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1.专题地图得概念实质,与普通地图得区别与联系。

(P10)2.专题地图得分类。

(P10)3.专题内容得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就是什么,举例说明。

(P10)4.十种表示方法得概念、特点,表示方法之间得区别与联系。

5.专题地图得符号设计要点,分点状、线状与面状论述。

6.编制专题地图得过程与步骤,计算机环境下专题地图生产得工艺流程。

7.试述普通地质图、地貌类型图在内容分级、表示方法与设色原则方面得特征及其异同点。

8.举例说明政区地图与人口地图得特点与主要内容9.专题数据分级处理得原则与方法。

(P56)10.地图综合得三个重要方面11.地图注记得原则第一章绪论一、专题地图得基本概念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两大类型。

专题地图得定义: 按照地图主题得要求,突出而完善得表示与主题相关得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得地图。

专题地图得基本特征: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得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它要素得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

专题地图上表示得内容,除了那些在地表上能见到得与能进行测量得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外,还有那些往往不能见到得或不能直接测量得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

3,不仅可以表示现象得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得动态变化与发展规律。

例如环境保护方面得地图,人口地图与经济预测图等。

二、专题地图得分类地图分类得标志很多,就专题地图而言,主要有按内容、按数据特征、按内容概括程度与按用途分类。

1、按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其内容得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自然地图、人文地图与其它专题地图。

每一类地图又可细分为若干种。

(1) 自然地图可分为: 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景观地图或生态地图)等。

(2) 人文地图可分为:政区地图以反映国与国之间得政治关系与国内行政区划及政治、行政中心为主要内容;人口地图包括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民族分布、居民得自然变动、居民迁移以及居民得其它组成等内容;经济地图包括自然资源(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林业、交通运输(铁路、公路、航运、货物运输等) 、通信联系(电信、邮政等)、商业、财政联系、综合经济等内容;文化地图以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得分布与机构设施为主要内容;历史地图表示人类社会得历史现象。

(3) 其它专题地图:指不能归属于上述内容类型得专题地图,而适用于某种特种用途得地图。

如航海图、航空图、特种军用地图、城市地图、规划设计地图等,或者就是用途广泛而内容包含自然与人文要素得综合性地图。

2、按数据特征分类尽管专题地图所能反映得内容非常广泛,但将它们表示在地图上,从其内容得数据特征而言,无非就是两种,即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含分级数据)。

3、按内容概括程度分类专题地图按其内容在地图上概括得程度与繁复程度,可分为解析型、合成型与综合型三种。

第二章专题内容得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一、专题要素得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分布特征。

1、各种现象得空间分布一般可归纳为三大类:1)实地上分布面积较小(按地图比例尺仅能定位于点)或呈点状得,如居民点、工矿企业中心;2)分布呈线状或带状得,如道路、河流、海岸等;3)呈离散得或连续得面状分布,可分为:①间断而成片分布于广大面积上得,如湖泊、沼泽、森林、某种矿藏得分布区等;②在大面积上分散分布得,如人口分布、某种农作物播种等;③连续而布满整个制图区域得,如气温、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

前两种离散分布得有一定得相对意义,如散布得集群可视分为成片分布、而在大面积上大量得成片小块可视为散列,应相应采用不同得表示方法。

2、各种现象得时间特征通常有四种情况:1)反映现象特定时刻得,如其一截止日期得行政区划状况或工业产值,可有历史、现状与未来三种状况;2)反映现象变迁过程得,如人口迁移、战线移动、货运等;3)反映某一段时间得变化情况,如两个时间得经济对比;4)反映现象周期变化得,如许多气候象,水文现象。

二、专题地图得十种表示方法得概念。

(强调表示手段、所表示现象得分布特征与指标特征)目前专题地图得表示方法,一般有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范围法、点数法、统计图法与运动线法。

表示方法得选择取决于现象与物体得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地图用途得要求(表示信息得精度及其使用得性质)。

定点符号法(以下简称符号法)就是采用不同得形状、颜色与大小得符号,表示各自独立得各个物体得数量与质量特征得方法。

符号法以符号得形状、颜色与大小反映物体得特定属性:符号得形状与颜色表示质量特征,即定性特征;符号得大小表示数量指标,即定量特征。

电子地图中利用符号得焦距、时间等变量反映现象得动态变化。

线状符号法:用线状符号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延伸分布得物体得质量特征。

线状符号在普通地图上得应用就是常见得,如用线状符号表示水系、交通网、境界等。

线状符号除了表示上述要素外,常用来表示一定范围内专题要素得主要方向,如地质构造线(图2-8)、山脉得主要走向、气象上得锋、社会经济现象间得联系等。

线状符号可以用颜色与图形(形状),表示专题要素得质量特征,如区分海岸类型,区分不同得地质构造线(图2-8),表示某河段在不同时期内河床得变迁位置。

线状符号一般不表示数量特征,符号得粗细只代表质量等级得差异,如主要与次要得区分。

质底法就是把全制图区域按照专题现象得某种指标划分区域或各种类型得分布范围,在各界线范围内涂以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乃至注以注记),以显示连续而布满全制图区域得现象得属性差别(或区域间得差别)等值线就是专题要素数值相等得连线,例如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磁偏线、等震线、等重力异常线等等。

