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行动从我做起活动背景:由于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他们太多的呵护和关爱,怕他们摔着累着,所以他们很多时候都不能勤俭节约,甚至铺张浪费。
很少能体会到在一些贫苦的地方,像他们那样大的孩子还生活在没电缺水的环境下。
更少人意识到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每个人都应该担负着一种责任。
今天,要还地球一片绿色,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我们需要从小抓起,培养学生珍惜地球资源。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做到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低碳意识。
2、使学生知道从如何从生活点滴做起,走进低碳新生活,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设计思路:通过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杨善洲的事迹。
引入主题。
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捕捉到的我们生活中被污染的角落。
让学生学会擅于观察、发现身边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接着播放一组图片,由此突显出一个主要的问题——温室效应。
再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增长相关知识,让学生谈谈他们感受到的变化。
为了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体会到温室效应的严重性,接着播放科幻灾难片《后天》的几个片段,作为一种警醒。
最后老师自然过渡到我们为保护环境该如何做?于是提出低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也参与其中,结尾播放倡导低碳生活的广告,强化学生对本次活动的记忆,将感受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活动准备:1、收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DV2、收集环保公益广告3、收集环境污染后现实生活中的图片4、收集科幻片《后天》中的截断活动方法:讨论发言、讨论发言活动过程:一、绿色的呼唤通过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杨善洲的事迹,引入主题。
1、引入教师:看了这段视频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一定的感触,那下面就请同学们起来说说就刚刚所看到的那段故事,你觉得评委会将他评选为十大感动人物之一的原因有哪些啊?学生思考并发言(略)教师小结:同学们从各个方面对他表示了肯定,说的非常好。
他身上具有的几乎都是人们容易缺失的品质。
那其中老师关注的是什么呢?杨善洲同志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年,建成了面积达7万亩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
他的这一举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虽然他所种下的一大片林场没有成为我们直接可以触碰的赤裸裸的利益,但是面积如此之大的林场可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永久的持续的财富。
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太缺少绿色了。
而我们的环保意识没有真正深入到骨髓,很多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肆意掠夺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忽视自己对世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破坏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为了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所以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绿色行动从我做起》。
首先就请同学们四人一组相互讨论,然后请你们说说都留意过身边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
学生思考并发言(略)教师:同学们的观察都非常仔细,说明大家的意识还是挺强的。
很多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有时候都会滋生这样的想法。
就算我不浪费,不乱丢乱扔,别人也会浪费也会乱丢乱扔。
所以我也要图一时痛快一时方便。
但是回过头来我们有没有想过,只要有一个人在改变,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好那么一点点,都是有希望的。
一个人可以带动千千万万的人。
我们都应该争做走在前面指引道路的人而不是被别人牵引的对象。
那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走进我们未曾触及到的地方。
人口增长迅速,垃圾山“围困”人类水污染严重,生存条件面临挑战地热带雨林大面积被烧毁,二氧化碳让地球变热一个女孩将一盘芒果顶在她的头上,站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奥卢撒松垃圾山上。
这是非洲最大的垃圾山,每天从拉各斯(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收集2400公吨的垃圾运到这儿。
在过去15年,拉各斯的人口已增至以前的三倍,但是基础设施的增加无法与人口增长相平衡,1000多个居住地被大大小小的垃圾山围困。
这样的情形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垃圾山开始围困人类原本美丽的家园。
一名养鱼工人正在清理成千上万的死鱼,很心痛。
这是去年七月发生在中国湖北某地的一幕。
炎热的天气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造成大约50000公斤的鱼死亡。
科学家称,由于干旱、人口增长和工业的蓬勃发展,造成水资源被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原本就缺乏的水资源问题更加变得矛盾尖锐,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缺水的同时,还面临着水被污染的严峻问题。
在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被污染的水资源成为生存条件的最大挑战。
在巴西的容多尼亚州(Rondonia),牛羊在一片荒芜的牧场上游荡,这是许多大片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被毁后的一幕。
亚马逊热带雨林被人为的烧毁以改建农场,在本世纪的前五年,巴西烧毁的热带雨林面积相当于英格兰和威尔士国土面积的总和。
