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岩心录井草图》绘制规范为规范《1:200岩心录井草图》的绘制,统一格式,便于资料的保存、使用,并能简明、有效的反应地层、油气显示等情况,特制定此规范。
一、图头名称:××井岩心录井草图字体:2×3cm扁隶书实心字,距顶部5cm。
“××井”和“岩心录井草图”分行居中,上下间隔1cm。
二、比例尺距图头字1cm居中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字规格1×1cm,前后数字间隔2cm,中间为比例尺符号。
三、绘图单位、绘图人及时间绘图单位:××录井公司××队绘图人:×××时间:开始绘图时年、月、日。
规格:字体大小:0.5×0.5cm,字体工整,用正楷或仿宋体书写,与上部间隔1cm,绘图单位和时间分两边,与下部图头表对齐,绘图人居中。
四、图头表(见下表)图头表位置距上部内容0.5cm,高度4cm,宽度24cm,内容按要求距离划分,其中的文字用正楷或仿宋体书写,在要求空间内合理摆放,要求字迹工整,禁止涂改,干净大方,单位、比例尺标注准确、合理。
五、内容说明1、层位:填写该段地层所属的组的名称。
2、钻时曲线:按每米一点的钻时绘制曲线,标注比例尺,当钻时出现大幅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比例尺,重新标注。
起下钻或接单根时标注起下钻或接单根符号,在相应井深标在钻时曲线右侧,距边线1cm。
3、井深:每10米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一个深度,完钻井深应标明。
4、取心井段:在取心井段的上部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取心回次,在中部以分数形式标注心长/进尺,单位:米,下部标注取心收获率,保留两位小数。
5、破碎带位置:破碎岩心处标注破碎带符号。
“△”表示轻度破碎,“△△”表示中度破碎,“△△△”表示高度破碎。
6、岩心位置:取心井段标注岩心位置线,单筒(奇数)次用单线段表示,双筒(偶数)次用间距1mm双直线段图实心表示,收获率为零的下筒岩心位置线,用间距1mm的双直线段(空心)表示,岩心位置线靠右侧标注。
7、样品位置:在对应岩心位置左侧,用垂直于岩心位置线的直线段表示归位后的样品位置,逢五逢十用5mm长线段表示,其余均用3mm线段表示。
8、磨光面位置:用“~”表示岩心磨光面。
9、颜色:填写颜色符号,小于1米地层的可不填写,但特殊岩性必须填写。
10、岩性剖面:按粒度剖面绘制岩性柱子,岩性剖面中要解释含油气产状,小于10米的地层,每层画一个符号,大于10米的地层可适当加密。
11、层理、构造及含有物:将岩石中含有的层理、构造及含有物用符号标注在相应位置。
12、气测曲线:按每米一点的气测百分含量绘制全烃和C1曲线,全烃曲线用实线绘制,C1曲线用虚线绘制,标注比例尺,当气测值出现大幅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比例尺,重新标注。
在显示段峰值处,标出全烃峰值数据。
13、备注:如有地层需要特殊说明的在相应位置填写,书写时以不影响整体剖面的美观大方为宜。
六、图尾在剖面绘制完成后,绘制图尾表,要求同图头表。
按同样间距、字体要求写明绘图单位、绘图人、绘图完成时间。
先写比例尺,再写图名,间距、字体要求同图头七、图例图上所涉及到的图例都要绘制在图的最下方。
图例两字用扁隶书实心2×2.5cm的字体书写,位置居中,上下间距各2.5cm。
1、岩石符号按粒度柱状绘在左侧,名称在右侧,每格高度1cm。
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中粗砂岩砂砾岩、砾岩其它2、其它符号外框大小长2.5cm、宽1cm,排列要求,列距2.5cm、行距2cm,符号名称在符号框下用正楷或仿宋字横写。
3、颜色代码:用连续的1×1cm框,上部写颜色,下部写代码,要有深浅符号,居中。
七、其它1、岩心草图的绘制从刘家沟底50米开始,连续绘图至完钻,中间不允许间断,试采井岩心草图从刘家沟组底部开始绘制。
2、取心段收获率不足的,岩心要归位描述,其余段用岩屑描述补充。
3、整个草图的绘制要保持整洁,明了,不允许有涂改。
4、草图编绘时要保持前后一致,字体、大小均要一致。
5、草图的绘制要跟上钻头。
