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出现了智慧医疗的新型医疗服务方式,本文分析智慧医疗的产生、内涵、功能与作用,探究智慧医疗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推动智慧医疗在我国的应用。
〔关键词〕智慧医疗; 现状; 发展趋势目录1.智慧医疗概述 (3)1.1. 智慧医疗的产生 (3)1.2. 智慧医疗的内涵 (3)2.我国智慧医疗的发展现状 (4)2.1. 智慧医疗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4)2.2. 智慧医疗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3.智慧医疗的发展趋势 (7)3.1. 政府参与加强化 (7)3.2. 应用范围扩大化。
(7)3.3. 信息共享普遍化 (8)4.总结 (9)1.智慧医疗概述1.1.智慧医疗的产生“智慧医疗” 这一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智慧地球” 的提出而出现的。
2009 年,IBM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 这一理念,即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相关物体之间的特殊联系,利用计算机将其信息予以整合以实现现实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
IBM 还针对智慧地球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包括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和智慧银行在内的六大推广领域。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智慧医疗” 脱胎于“智慧地球”。
1.2.智慧医疗的内涵根据 IBM 公司的相关概念、学术界的观念和我国的具体情形,智慧医疗是指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并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将与医疗卫生服务相关的人员、信息、设备、资源连接起来并实现良性互动,以保证人们及时获得预防性和治疗性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是现代医学和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智慧医院服务、区域医疗交互服务和家庭健康服务等基本内容。
智慧医疗与数字医疗和移动医疗等概念存在相似性,但是智慧医疗在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智能处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是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具体应用的更高阶段。
2.我国智慧医疗的发展现状2.1.智慧医疗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自智慧地球理念和智慧医疗概念产生以来,IBM 中国地区政府与公众事业四部经理刘洪在2009 年的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 ( HIMSS)大会上,将智慧医疗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两部分。
我国中央和部分地方政府也相继提出了关于智慧医疗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规划。
国家出台了关于智慧地球实行的相关文件,为智慧医疗的实施提供了宏观指导。
2012 年12月初,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以下简称住建部) 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 (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两个文件。
2013 年 1 月 29 日,国家住建部公布了中国首批 90 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同时,部分城市提出了关于智慧医疗的建设理念和实施方案,为智慧医疗这一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实践的机会,积累实施的经验,推动了智慧医疗这一信息体系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各城市智慧医疗的推进和实施及快速发展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包括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提高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在内的智慧医疗建设目标和规划蓝图;( 2) 为提高医院运作效率和医疗服务的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的医疗服务信息平台;( 3) 为缓解看病挂号难问题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的普遍推广使用;( 4) 利用先进的智能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和质量的智慧诊疗的推行;( 5) 关注弱势群体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的开展;( 6) 方便结算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医疗卡结算方式的推广应用。
如,浙江省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实施了网上预约挂号服务,不仅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预约门诊的通道,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0 台医疗服务自助机陆续启用。
这种多功能“通柜机” 可实现了自助挂号、预约取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自助打印等强大的功能,患者在机器上不仅可以查询门诊就诊流程、医师出诊信息、专家介绍、物价信息、检验结果等,还可以自助打印化验单、取药单等,像在银行 ATM 机上操作一样便捷。
机器上也可以直接进行银行转账服务 ( 除信用卡以外的所有银联卡) ,缴费时再也不用揣着一叠钱在窗口苦苦排队了,而且每个操作环节均只需花几十秒,大大缩短了排队时间。
自助机的启用,不仅提高了就诊效率,解决了排队难挂号难的问题,方便了患者,也减轻了医院的负担,体现了瑞安市妇幼保健院的在实现智慧医疗的过程中的人性化与严谨性兼具的特质。
2014 年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手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智慧医疗” 手机门诊系统,开启了复诊病人“足不出户、在家看病” 的就医新模式,切实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医疗服务。
2.2.智慧医疗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 2. 1 智慧医疗的推行实施缺乏专门的宏观指导性文件。
智慧医疗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中等方面都没有现成的可供借鉴和学习的经验,而目前,我国一般只有城市制定的智慧医疗建设的规划目标和实施意见,没有专门针对智慧医疗建设的宏观指导性文件,智慧医疗的实施出现了宏观指导缺位的问题。
浙江瑞安市妇幼保健院的智慧医疗的实施也是在浙江省和温州市有关政府部门的关于智慧医疗的专门文件的指导下进行的。
