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Page
15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0.下导管
1).导管的选择
采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其内径φ250,底管长度为4m, 中间每节长度一般为2.5m。在导管使用前,必须对导管 进行外观检查、对接检查和压水试验。 (1)外观检查:检查导管有无变形、坑凹、弯曲,以及 有无破损或裂缝等,并应检查其内壁是否平滑,对于新导 管应检查其内壁是否光滑及有无焊渣,对于旧导管应检查 其内壁是否有混凝土粘附固结。
Page
6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4.钻机就位 先在桩位处测一定的距离,地面上垂直于桥的方向铺 木方,然后在木方上横桥向再铺设木方或轨道,桩机移动 采用下垫滚筒卷扬机牵引就位,钻架就位后确保上下共线 (即桩中心、钻架顶中心,铁门中心三点共线),纵横向 水平(即钻架底盘的纵横向水平),用线坠校对垂直线, 用水准仪校对水平线。钻机就位复核准确无误后将钻架进 行固定。
Page
12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清孔结束后对桩的成孔质量和沉淀层的厚度按技术 规范的标准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分两步:清孔后,拆钻前 主要检查桩孔的深度(不小于设计值)及泥浆指标(相对 密度1.03~1.10,粘度17~20,含砂率<2%),泥浆指标 检测方法同钻孔时检测方法,孔深用测绳吊锤测量。以上 检测本工程配合一台泥浆比重计,一套含砂测定仪、泥浆 粘度计。 拆钻后主要检查桩径(不小于设计值),垂直度 (不大于1%)及沉淀厚度,垂直度及孔径用孔规检测, 孔 规用钢筋加工制成,外径同设计桩径,长6m;孔底沉淀 厚度用测绳吊锤测量比较,清孔后的孔深与砼灌注前孔深 之差即为沉淀厚度。 清孔后的成孔质量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拆钻。
Page
7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泥浆池设备及泥浆制备 在桩孔位置设置泥浆池,作灌注桩的泥浆循环系统。 钻机开钻前,先在泥浆池中进行人工造浆,作钻孔前期的 护壁作用,每个泥浆池平面尺寸约4×8m,分为沉淀池、 储浆池和吸浆池,从钻孔中流出的带有钻渣的泥浆经泥浆 槽流入沉淀池,由沉淀池经初步沉淀后流入储浆池,再由 储浆池流入吸浆池供泥浆泵吸入,经高压软管、钻杆进入 孔底冲击土层。本工程在不影响泥浆沉淀的前提下,因场 地有限,将储浆池和吸浆池合并。
Page
19
谢谢观赏
陆上桩施工可布置简易的施工工作平台,在钻机下用 枕木及方木垫牢,确保桩基在施工时钻机不下沉及移位。
Page
5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3.埋设护筒 由于地表层为杂填土,土质较差,为防止孔口塌落, 保证孔内水位,需埋设钢护筒。钢护筒直径:φ120cm的 桩,护筒直径1.4m;φ150cm的桩,护筒直径1.7m; φ160cm的桩,护筒直径2.0m; 壁厚5mm,护筒长2~4m, 根据地表土质的实际情况确定。 护筒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施工,陆上桩在 钻机就位前先人工挖孔到深度后,将护筒就位,在护筒周 围用人工将土夯实。
Page
10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钻孔过程中泥浆指标控制在:相对密度1.05~1.45, 粘度16~22秒,含砂率4~8%。土质较好的粘土层泥浆应 略稀;遇有土质较软的土层时,应上下提升钻头,进行扫 孔,同时适当增大泥浆浓度,以防缩孔;如遇有砂土层时, 除增大入孔泥浆内浓度,加强保护壁外,在出浆处泥浆沟 内,不断注入少量清水,或将泥浆沟改道加长,加速钻渣 沉淀。 密切注意土层变化,按要求做好钻孔记录和换班记 录,钻孔记录上有每层土的起止标高及对应泥浆指标、钻 孔历时等,换班时上一班当班人,在记录上签字。
Page
9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7.钻孔 钻孔刚开时暂不落杆,先行空钻以加强孔口的护壁固 孔作用,等孔内造浆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开始钻进。钻孔 时的进尺速度及钻速取决于土层分布情况,钻孔过程中始 终保证孔内泥浆高度,及时检查孔泥浆质量。 对照设计图纸中地质分布图,详细记录实际土层分布, 如有与设计不符情况,应详细注明,并留取泥浆样品及指 标,便于比较复核,同时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
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技术方案
