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专题地图编制
(二) 表示方法配合运用的原则和可能性
1、应采用恰当的表示方法和整饰方法,明显突出地反映 地图主题内容。
2、表示方法的选择应与地图内容相适应。
3、应充分利用点状、面状和线状表示方法相配合。一般 说,在一幅地图上不宜多于3—4种表示方法。
4. 当两种近似的表示方法配合时(如质底法和范围法), 应注意突出主要者。如质底法用底色,范围法用区域符号 或晕线。
05 04 03 0 20 10
2.三角形图表法地图的设计过程
为便于读者理解这种方法的内容实质,这里以的 “居民职业构成图”为例子。在三角形图表中的I—— 代表第一产业;II——代表第二产业;III——代表第 三产业。各行政单元三类产业就业人数总和为100%。
设计的过程是:
第一步:各行政单元按其统计的三项不同指标值, 用点表示于图表内。
第四节 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实习
资料的收集、分析评价和加工处理 地图内容、表示方法的选择、和图例设计 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
关键问题: 1、表示方法的选择 2、图例设计
符号设计 色彩设计
3、专题符号绘制 4、图面配置的总体效果
一、表示方法的选择
表示方法
现象的空 间 分布
点状分布 线状分布 定 点 符 号 法 √ √ 线 范 质 等 定 点 运 分 分 值 位 动 级 区 状 符 围 底 线 图 数 线 统 统 法 表 法 计 计 号 法 法 法 法 法
√ √ √ √ √ √
面状分布
呈间断分布 布满全制图区域
√ √ √ √
√ √ √ √ √ √
分散分布
√ √ √ √
(一)表示方法的选取
• 按对现象的时间变化进行选取:
某一特定时刻——除运动线法外都可使用; 现象的移动 周期变化 ——运动线法及其与定点符号法、线 状符号法等的配合; ——定位图表法;
全能指标的为主的——运动线法、定点符号法、
分区统计图表法。
(一)表示方法的选取
按对现象显示的精确程度进行选取:
精确的——定点符号法、精确线状符号法、精确质底 法、等值线法、精确范围法、定位布点法(点数法)、 精确运动线法、定位图表法(典型定位点); 概略的——概略线状符号法、概略质底法和网格法、 概略范围法、定位图表法(均匀定位点)、均匀布点 法(点数法)、分区统计图表法、 分级统计图法、 概略运动线法
二、表示方法的选取和配合使用
(一)表示方法的选取
根据对现象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选取:
表示方法
现象的空 间 分布
点状分布 线状分布 定 点 符 号 法 √ √ 线 范 质 等 定 点 运 分 分 值 位 动 级 区 状 符 围 底 线 图 数 线 统 统 法 表 法 计 计 号 法 法 法 法 法
√
1、三角形图表的结构原理 在任一正三角形中,若有已知点 A 和 B ,即可求得 A 、 B 点到各边的三条垂线长。反之,如果知道了某点到各边 的三条垂线长,即可在正三角形中求得点的位置。不管哪 一点,它的三条垂线长之和总等于正三角形的高,这是个 定值。
A B
100
% 90
80
70 6
A
0 1 02 03 04 0
5-52之间
专题地图符号设计练习
为反映某省的农业经济效益状况,要 求分县(市)反映下列指标: 耕地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 每百元产值的物质费用; 每百元投资创造的产值; 农业总产值;
试问可用几幅图表示,内容如何组合,各用什么 表示方法。
某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 的组合、等值线法、点数法、范围法的组合、分区 统计图表法、分级统计图法。
(一)表示方法的选取
根据制图现象数量和质量指标进行选取:
以质量指标为主的——质底法、范围法、线状
符号法;
以数量指标为主的——等值线法、点数法、分级
统计图法、定位图表法;
符号或图表设色(小面积)可浓、艳,可采用强对比色。
6
7
图内用色要和图例中严格一致。
注意整幅图的色彩的搭配。
三、专题符号绘制
根据图例中符号表 达,绘制每一个专题符号, 并配置于图形中相应的区 域中。
四、图面配置的 总体效果
查看图形的整体效果, 颜色是否搭配合适? 图形是否有压盖等等? 进行调整处理。
第五章 专题地图
Thematic Map
专题地图 Thematic Map
第一节 专题地图概述
第二节 专题地图的表示
第三节 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选取与比较
第四节 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实习
定点符号法
线状符号法
范围法
质地法
等值线法
定位图表法
点数法
运动线法
分级统计图表法
分区统计图表法
第二节 专题地图的表示
(6)分区统计图表法与分级统计图法
联系:两者均是以统计资料为基础的表示方法,能反 映各区划单元之间的数量差别 区别:(1)分区统计图表法的分区比较固定,如以某 一级行政区域为划分依据,分级统计图法则不然,它是以 相对数量指标的分级为划分依据的。 (2)分区统计图表中可明显地反映出现象的几种指标的 结构,分级统计图上则很困难。 (3)分级统计图法可以与其他精确制图方法配合使用, 但分区统计图表法较难配合,特别与符号法不宜一起出现。
(5)点数法与分级统计图法
联系: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表示分散分布的现象的集 中程度和发展水平 。 区别: (1)分级统计图法能简单而鲜明地反映地区间的差别,能 得到各地区简单的相对数量指标的概念。但点数法能较好 地反映现象分布的地理特征,它能反映现象的绝对指标。 (2)点数法比分级统计图法统计得详细,但分级统计图法 更实用,易于设计与制作。
10 0%
d 黄 Ⅲ
0
50
h i
50
c 橙 b e 浅 紫 f 紫 50 Ⅰ g 绿 浅 红 蓝 蓝
Ⅱ
a 红
浅 中
j
0
100%
0
蓝
10 0 %
第三步,按各点在图表中的位置,以其所在分区的 颜色(即第二步中设计的图例的颜色)填绘于该点 所代表的行政区划范围中去.