科学家认为,燃烧雨林相当于增加了1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造成了越来越少的树木来吸收二氧化碳,使得最近几年成为地球最热的时期。
水资源缺乏,旱灾严重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城市不见蓝天气温上升,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二、学习温室效应,提高忧患意识 教师:这组图片反应了很多我们所忽略的问题和变化,其中的很多图片都表达了这样一个主要的问题——温室效应。
大家知道什么是温室效应吗? 温室效应:大气物质对近地气层的增温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在新南威尔士,一只袋鼠倒毙在理查德沃克的农场。
2006年夏季,澳大利亚经历了千年一遇的旱灾。
南澳大利亚州的降雨量是自1900年以来最少的,然而气温是自1950年月以来最高的。
澳洲许多地区正在经历持续五年的干旱,农作物歉收,家畜死亡。
在悉尼,如果哪户人家被发现用水浇花园,将被处以220美元( 100英镑)的罚款。
而旱灾还在世界各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欧洲和美洲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旱灾,07年在亚洲的中国,原本水量充足的长江沿岸,也遭受罕见的旱灾。
黑烟从高高的烟囱上冒出来,升上天空,整片天空变得污浊不堪。
由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额巨大,造成了一些发达城市环境污染加剧,欧美一些特大城市,经常出现数月或数天见不到蓝天的事情。
去年10月,一个冰山从大冰川(因形状像猪,人们称之为猪冰川)分离出来。
在过去20年中,这个巨大的冰川已缩小为原来的1/40,这只是一个缩影。
南极洲拥有足够的冰,如果全部融化可使全球海平面升高57米。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计,由于温室效应,气温上升,到2100年由于冰山融化海平面将上升20至80厘米。
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教师:08年世界著名自然灾难专家,英国伦敦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从现在到2015年,人类还剩下7年时间拯救地球。
他警告说:“未来7年里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达到稳定状态,否则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包括战争、瘟疫、干旱、洪水、飓风等在内的各种灾难将轮番席卷地球。
”为了唤醒无知愚钝的人们,各方都在努力。
以此为题材的电影也陆续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其中有一部电影《后天》虚构可全球变暖带来的世界末日浩劫。
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可以触动我们的内心,激发我们的忧患意识。
下面我们来看其中的几个片段,然后再说说你们的感想。
学生思考并发言(略)教师小结: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人们总是想着改造自然,不料有一天被自然改造了。
大自然是很公平的,不会偏袒任何一种生物。
人类有什么理由要替代大自然的优胜劣汰的规律呢?那作为年轻的一代,作为接受良好教育的我们,更应该践行好保护环境的举措,还我们的家园一片绿色。
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除了多种植树以外,有一种非常提倡的全民生活方式就是低碳生活。
三、倡导低碳生活,争做环保好公民教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low- carbonlife):是现代的一种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而倡导的生活方式。
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教师:那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做到低碳了吗?(如果有请同学们起来说说自己平时都是如何做的?如果没有那说说我们要低碳生活可以从哪些细节出发?)学生思考并发言(略)教师小结:时时刻刻注意节约用电,要做到随手关闭电灯、电脑、电视、空调、饮水机等电器设备,做到人走电停。
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绿色食物,倡导绿色消费。
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多爬楼梯,为节能减排出力。
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保护森林。
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家中,多养几盆花,争做绿色文明使者。
自备水壶,少喝瓶装水;洗澡时用淋浴方式,并使用节水型浴头;尽量节约自来水。
最后我们通过观看几个相关的公益广告,真真切切的明白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
四、结束语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为节能环保“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共同携起手来建设我们的绿色低碳新家园!春天来了,很多同学可能都会同父母一起出去踏青,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你驻足的地方种下一抹绿色。
五、教学反思说说主题班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第一次。
性子颇急的我从周六就开始筹划,自以为准备的还算比较充分了。
可实际上上下来才知道多糟糕,我没有烂熟于心。
我很明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们善意的归根于紧张,她们是多么的宽容,但是又助长了我们多少无知啊。
当危难来时或许我们还沉浸在沾沾自喜中被一团迷雾包裹着找不到方向。
我们太需要严厉的教导和真诚的指引。
就环保这样一个主题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自己讲解上面而没有真正调动好学生。
一方面是自己的设计上有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组织能力还不够。
环保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还没有突破以往的设计模式达到一个创新,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于是导致了这次班会的夭折。
上了课下来我觉得精疲力尽,上课上的好坏其实从我们的心情就可以明显的表现出来。
很多时候不是工作带来的身体上的辛苦而是心中的苦闷,这不是学生导致的而是我们自己。
说到底还是自己缺乏相应的能力,这以后也只能好好审视自己花更多的精力让自己少走些弯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