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满堂支架预压技术交底

满堂支架预压技术交底

3)、检验支架的安全性能。
2、编制依据
1)、中交第二公路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莞高速第四合同段《施工图设计》图纸。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DTG/TF50-2012》
3)、《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J01-12-2004》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常平北互通E匝道桥长299.951m,共4联13跨(单幅),具体形式为:3×25+3×25+4×20+3×22.237(孔×m),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由于属于现浇混凝土工程,需要进行搭设支撑体系以满足桥梁钢筋的绑扎和浇注混凝土施工,支架搭设高度范围为6.61m~5.31m。主梁为单箱两室等高度箱梁,梁高1.5m,路拱横坡由箱梁倾斜形成,桥面宽为10.5m。翼缘宽2000mm;翼缘板边厚150mm,翼缘根部450mm,腹板宽500~65.3mm,底板厚220mm,顶板厚250mm。箱梁砼强度等级为C50。
会签栏
参加单位(部门)
参加人员
会议签到表
记录人:
2)、满堂支架加载荷载分级
加载时按照60%、80%、100%、120%分四级加载,加载时,根据不同的位置分别使用不同数量的砂袋,用吊车分码吊至支架顶,由人工配合摆放。加载中由技术人员现场控制加载重量和加载位置,避免出现过大误差而影响观测结果。
预压荷载加载时,要遵循整体、均匀、分层进行的原则,加载顺序为先底板后翼板对称进行。加载过程当中,安排专人观察满堂支架是否局部有弯曲变形、联结脱落或松动等现象。
第四级按2982.98吨加载,荷载分布情况:翼缘板385.7t,底板2597.28t。
(2)B匝道桥第一联23.761+3*20m箱梁预压加载
第一级按864.396吨加载,荷载分布情况:翼缘板111.77t,底板752.626t。
第二级按1152.528吨加载,荷载分布情况:翼缘板149.02t,底板1003.51t。
常平北互通D匝道桥长303.24m,共3联12跨(单幅),具体形式为:4×25+4×25+4×25(孔×m),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由于属于现浇混凝土工程,需要进行搭设支撑体系以满足桥梁钢筋的绑扎和浇注混凝土施工,支架搭设高度范围为7.0m~5.2m。主梁为单箱两室等高度箱梁,梁高1.5m,路拱横坡由箱梁倾斜形成,桥面宽为10.5m。翼缘宽2000mm;翼缘板边厚150mm,翼缘根部450mm,腹板宽5.5~7.5m,底板厚220mm,顶板厚250mm。箱梁砼强度等级为C50。
①、水准仪测量
每加载完一级,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测量完毕后,记录测量数值,及时进行分析,确定满堂支架的变形量,指导下一步的加载施工。
观测同一部位采用同一基准点,由同一人读数。
加载过程中随时检查基准点是否发生沉降。
②、加载完毕测量
预压荷载加载完毕后,测量各观测点标高。每天定时观测两次,确定满堂支架变形稳定后方可卸除荷载,卸除荷载前测量各点标高。卸除顺序为先翼板后底板,也要对称进行。预压荷载卸除完毕后,测量各点标高。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原地面顶层为粉质粘土,以下为全风化混合花岗岩,桥下支求
在完成支架搭设和模板安装后,在满堂支架底模、腹板和翼缘板上利用砂袋进行预压,预压砂袋统一成1070kg/袋,荷载根据箱梁重量的分布情况分层、分阶段、分块进行预压,预压完毕后,根据测量分析出的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调整模板的预拱度,保证箱梁的线型。
5)、《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6)、《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33-91;
7)、《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
8)、《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
9)、《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74-2003。
10)、《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
(6)当由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7)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规定进行。安全网应按有关规定搭设和拆除。
(8)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9)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第三级按1440.66吨加载,荷载分布情况:翼缘板187.29t,底板1253.37t。
第四级按1584.726吨加载,荷载分布情况:翼缘板206.01t,底板1378.72t。
