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1新教材 气象灾害 课件
6.1新教材 气象灾害 课件
从气候因素看,主 要分布在亚热带季 风区、亚热带湿润 气候区、温带季风 气候区、温带海洋 性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 主要分布在沿河、 沿海地势低洼地 区。我国洪涝灾 害主要分布在东 部季风区各大江 河的中下游平原 和广大山区。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热带太平 洋海温异常增暖,全球气候 异常变化
上游地区砍伐森林,水土流 失,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湖泊 调蓄作用下降
②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 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 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洪涝 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 身体健康。
③人口越密集,经济发 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 造成的损失越大。
庞公渡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 降水或降水异常偏 少造成的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 长,影响人类的生 活和生产时,称为 干旱灾害
冰雪融化洪水
融雪性洪水分布 在新疆各山系高 山区,主要发生 在气温较高的7至 8月份,高山积雪 或冰川快速融化, 升温融雪与强降 雨过程叠加引发 较大河流的洪水
洪水来到时,要迅速向高处 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及时 抓住木头、木板等漂浮物, 或尽快把身体固定在树木上, 以免被洪水冲走
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 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 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皮肤溃烂,防止被传染 上皮肤病。
万历元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据“江之利在蜀,江 之患在楚,楚之江患,荆郡其首也。”次年,万历派 他治理水患。他首先是来到洞庭湖北坝尺八穴选址堪 地。他求神问卦,受神旨意:从南河口(今尺八镇三 红村)动土,堤段40里,此事须得同宗人相助,方可 成事而彪炳史册。他打探得知竹庄河一村全都姓张, 大喜过望。村人得知宰相驾临,人们奔走相告,酌酒 杀鸡以待贵客。酒罢,他宣布:“朝廷要筑修皇堤, 治理水患,造福黎民,还赖诸位父老倾力相助!”
2.表6.1所列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发生地区有重 合吗?发生时间上又有什么联系?
2.春、夏、秋季,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 地区在不同时期遭受旱灾影响;在夏、秋季,我国 南方地区和华西、黄淮等地区也在不同时期遭受洪 涝灾害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冬、夏季风势力 强弱的年际变化大,因而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会 在不同地区造成洪涝灾害和旱灾。
丁湾,狭窄的航道
是海盗活动的理想
地点,这海盗人数 上升到1100到 1200人,海盗活动 的投入非常少,只 需小船和其它枪支、
通信等装备,全球 每年损失250亿美 元
索马里经济以畜牧业为 主,工业基础薄弱。欧 洲的渔船使渔民赖以生 存的渔业消失,美国全 球反恐行动推翻了索马 里政权,严重的通货膨 胀,加上周期性的旱灾, 粮食价格飙升,海盗活 动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西南五省市云
南、贵州、广西、
四川及重庆的西南大旱成为一场 Nhomakorabea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耕地受旱面积1.16 亿亩,2425万人、 1584万头大牲畜因 旱饮水困难
高温黄色预警,连 续三天35摄氏度
高温橙色预警,24小时 内气温达到37摄氏度
高温红色预警,24小时 内气温达到40摄氏度
索马里海域紧靠亚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目录
洪涝灾害 干旱灾害 台风灾害 寒潮灾害
含义
洪涝灾害是因 连续性降水或短 时强降水导致江 河泛滥,或积水 淹没低洼土地, 造成财产损失和 人员伤亡的一种 灾害
洪涝灾害的分布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从气候上看 洪涝灾害主 分布在季风 候和温带海 性气候区。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 性的降水或短时强 降水导致江河洪水 泛滥,或积水淹没 低洼土地,造成财 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的一种灾害
我国旱灾发生范围包 括,华北、华南、西 南和江淮地区。旱灾 后则容易发生蝗灾, 沙尘暴,火灾,引发 更严重的饥荒,导致 社会动荡。
出现在小暑和处暑 之中,是一年中气 温最高且又潮湿、 闷热的日子。大约 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 旬至8月中下旬
伏旱期间春播农作
物正处在抽穗、扬
花、灌浆期,需要
大量水分补充、供 给。7月平均气温可 达28—31℃,春旱不 算旱,夏旱减一半
万历八年(1580年),完成了堵筑庞公渡(穴口)工 程,并连堤并垸,荆江干堤始具雏形,全长480里, 其时监利县境内新挽江堤180多里,大堤筑成后,它 有效地控制了长江——洞庭湖之洪水的泛滥,真正造 福于百姓。
洪涝危害巨大
①洪水常淹没农田、聚落 等,破坏交通、通讯、水 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 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 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城市化过快,热岛效应加剧 气流上升,形成降雨,道路 隔水不利于下渗 ,城市规 划预防不足,排水不畅
森林树冠可以通过它 巨大的叶面截滞暴雨 里的10~30%,枯枝落 叶层使大量的急速的 地表径流变的缓慢
森林还可以改变土壤 的地表结构,增强储 存降水的能力
森林根系庞大,有固 土作用,调节洪水注 入江河的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