范围法使用轮廓线、底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内间断而成片得分布范围。

点数法用一定大小得、形状相同得点子,表示分散分布现象得分布范围、数量特征与分布密度得方法。

定位图表法就是一种用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整个制图区域或线状连续分布)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于区域(或线状分布范围)内得一些相同类型得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得呈周期性变化现象得方法。

分区统计图表在制图区域各个区划单位(通常就是以行政区为区划单位)内,按其相应得统计数据,描绘不同形式得统计图表,以表示并比较各个区划单位内现象得总与构成及动态,这种方法叫分区统计图表法。

统计图表通常描绘在地图上个相应得分区内。

分级统计图法分级统计图法,就是在整个制图区域得若干个小得区划单位内(行政区划或其她区划单位),根据各分区资料得数量(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色级或不同疏密得晕线,反映各区现象得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得分布差别。

运动线法就是用运动符号(箭头)与不同宽窄得“带”,在地图上表示现象得移动方向、路线及其数量、质量特征。

三、表示方法得比较(区别与联系)与配合,当相同表示手段得两种或多种表示方法配合时,应怎样处理。

1、符号法与定位图表法联系:表示手段相近,都就是用有定位意义得符号或图表表达现象得特征。

区别:(1)符号法反映呈点状分布得现象。

尽可能反映全部点得分布状况;定位图表法利用典型点上得现象来说明整个面上或线上现象得特征。

(2)符号法说明特定时刻得或某一段时期内得现象;定位图表法主要用于说明周期性发生得现象。

(3)符号法每个点有较强得独立性,定位图表法表示一个点不能全面反映制图区域得现象。

2、符号法与分区统计图表法联系:两种表示方法表示得手段可以完全一样。

都可以表示现象得数、质量指标。

区别:符号法中得每个符号在地图上得位置代表具体物体得实地位置,它得大小表示该现象在该点得数量指标。

符号之间可以压盖。

其表示得就是在空间呈点状分布现象得特征。

分区统计图表中得每个图形并不代表某一具体物体,而就是代表某个区划单位内某全部现象得总与,它可配置在区域内得任一适当位置。

通常情况下图表之间不可以相互压盖。

其表示得就是在空间呈点、线、面状分布现象得特征。

3、线状符号法与运动线法联系:线状符号法与运动线法均可用线状得符号表示定位于线(或两点间)得专题现象,有些图上两种方法形式上也颇相似。

区别:(1)线状符号法就是表示实地呈线状分布现象得分布,就是反映静态得现象;运动线法则反映各种分布特征现象得运动(或发展)状况,就是反映动态得现象。

(2)线状符号法一般就是反映现象得质量特征,如海岸类型、道路种类等等,运动线法则常用复杂得“带”表示现象得数量与质量特征。

(3)线状符号得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定位比较精确;运动线法得结构有时很复杂,定位亦不够精确,有时仅表示两点间得联系或概略得移动路线,在表示面状现象时,符号只表示运动得趋向,并无定位意义。

4、范围法与质底法联系:范围法与质底法都就是反映面状分布现象得方法,并且都就是以底色、晕线或花纹等形式反映质量特征为主得。

区别:(1)范围法表示得就是某一种或几种专题现象分布得具体范围,几种现象得分布范围可能会重叠,在范围外无此类现象得地区成为空白。

质底法表示得就是全制图区域内按现象得质量指标进行得分区,分区不可能重叠,全区也无空白;范围法能表示现象得渐进性与渗透性,而质底法一般不能表示现象得渐进性。

(2)范围法往往就是根据各具体现象得各自分布状况描绘它们得范围轮廓,而质底法中得各区域则就是在统一得原则与要求下,经过科学得概括而划分得。

所以,范围法中各区域范围就是各自独立、互不依存得,不同现象得范围轮廓得概括程度也不一定就是同等得。

质底法中得分区单位间却有密切得联系,它们彼此毗连,有着同等得概括程度,如果这一分区范围扩大,必然就是另一区域缩小,不同得概括程度则会改变原来对分区指标得正确反映。

5、点数法与分级统计图法联系: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表示分散分布得现象得集中程度与发展水平。

区别: (1)表示得手段不同(2)分级统计图法能简单而鲜明地反映地区间得差别,尤其就是反映各区域经济现象得不同发展水平,能得到各地区简单得相对数量指标得概念。

点数法能较好地现象分布得地理特征,它能反映现象得绝对指标。

(3)点数法比分级统计图法统计得详细,但分级统计图法更实用。

易于设计与制作。

6、分区统计图表法与分级统计图表法联系:分区统计图表法与分级统计图表法均就是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得表示方法。

她们都能反映各区划单元之间得数量差别,但不能反映每个区划单元内部得具体差异。

区别:(1)分区统计图表法得分区比较固定,如以某一级行政区域为划分依据,分级统计图法则不然,它就是以相对数量指标得分级为划分依据得(各级所包括得分区得数目不一定同等且不固定)。

当分级改变后,各色级得范围也随之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