为主,也有部分患者疼痛连及腰骶,放射至
肛门或两侧股部。 u 疼痛难忍者,甚或伴有呕吐汗出,面青肢冷,以至晕厥。 u 疼痛随月经周期性发作。
2020-11-26
11
临床诊断
检查
从病史、症状、检查三方面入手
u全身检查:了解神志、面容、对答情况,注意有无贫血貌, 心肺体征是否正常,血压是否正常。
u腹部检查: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无扪及包块,移动性 浊音(-);若有反跳痛,应考虑有无炎症或腹 腔内出血情况。
u妇科检查:月经期应行肛检。 u辅助检查:B超、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2020-11-26
3
概述
二、痛经特点: u 疼痛发生的时间:有规律的周期性出现,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反复发作。 u 疼痛发生的周期性:发生于经期或行经前后。即月经前1-2天开始,或月经第1-2天,甚至在
月经刚净时发生。
2020-11-26
4
概述
u 疼痛部位:小腹部或痛连腰骶部,有时放射至少 腹部、阴道、肛门或双侧股部。
宫缩过强, 子宫平滑 肌缺血。
处女膜闭琐
6
概述 2、继发性痛经:
盆腔器质 性疾病痛
子宫内膜异位 慢性盆腔炎 子宫腺肌病 子 宫 肌瘤
2020-11-26
痛经分类
子宫内膜异位
慢性盆腔炎
7
病因病机 情志不遂
起居不慎
六淫侵袭
体质因素
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
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胞宫失于濡养
不通则痛
2020-11-26
12
临床诊断
检查
——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区别
u 原发性痛经:一般无明显病变,部分患者可有子宫体极度 屈曲,宫颈口狭窄。
u 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后壁、子宫骶韧带、 主韧带等处可触到痛性结节,子宫粘连,活 动受限,或附件区可扪及卵巢囊肿。
2020-11-26
13
辨证要点
2020-11-26
14
辨证要点
气滞 血瘀
2020-11-26
湿热阻滞 Text
气血虚弱
痛经
肝肾 亏虚
寒湿凝滞
15
针灸治疗 治则
基本治疗
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寒湿凝滞 气滞血瘀 气血不足 肝肾亏虚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2020-11-26
不荣则痛
痛经
2020-11-26
8
病因病机
u 病位:冲任、子宫 u 变化:气血 u 基本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2020-11-26
9
临床诊断 病史
从病史、症状、检查三方面入手
u以往有无痛经病史,疼痛时间,严重程度。 u最近有无精神过度紧张史——情志所伤。 u有无经期产后冒雨涉水,贪食生冷或坐卧湿地史——寒湿 u有无经期产后不节房事,摄生不洁史——湿热 u有无妇科手术史——损伤宫颈管或炎症致宫颈口粘连狭窄;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
穴位注射:取肝俞、肾俞、脾俞、气海、关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2-3穴,用黄 芪、当归、红花注射液等中药制剂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1-2ml。
2020-11-26
21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
贴敷:取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阿是穴。经前或经期用1cm见方的“痛舒宁硬膏”贴敷。每日 换1次。
辨证论治首当辨“痛”
疼痛时间辨虚实:痛在经前多属实,痛在经后多属虚。 疼痛程度辨虚实:剧痛多为实,隐痛多为虚。 疼痛性质辨虚实:掣痛、绞痛、灼痛、刺痛,疼痛拒按属实。
隐痛、坠痛,喜揉喜按属虚。 疼痛性质辨病性:下腹冷痛,得温痛减属寒证。
下腹痛如针刺,遇热痛剧属热证。 胀甚于痛,矢气则舒属气滞。 痛甚于胀,经行血块排出,腹痛减轻属血瘀。
16
针灸治疗 主穴
基本治疗
u 关 元、气海、中极: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针之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灸之温经散寒、 调补冲任;
u 三阴交: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脾、肝、肾;
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隔日1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
2020-11-26
17
针灸治疗 加减
u 寒湿凝滞:+ 灸水道(温经止痛) u 气血瘀滞:+ 合谷、太冲、次髎(调气活血) u 气血不足:+ 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