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道菌群医学PPT

肠道菌群医学PPT

2.营养作用:参与机体代谢,产生维生素等供人吸收;
3.免疫作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刺激免疫系统应答;
4.抗衰老作用:产生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自由基(O2-);
5.抗肿瘤作用:
①产生自身抑癌产物;
②激活巨噬细胞等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
编辑版ppt
8
微生态系
由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环境)组成,是宿主 常驻微生物群与宿主生态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 的。
编辑版ppt
9
口腔微生态系
1.已发现细菌500多种; 2.口腔链球菌为优势菌群,约占培养菌总数的60%; 3.口腔不同部位菌群分布不同; 4.口腔菌群失调可引起多种口腔疾病。
牙菌斑
编辑版ppt
10
食管与胃微生态系
1.食管上部微生物群组与口腔接近,下部与胃接 近,食管中尚未发现原籍菌。
2.胃内原籍菌为乳杆菌、幽门螺杆菌和酵母菌。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有关。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皮肽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 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尿道 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肠道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 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菌量少,在病理情况下,可大量繁殖致病;
互生类型:
主要包括双歧杆菌、类杆菌等,数量多,对人体有益, 合成维生素、促进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生物拮抗和免疫刺激 作用;
中间类型:
主要包括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既有生理作用, 也有病理作用。如大量繁殖可导致物质腐败,产生致癌物与 毒素,促进人体老化。
编辑版ppt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寄居在人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 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人体以及微生物和人体与外界 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微观生态 平衡,生态失调,生态调整。
编辑版ppt
2
正常微生物群
编辑版ppt
3
正常微生物群概念与分类
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crobiota) 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眼结膜、口腔、鼻咽、
孕妇的乳杆菌、白假丝酵母菌、丙酸 杆菌分离率高于一般妇女(分解糖原?保持 低pH?)
编辑版ppt
15
呼吸道微生态系
①有21个菌属,200多种细菌,细菌类型相对稳 定; ②鼻腔液中以厌氧菌为最多,气管和支气管仅 有少量细菌,细小支气管以下部位无菌; ③ 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可刺激机体产生全身或局部 特异性抗体,是机体重要的生物屏障。
编辑版ppt
11
肠道微生态系
1.量大:肠道微生物约占人体微生物总量的80%. 2.细菌为主:占粪便重量的30-40%。 3.厌氧菌居多:为需氧菌的100-1000倍。 4.小肠生态系与大肠生态系:菌量至上而下逐渐
增多;
编辑版ppt
12
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类型
致病性类型: 主要包括韦荣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及假单胞菌,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感染
Medical microecology and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s
编辑版ppt
1
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 学。研究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与宿主(环境)相互 关系的科学。
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粘膜中的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无 害而有益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菌群 (normal flora) 定植于人体表面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中的细菌。
编辑版ppt
4
正常微生物群概念与分类
按生境分: (1) 原籍菌autochthony /常住菌resident flora
相对固定,伴随终生;密度高,免疫原性低。 (2) 外籍菌allochthony/暂住菌transient flora;passenger flora
编辑版ppt
16
皮肤微生态系
常驻菌:表皮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类白 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非常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编辑版ppt
17Biblioteka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人 体 各 部 位 的 微 生 态 系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等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匆匆过客,流动性大,有潜在致病性
按关系分: (1) 共生菌symbiotic flora
与原籍菌有共生关系的细菌。 (2) 寄生菌parasitism flora
与宿主有寄生关系的细菌。
编辑版ppt
5
正常微生物群分布
不同宿主、不同部位分布不同。人体携带的微 生物总重量约为1271g,其中肠道占1000g。
编辑版ppt
6
正常微生物群组成
原籍菌:优势菌群
共生菌 外籍菌
一般菌群
微生态系统 (microecosystem)
编辑版ppt
7
正常微生物群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antagonism):抵抗外来致病菌,维持正常菌群内部的平衡, 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①生物屏障作用:竞争黏附,形成微菌落(microcolony) 及生物膜 (biofilm) ,产生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 ②化学屏障作用: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抑制其他细菌; ③营养竞争作用。
编辑版ppt
18
健康壮年 粪便涂片
肠道的正常菌群
编辑版ppt
健康青年 粪便涂片
健康 中年 粪便 涂片
19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编辑版ppt
20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 是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 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 是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 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
13
肠道内正常菌群的调节机制
① 胃酸的作用,多数细菌被杀灭; ② 肠蠕动使大量细菌被排出; ③ 肠道分泌物如胆酸、溶菌酶等可抑制细
菌生长; ④ 微生物群相互作用保持平衡稳定状态。
编辑版ppt
14
阴道微生态系
常驻菌主要为乳杆菌、肠杆菌、丙酸 杆菌等,乳杆菌为优势菌群。
健康妇女约可分离约29种微生物,厌 /需氧比约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