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项目到成果教学改革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吉林大学课程中心

从项目到成果教学改革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吉林大学课程中心

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
引言
引发的话题:中国的大学生负担重,还是美国的大学生 负担重? 社会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诟病: 1.培养方案过多的教学时数和学分要求;
2.过多的课堂周学时;
3.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4.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 5.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堂教学为主体,总是面临着课程时数多、 创新能力弱的矛盾。 美国课程学时同样多吗?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 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 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 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 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 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 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
陶行知:“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的培养
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正确吗?
作为教师高等学校教师,我们如何认识教学改革?如何
选择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如何把我们的改革经验总结提升, 发挥成果的示范作用?
引言
学校BBS“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座无虚席”的
文章:一个北大女孩说,我在哈佛大学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
从项目到成果
教学改革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教务处 金祥雷
2013 . 12
本科教学需要长期的改革探索
教学改革研究的载体
——教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改革研究的升华
——教学成果的形成与凝练
引言
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在身心各方 面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素(“种子”),教育就是要使这种因 素真正得以发展。我们的教师实现这样的目标了吗?
结论: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就难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目标!也难以解决本科教学的困境!
一、本科教学需要长期的改革探索
(一)教学深层次改革任重道远
教学改革只有新的起点,而没有终点 教学改革是针对思想观念、培养目标与标准、培养 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制 度与机制等不适应性的变革
集成度和整体性,加强大学一、二年级课程的内在联系和智力刺激,使学生
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发展问题求解和综合的能力。第26任哈佛大学校长鲁 登斯坦认为,最佳教育是一种“学科交融”的本科教学,不仅应有助于我们 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理想 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心”(Problem—Centered)、“由课题来组织”(Project—Organized)
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力、灵活性和创造性,改善学生 的交流和共事能力;训练学生在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因素下全 面解决复杂问题;培训教师,使其不仅能讲课,还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本科教学需要长期的改革探索
一、本科教学需要长期的改革探索
在法国,大学“尽可能地将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从事多种 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这种“多科性”(Pluridis ciplinarite)是指每所学校在 继续保持自己专门特长的同时,努力打破以往学科的阻隔和互不联系的传统, 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重新组合各种相邻的学科,创立新型课程,向着多 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怎样实现学科的融合?丹麦奥尔堡大学采取了“以问题为中
一、本科教学需要长期的改革探索
2. 培养模式改革:学科型、应用型,还是复合型?
五种类型创新人才
学术型创新人才 卓越应用型创新人才 社会管理型创新人才 国际型创新人才 创业型创新人才
一、本科教学需要长期的改革探索
3. 课程体系改革:实行学科整合,课程内容综合化
从高校学科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主要关注人本身, 以文学、医学、神学为主要学科;二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理学、工学、 农学为主要学科;第三个阶段:高校学科要反映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学科发展出现了现代社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术系统形成 并相互渗透的局面和学科大融合的趋势 美国高校普遍实行文理学科的融合和创新,在课程结构上,提高课程的
4. 教学与学习方法方面:建立探究式学习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探究式学习成为国外一些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博伊本科教育 委员会提出,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确
定一种新的学习观——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对于本科生而言,学习
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而非信息的传递,……要把视学生为知识接 受者的教育文化转变为视学生为知识探究者的学习文化。这种学习从 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让学生有一种令人振奋的学习体验。为此,博伊 报告建议:一年级学生应参加为其开设的研讨班,进行大量的写作练 习,开展合作学习,新生的教学计划应该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和研 究性。至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则把研究与实习结合进来, 或参与教师项目研究
发达国家本科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一、本科教学需要长期的改革探索
1. 培养目标方面: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开展通才教育
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美国教育家)在 《高等教育通才教育思想》中提出,通才教育是指建立在拓宽基础知识前提
下的专业教育
杜克大学:本科基础教育通过知识分类要求,来指导学生选课,以达到学 校对学生通识教育的要求,即规定学生要在艺术与文学、外语、定量推理、 文明社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六个领域中选择一定的课程 耶鲁大学:大学生低年级必须修满文学与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分 析与道德观、外国文化等五大“核心课程” 名古屋大学: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的专门知识与能力、综合的判断 力、丰富的个性、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探究心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创造力,以及 身心健康的人才。”
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要求很大, 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
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
上和别人交流,贡献您的个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 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
了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