③、每级荷载加载完毕后测量各测点的标高值,测量频率为每天4次,上午两次,下午两次,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4小时。
④、当本次加载结束,沉降变形量不变时,开始下一级加载。
(10)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1)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2)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13)支架拼装完成后,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的检查并签证,上下通道设置栏杆并挂设安全网。
①、测量各测点的原始标高;
②、预压加载:
(1)常平互通高架桥左幅第十联4*25m箱梁预压加载
第一级按1627.08吨加载,荷载分布情况:翼缘板210.38t,底板1416.7t。
第二级按2169.44吨加载,荷载分布情况:翼缘板280.5t,底板1888.94t。
第三级按2711.8吨加载,荷载分布情况:翼缘板350.63t,底板2361.17t。
11)、《桥梁施工常用数据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版
12)、《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1995);
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机械装备实力、技术力量和多年参加各级公路建设及桥梁工程的施工经验;
3、适用范围
常平北互通主线桥长1296.3m,桥梁起终点桩号为K10+988~K12+284.3,共15联54跨(单幅),具体形式为:结构形式为18*25+3*20+(20+35+20)+4*21.5+(20+35+20)+4*25(单幅),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由于属于现浇混凝土工程,需要进行搭设支撑体系以满足桥梁钢筋的绑扎和浇注混凝土施工,支架搭设高度范围为11.38m~6.6m。主梁为单箱三室等高度箱梁,梁高1.5m和2.0m两种,路拱横坡由箱梁倾斜形成,桥面宽由19.44渐变至16.52m。翼缘宽2500mm;翼缘板边厚150mm,翼缘根部450mm,腹板宽500~700mm,底板厚220mm,顶板厚250mm。箱梁砼强度等级为C50。
预压前,调整好模板,测出所有观测点高程后进行加载,加载顺序同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先是各跨跨中部分(L/4~L/8),后进行支点部分预压。共分4级加载,第一级为60%荷载;第二级为80%荷载;第三级为100%;第四级为120%荷载。每级加载均进行测量,直到支撑不再变形,再进行下一级加载。
1)、布置测点
预压加载前,先在满堂支架顶设置水平观测点,观测点横向分别布置在箱梁两侧翼板边缘、腹板及底板中央各设置一个,纵向布置自跨中向两边按5米间隔设置。观测点设置完成后对各点的高程进行全面测量记录。
⑤、待预压加载全部完成,静置24小时后,再次测量各测点的标高值.
⑥、卸载后再次测量各测点的标高值。
⑦、每次观测都要对测点的高程进行测量纪录,保存好原始数据,以备复核。
3)、高程测量
测量采用水准仪,测量人员用专用表格对每次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载,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计算、分析、处理、修正,得出系统变形值。按预压所得的系统弹性变形值进行支架标高调整。
常平北互通C匝道桥长345m,共4联16跨(单幅),具体形式为:(5×19+5×19)+(25+30+25)+3×25(孔×m),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由于属于现浇混凝土工程,需要进行搭设支撑体系以满足桥梁钢筋的绑扎和浇注混凝土施工,支架搭设高度范围为6.61m~5.31m。主梁为单箱两室等高度箱梁,梁高1.5m,路拱横坡由箱梁倾斜形成,桥面宽为10.5m。翼缘宽2000mm;翼缘板边厚150mm,翼缘根部450mm,腹板宽5.5~7.5m,底板厚220mm,顶板厚250mm。箱梁砼强度等级为C50和C40。
(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由技术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5)钢筋在吊装过程中,必须由专人指挥。起吊和放下应缓慢进行,避免快起快落,对支架造成冲击。在支架上方吊运钢筋时,应及时将底模清理干净,防止有障碍物导致吊的过高。
(7)支架周围、上下通道及支架顶照明设备是否齐全、完善、规范,要确保夜间施工安全;
(8)钢筋吊装前,应对整捆钢筋进行试吊,如发现钢筋捆扎不牢固,吊环断裂等情况,严禁起吊。
6、满堂支架预压注意事项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支架基础是否坚实、平稳、牢固,支架底座是否与基础联接密贴,保证支架及各杆件受力的整体均匀性;
(3)支架各杆件是否联接牢固,斜杆、剪刀撑是否按要求进行设置并连接锁定;
(4)支架顶纵、横梁及模板之间是否密贴并连接为整体;
(5)纵、横梁是否已用铁丝连接紧密,位置是否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