Page
2
施工工艺流程
Page
3
施工工艺流程
Page
4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放线定位 灌注桩桩位按坐标法测放,测放前仔细复核设计部门 所提供的桩位坐标无误,准确无误后用全站仪根据业主所 交导线点及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本工程控制网点逐桩施测。 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护筒埋设前将桩位用四根控 制桩引出桩外,便于护筒埋设后的钻机及整个桩基施工过 程中校核。 2.钻孔平台搭设
Page
11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清孔 当钻孔达到预定深度时可将钻头提升30~50cm,采 用换浆法清孔,即用符合要求的优质泥浆把孔内含有钻渣 的泥浆通过循环置换出来,以泥浆指标达到规范规定的要 求为止。 清孔半小时后,将泥浆池、沉淀池内钻渣清入泥浆 排放场内,同时注入适量清水,清水量以确保循环泥浆浓 度符合要求为准。
泥浆池中沉淀池和吸浆池中各安装一台泥浆泵,沉淀 池中泥浆泵起排除多余泥浆及钻渣作用,吸浆池内泥浆泵 与高压软管相联接,起循环作用。
Page 8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6.泥浆排放 钻孔时当泥浆过稠、泥浆池内钻渣过多和钻孔结束清 理泥浆池时,将多余的泥浆及钻渣排出泥浆池。 泥浆排放场安排专人看护,及时予以加宽加高,以免 造成环境污染。
Page
18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孔是利用空压机的压缩空气,通过风管(水管)送至 孔内气浆混合器,高压气与泥浆混合,在导管内形成一种 密度小于泥浆的浆气混和物,浆气混合物因其比重小而上 升,在导管内混合器底端形成负压,下面的泥浆在负压的 作用下上升,并在压气动量的联合作用下,不断补浆,上 升至混合器的泥浆与气体形成气浆混合物后继续上升,从 而形成流动,因为导管的内断面积大大小于导管外壁与桩 壁间的环状断面积,便形成了流速、流量极大的反循环, 携带沉渣从导管内反出,从而起到极好的清孔效果。经实 际试验,直径在10 ㎝以内的卵石及碎石都可从孔底反出。
Page 13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9.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1).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在现场分节制作,主筋与加强筋全部焊接,螺 旋筋与主筋采用隔点焊加固,钢筋笼制作符合设计要求外, 还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 ±20 3 钢筋笼直径 ±10 4 钢筋笼长度 ±50 制作好的钢筋笼,即进行逐节验收,合格后挂牌存放。
Page 14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2).钢筋笼孔内安放
钢筋笼在孔口焊接,单面焊10d,焊缝高度≥0.3d,焊 缝宽度≥0.7d。两段笼子应保持顺直,同截面接头不得超 过配筋的50%,间距错开,不少于35d。钢筋焊接完好后, 应缓慢下放至孔内,严禁砸笼,隔4m 在钢筋笼四周均匀 设立4 个水泥保护块,钢筋笼下放至预定位置后,应在孔 口固定,以防其上窜或下沉。
Page 17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1.二次清孔
1、二次清孔采用反循环法。
将泥浆从已下的导管中注入桩底,从而形成流动, 因为导管的内断面积大大小于导管外壁与桩壁间的环状断 面积,便形成了流速、流量极大的反循环,携带沉渣从导 管内反出,从而起到极好的清孔效果。
2、二次清孔采用泵吸反循环法。 如发现孔底有大的碎块,一般的反循环法无法清理, 则可采用泵吸反循环清
(2)对接检查:导管接头丝扣应保持良好。连接后应平 直,同心度要好。
Page
16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3)压水试验:在连接后导管内先加70%的清水,然后 一端密封,另一端通过空压机加压到0.5~0.6MPa,维持 压力不变,滚动导管看是否漏水,时间约为15min。 经以上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不合格导管 应严禁使用。导管长度应根据孔深进行配备,满足二次清 孔及水下混凝土浇筑的需要,即二次清孔时能下至孔底; 水下浇筑时,导管底端距孔底0.5m 左右,混凝土应能顺 利从导管内灌至孔底。 2).导管下放导管在孔口连接处应牢固,设置密封圈,吊 放时,应使位置居中,轴线顺直,稳定沉放,避免卡挂钢 筋笼和刮撞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