我国的智慧医疗的实施只有国家关于智慧地球的宏观指导意见,不能为智慧医疗具体推进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供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地区和单位参与建设智慧医疗的积极性不高,推进智慧医疗的步伐不一致,不利于智慧医疗的进一步推进和建设,也不利于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 2. 2 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信息资源共享未充分实现的问题。
智慧医疗实施中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打造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服务信息服务平台,就是通过对患者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医院的运作效率和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而目前在我国与医疗服务有关的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包括居民健康信息和临床医疗信息在内的公共卫生信息未实现充分共享。
如市级医疗机构与省级大医院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某一医院做的相关检查在另一医疗机构不能获得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群众就医带来不便,不利于患者享受及时高效统一的诊疗服务。
例如,温州市正在开发的以实现诊疗、检验结果互通为目的包括患者的门诊主诊断、检验结果、出院诊断、出院小结等内容的诊疗资源共享平台,有利于医生及时调阅患者的医疗信息,便于后续的临床诊断,同时也提高诊疗效率。
但这只是在2013 年 12 月暂定在市区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和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用,而且该平台正处于软件开发阶段,技术相对不成熟,适用范围过于狭窄,无法实现医疗信息的充分的共享。
2. 2. 3 智慧医疗服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安全对于维护个人的隐私权和公共安全及公共秩序的维护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智慧医疗的运用在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的同时,也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
因此,各医疗机构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智慧医疗实施时,也要提高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加强网络建设,加强信息数据的保护,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以避免信息数据泄露。
2.2.4 在智慧医疗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欠缺的问题。
目前,在智慧医疗的推进和实施中,关于如何保护公民个人电子档案信息和患者的隐私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法律空白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
因此,在智慧医疗的建设实践中,需要加强相关法制建设,以法律的强制性保证智慧医疗相关规定和措施的落实,指导智慧医疗的推进和落实,使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和管理行为有法可依。
3.智慧医疗的发展趋势3.1.政府参与加强化虽然智慧医疗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宏观指导性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欠缺的问题,但是,从政府对智慧医疗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中,可以看出在智慧医疗的发展过程中,呈现政府参与加强化的趋势。
一方面,由于智慧医疗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方式,没有相对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为避免在智慧医疗的实践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问题,所以国家有必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和法律法规,对智慧医疗的具体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引领。
另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参与度的加强不仅可以给智慧医疗的实施提供宏观性指导,规范智慧医疗的实施行为,而且有利于维护公众的信息安全、合法权益,实现智慧医疗的规范化和进一步推动医疗体制的改革。
例如,浙江省卫生厅和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联合开发建设一个统一公共预约服务平台,实现医院门诊实名制预约挂号,方便群众就医,并于 2010 年9 月,正式启动全国首家“12580 医院预约诊疗平台”,面向在浙就医人员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预约挂号服务。
2013 年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参与了在滨江区举行的“智慧医疗” 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启动仪式。
充分说明在智慧医疗的推进中,政府的参与度逐渐加强。
因此,在智慧医疗的未来发展过程中,政府将制定更多的配套制度措施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实现医疗体制改革和健全医疗体系的智慧医疗的推进中呈现政府参与度加强化的趋势。
3.2.应用范围扩大化。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系统的成熟完善,智慧医疗在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质量的作用越来越大,智慧医疗的功能和作用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其应用范围也将逐渐扩大。
智慧医疗将贯穿公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并覆盖儿童、老人、孕妇和特殊疾病患者等多种多类人群,适用范围将逐步扩大智慧医疗将慧及更多公众,将在更多医疗机构适用。
例如,浙江省的“12580 医院预约诊疗平台” 历时三年多,已在浙江全省 169 家医院使用,三甲以上医院覆盖率接近 100% ,已累计提供了近千万人次的预约服务。
在政府的不断支持和扶持下,智慧医疗的作用和功能将得到很大宣传,其适用范围甚至可能覆盖卫生部提出的包括药物管理、新农合监管、城镇医疗保障、药品器械信息化监管、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
3.3.信息共享普遍化针对智慧医疗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共享未完全实现的问题,在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及制度的支持下和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的环境中,智慧医疗呈现了信息共享普遍化的发展趋势。
2013 年,浙江移动通过 4G 网络为医院搭建了远程医疗系统,缩短了医疗信息的空间距离,实现了医生的远程会诊和诊疗信息的共享。
此外,他们还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搭建了 120 院前急救信息化平台,缩短医疗信息的时间距离了,极大地提高了急救效率,充分实现了诊疗信息的及时高效的传递和共享。
这充分说明国家和政府在智慧医疗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医疗信息的共享,并一直在采取措施推动医疗信息共享的普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