6、1:200草图透明和不透明各一份,在完钻电测前上交。
7、常用图例标准(见附表)。
8、此规范由天然气勘探开发部录井队负责解释。
附表:常用图例标准1松散堆积物序号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 1.19 粘土1.1 表土和积土层 1.20 植物堆积层1.2 红土 1.21 腐殖土层1.3 漂砾 1.22 化学沉积1.4 卵石 1.23 填筑土1.5 砾石 1.24 泥炭土1.6 角砾石 1.25 贝壳层1.7 砂砾石 2 砾岩1.8 泥砾石2.1 巨砾岩1.9 粉砂砾石2.2 粗砾岩1.10 粘土质砾石2.3 中砾岩1.11 砂姜2.4 细砾岩1.12 粗砂2.5 小砾岩1.13 中砂2.6 泥砾岩1.14 细砂2.7 角砾岩1.15 粉砂2.8 灰质砾岩1.16 泥质粉砂2.9 灰质角砾岩1.17 砂质粘土2.10 铁质砾岩1.18 粉砂质粘土2.11 硅质砾岩号名称符号号名称符号2.12 凝灰质砾岩3.14 含砾粉砂岩2.13 凝灰质角砾岩 3.15 含砾泥质粗砂岩2.14 凝灰质砂砾岩 3.16 含砾泥质中砂岩2.15 砂砾岩 3.17 含砾泥质细砂岩2.16 泥质小砾岩3.18 含砾泥质粉砂岩3 砂岩、粉砂岩 3.19 海绿石粗砂岩3.1 砾状砂岩 3.20 海绿石中砂岩3.2 鲕状砂岩 3.21 海绿石细砂岩3.3 粗砂岩 3.22 海绿石粉砂岩3.4 中砂岩 3.23 石英砂岩3.5 细砂岩 3.24 长石砂岩3.6 粉砂岩 3.25 长石石英砂岩3.7 中-细砂岩 3.26 玄武质粗砂岩3.8 粉-细砂岩 3.27 玄武质中砂岩3.9 含砾粉-细砂岩 3.28 玄武质细砂岩3.10 含砾中-细砂岩 3.29 玄武质粉砂岩3.11 含砾粗砂岩 3.30 高岭土质粗砂岩3.12 含砾中砂岩 3.31 高岭土质中砂岩3.13 含砾细砂岩 3.32 高岭土质细砂岩号名称符号号名称符号33高岭土质粉砂岩52 沥青质中砂岩34 石膏质粗砂岩53 沥青质细砂岩35 石膏质中砂岩54 沥青质粉砂岩36 石膏质细砂岩55 凝灰质粗砂岩37 石膏质粉砂岩56 凝灰质中砂岩38 硅质粗砂岩57 凝灰质细砂岩39 硅质中砂岩58 凝灰质粉砂岩40 硅质细砂岩59 铁质粗灰岩41 硅质粉砂岩60 铁质中砂岩42 硅质石英砂岩61 铁质细砂岩43 白云质粗砂岩62 铁质粉砂岩44 白云质中砂岩63 泥质粗砂岩45 白云质细砂岩64 泥质中砂岩46 白云质粉砂岩65 泥质细砂岩47 灰质粗砂岩66 泥质粉砂岩48 灰质中砂岩67 含磷粗砂岩49 灰质细砂岩68 含磷中砂岩50 灰质粉砂岩69 含磷细砂岩51 沥青质粗砂岩70 含磷粉砂岩号名称符号号名称符号71 含角砾粗砂岩11 碳质页岩72 含角砾中砂岩12 白云质泥岩73 含角砾细砂岩13 石膏质泥岩74 含角砾粉砂岩14 含膏泥岩75 碳质粗砂岩15 含膏、含盐泥岩76 碳质中砂岩16 盐质泥岩77 碳质细砂岩17 芒硝泥岩78 碳质粉砂岩18 沥青质泥岩4 页岩、泥岩19 沥青质页岩1 页岩20 硅质泥岩2 油页岩21 硅质页岩3 泥岩22 灰质页岩4 砂质页岩23 泥膏岩5 粉砂质泥岩24 凝灰质泥岩6 砂质泥岩25 铝土质泥岩7 含砂泥岩26 铝土质页岩8 含砂砾岩27 玄武质泥岩9 灰质泥岩28 沉凝灰岩10 碳质泥岩29白云岩化沉凝灰岩号名称符号号名称符号5 白云岩、石灰岩19 角砾状灰岩1 石灰岩20 竹叶状灰岩2 含白云灰岩21 团块状灰岩3 含泥灰岩22 针孔状灰岩4 含白垩灰岩23 豹皮灰岩5 白云质灰岩24 鲕状灰岩6 沥青质灰岩25 假鲕状灰岩7 硅质灰岩26 葡萄状灰岩8 石膏质灰岩27 瘤状灰岩9 泥灰岩28 结晶灰岩10 泥质灰岩29 碎屑灰岩11 泥质条带灰岩30 生物灰岩12 碳质灰岩31 介壳灰岩13 砂质灰岩32 介形虫灰岩14 页状灰岩33 含螺灰岩15 薄层状灰岩34 藻灰岩16 燧石条带灰岩35 白云岩17 燧石结核灰岩36 含灰白云岩18 溶洞灰岩37 含泥白云岩号名称符号号名称符号38 灰质白云岩 2 磷块岩39 硅质白云岩 3 铝土岩40 石膏质白云岩 4 锰矿层41 凝灰质白云岩 5 黄铁矿层42 泥质白云岩 6 铁矿层43 泥质条带白云岩7 菱铁矿层44 砂质白云岩8 赤铁矿层45 竹叶状白云岩9 煤层46 角砾状白云岩10 硼砂47 针孔状白云岩11 重晶石48 鲕状白云岩12 石膏层49 假鲕状白云岩13 盐岩50 