10 0%
d 黄 Ⅲ
0
50
h i
50
c 橙 b e 浅 紫 f 紫 50 Ⅰ g 绿 浅 红 蓝 蓝
(3)线状符号法与运动线法
联系:均可用线状的符号表示定位于线(或两点间)的专 题现象,有些图上两种方法形式上也颇相似 。
区别:(1)线状符号法是表示实地呈线状分布现象的分布, 是反映静态的现象;运动线法则反映各种分布特征现象的运动 状况,是反映动态的现象。 ( 2 )线状符号法一般是反映现象的质量特征,运动线法则 常用复杂的“带”表示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 3 )线状符号一般结构简单,定位比较精确;运动线法的 结构有时很复杂,定位亦不够精确,有时仅表示两点间的联系 或概略的移动路线。
一、表示方法的相互比较
( 1 )定点符号法 与定位图表法 这两种方 法均表示定位于 点上的现象的指 标,符号或图表 均固定于某一点。 定位图表法
联系:表示手段相近,都是用有定位意义的 符号或图表表 达现象的特征。 区别: (1)定点符号法反映呈点状分布的现象。尽可能反映全部点 的分布状况;定位图表法利用典型点上的现象来说明整个面上 或线上现象的特征。 (2)定点符号法说明特定时刻的或某一段时期内的现象; 定位图表法主要用于说明周期性发生的现象 。
(4) 范围法与质底法
联系:都是反映面状分布现象的方法,并且都是以底
色、晕线或花纹等形式反映质量特征为主的 区别: (1)范围法表示的是某一种或几种专题现象分布的具体 范围,分布范围可能会重叠,也可能存在空白区域。质底 法是全按现象的质量指标进行的分区,分区不可能重叠, 全区也无空白; (2)范围法中各区域范围是各自独立、互不依存的。质 底法中的分区单位间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彼此毗连,有 着同等的概括程度。
符号形式可用结构圆、结构圆环、结构柱状等(平面或立体 的)。
4
5 6
符号的结构力求简洁、易读,可量测性强。
符号的位置尽量少压盖底图要素,尤其不要压盖注记。可配 置于所属区域相对空的位置。
图上的独立图表的尺寸可根据图面配置的需要 适当调整大小。
色彩设计要点
1 2 3 4 5 分级底色用同种色渐变,最多用两种色相过度,分级统 计图的分级最多5级。 面积色(分级底色)用色宜清淡,配色时不要加K。 分级底色设色要注意规律性。 注意分级底色 与图表设色的对比与协调。
十、分区统计图表法
分区统计图表法是一种以一定区划为单位,用
统计图表表示各区划单位内地图要素的数量及其结
构的方法。统计图表符号通常描绘在地图上各相应 的分区
三角形图表法既可以编制成一幅类似质底法的地图; 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图表,表示点上或区域总值(分区 统计图表)。三角形图表法地图编制的具体方法是:
重
点
1、三角形图表法的设计过程
2 、各种专题地图表示法有什么区别和联 系?如:定位符号法与定位图表法
专题地图符号设计练习
在一幅世界地图上,需要分五级表示出各国陆海、空三 军总人数及其构成比例。请设计出图例。 数据示例 陆 海 美国 20 10 中国 25 12 日本 8 5 其他。。。 所有数据的总人数范围在 空 10 15 5 总 (单位 万人) 40 52 18
(2)定位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
联系:两种表示方法表示的手段可以完全一样。都可以表示现 象的数、质量指标。 区别:定位符号法中的符号的位置代表具体物体的实地位置, 它的大小表示该现象在该点的数量指标,符号之间可以压盖。其 表示的是在空间呈点状分布现象的特征。 分区统计图表中的每个图形代表单位内某全部现象的总和, 它可配置在区域内的任一适当位置。通常情况下图表之间不可以 相互压盖。其表示的是在空间呈点、线、面状分布现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