葡萄状白云岩14 钾盐51 燧石条带白云岩15 含镁盐岩52 燧石结核白云岩16 含膏盐岩53 藻云岩17 膏盐层54硅、钙、硼石(绿豆石)18 钙芒硝岩6 其它岩石19 杂卤石1 硅质岩20 燧石层号名称符号号名称符号21 白垩土7 石英脉22 膨润土、坩子土8 石膏脉23 断层泥9 白云岩脉24 断层角砾岩10 沥青脉25 介形虫层11 沥青包裹体26 砂质介形虫层12 磷灰石27 泥质介形虫层13 石膏28 含灰14 菱铁矿29 含灰砾15 盐30 含泥砾8 化石31 含介形虫 1 放射虫32 含铁 2 有孔虫7 矿物 3 蜓1 黄铁矿 4 海绵骨针2 方解石 5 海棉3 白云石 6 古杯动物4 铁锰结核7 层孔虫5 自生石英8 单体四射珊瑚6 方解石脉9 复体四射珊瑚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号10 横板珊瑚29 海星11 苔藓动物30 笔石12 腕足动物31 鱼类化石13 腹足类32 脊椎动物14 掘足类33 藻类15 双壳类(瓣鳃类)34 蓝藻直壳鹦鹉螺35 绿藻16(角石)类17 菊石类36 红藻18 竹节虫37 硅藻19 软舌螺38 轮藻20 三叶虫39 柱状叠层石21 叶肢介40 锥状叠层石22 介形类41 层状叠层石23 昆虫42 古植物化石24 海林檎43 植物枝干化石25 海蕾44 植物碎片26 海百合45 碳屑27 海百合茎46 孢子花粉28 海胆47 牙形(刺)石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号48 遗迹化石10 冲刷面49 化石碎片11 干裂50 完好生物化石12 角砾状构造51 生物碎屑13 气孔状构造52 生长生态14 均匀状构造53 自由生长生态15 虫孔构造54 原地堆积生态16 虫迹55 浮游沉降生态17 透镜体56 搬运生态18 鸟眼构造9 层理、构造19 波痕1 水平层理20 泥质团块2 波状层理21 灰质团块3 斜层理22 硅质结核4 交错层理23 泥质条带5 季节性层理24 砂质条带6 叠层石25 介形虫条带7 搅混构造26 灰质条带8 柔皱构造27 裂缝9 缝合线岩浆岩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号1侵入岩 2 喷发岩1 基性喷发岩 1 基性喷发岩2 基性侵入岩 2 中性喷发岩3 中性侵入岩 3 酸性喷发岩4 酸性侵入岩 4 玄武岩5 橄榄岩 5 安山玄武岩6 辉石岩 6 安山岩7 辉长岩7 安山玢岩8 苏长岩8 粗面岩9 斜长岩9 流纹岩10 辉绿岩10 流纹斑岩11 闪长岩11 英安岩12 正长岩12 英安斑岩13 闪长玢岩13 凝灰岩14 角闪岩14 集块岩15 花岗岩15 火山角砾岩16 煌斑岩变质岩17 云煌岩 1 变质岩18 伟晶岩 2 变质砂岩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号3 变质砾岩22 石英岩4 碎裂岩录井含油气产状5 构造角砾岩 1 饱含油6 糜棱岩 2 含油7 板岩 3 油浸8 硅质板岩 4 油斑9 绿泥石板岩 5 油迹10 碳质板岩 6 荧光11 蛇纹岩电测解释与中途测试结果12 大理岩 1 油层13 千枚岩 2 差油层14 绢云千枚岩 3 含水油层15 绿泥千枚岩 4 油水同层16 片岩 5 含油水层17 石英片岩 6 可能油气层18 黑云片岩7 油气同层19 绿泥片岩8 气层20 片麻岩9 气水同层21 花岗片麻岩10 含气水层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号11 水层10 井涌水12 致密层11 喷气13 干层12 喷油14 产层段13 喷水15 低水油层14 喷油气16 中水油层15 喷气水17 高水油层16 喷油水18 水淹层17 喷油气水19 气侵层18 井漏钻井及其它油气显示19 放空1 槽面油花20 起下钻2 槽面气泡21 换钻头3 泥浆气侵22 蹩钻4 泥浆水侵23 跳钻5 二氧化碳气侵24 沥青6 硫化氢气侵25 井壁取心7 泥浆带出油流26 钻井取心8 井涌气27 未见顶9 井涌油28 未见底名称符号号颜色1 白色2 红色3 紫色4 褐色5 黄色6 绿色7 蓝色8 灰色9 黑色10 棕色11 杂色说明:两种颜色的以中圆点相连,如灰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