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详解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详解
•合并周围血管疾 病的病人并发症的
发生率显著增加 •女性病人 •糖尿病病人 •吸烟者
A
24
• IABP导管置入流程
A
25
物品准备
• 消毒物品:碘酒、酒精、无菌手套 • 局部麻醉物品:麻醉药 • 无菌洞巾及无菌单 • IABP导管 • 压力传导组 • 肝素生理盐水 • 输血加压袋
A
26
IABP导管
减少肺水肿
改善精神状态
减慢心率
减少乳酸酸中毒
提高脉率及脉压差
A
13
内科适应症
• 心源性休克
(SBP < 80mmHg 的 低 血 压 和 中 心 静 脉 压 > 20mmHg 或 CI < 1.8L/min/m2,或用正性肌力药 物及IABP维持上述参数。)
• 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
– 乳头肌断裂、二尖瓣关闭不全
• 溶栓和IABP后迅速转移到有PCI技术和设备的 医院进行治疗。
A
18
BARRON HV(23180例分析)
• IABP与溶栓治疗相结合应用于合并心源 性休克的AMI患者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67%-49%)。
• 由于PCI的应用,IABP的益处似不如以 上显著。
A
19
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
• 在急性乳头肌断裂、MR或室间隔穿孔的病人,反 搏导致后负荷减少能大量减少返流量和分流量, 改善前向每搏功和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和减少肺 毛细血管嵌压。
阻断主动脉截面积:
•球囊充气后的大小应 该是主动脉直径的8090%。
•如果球囊的太大,会 损伤主动脉;
•而球囊的体积太小, 反搏会无效。
A
11
临床表现
充气
放气
心肌缺血症状减少 冠脉血流增加 减少后负荷 减少心肌耗氧
A
12
临床表现
充气 增加心输出量: 0.5 – 1 L/min
放气
增加尿量
减低前负荷
1.X 线透视下定位
2.床旁估测穿刺点 至胸骨角距离
A
41
中央腔与压力导管连接
A
42
套上保护套
A
43
连接氦气管
A
44
固定导管
• 缝合固定穿刺鞘或止血鞘 • 缝合固定氦气管之Y型端
A
45
A
46
术后处理
• 观察反搏效果
– 血流动力学状况,组织灌注情况,心脏缺血有无改善
• 观察有无并发症
– 肢体缺血,出血,感染,血栓形成,动脉损伤 – 监测血常规
– 室间隔穿孔
• 血液动力学损害相关的难 治性室性心律失常
• 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 • 心梗面积有扩大危险者
• 预防性支持(高危的血 管成型术病人)
–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PTCA、支架 – 溶栓治疗
• 瓣膜狭窄者
• 室间隔缺损 • 室壁瘤 • 休克前状态 • 感染性休克 • 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措施
A
ACCESS WITH OR WITHOUT RAULERSON SYRINGE
A
32
置入导丝
A
33
导丝定位
A
34
将穿刺点处皮肤切开 2mm
THIS STEP MAY BE DONE PRIOR TO GUIDEWIRE INSERTION
A
35
用前置扩张器扩张
A
36
将鞘及后置扩张器经导丝置入
主动脉气囊反搏术 IABP
A
1
简史
• 1953年,Kantrowitz首先提出IABP基本概念 • 1968年,在心源性休克的病人中付诸实施 • 最初,IABP要求外科手术经股动脉直接切开插入,
1980年经皮插入使这一技术进入临床常规使用成 为可能
A
2
A
3
A
4
A
5
A
6
反搏原理
A
7
充气时机:在心脏舒张期
• 单独应用球囊反搏并不能显著减少心源性休克的 死亡率。对反复缺血和并发机械并发症的心肌梗 死,IABP支持仅是稳定病人危重情况的暂时手段, 以帮助过渡到血液动力学状况稳定时进行冠状动 脉成型术和其它再血管化措施
A
20
外科适应症
• 心脏手术术后低心排 • 脱机困难者(脱体外循环机) • 预防性支持
»PAMI II (Grines et al 1997) • 再闭塞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 存在改善预后的趋势
A
16
GUSTO-1试验
• 早期接受IABP植入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 性休克的病人,显示了死亡率降低的趋势。
A
17
SHOCK 试验
• IABP是心源性休克的最基本的治疗且能降低 死亡率, IABP结合溶栓、 PCI/CABG比单独 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14
心肌缺血
不稳定心绞痛 缺血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 – 22 AMI患者药物难以控制的室性心律失
常,其中19例置入IABP,12例得以控制 ( Study at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
A
15
心肌缺血
PRIMARY PTCA and the IABP
»PAMI I (Ohman et al 1994) • 急诊 心导管治疗减少8% • 再闭塞率降低22%
• IABP导管位置正确与否 (床旁胸片)
– 非心脏手术 – 麻醉诱导期
A
21
绝对禁忌症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
22
相对禁忌症
•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 终末期心肌病 • 严重周围动脉硬化 • 脓毒症 • 疾病终末期 • 腹主动脉瘤
A
23
IABP的并发症(5-35%)
• 血栓形成、栓塞, 肢体缺血
• 动脉夹层、穿通 • 出血 • 感染 • 血小板减少
充气益处:
•升高舒张压力 •增加冠脉血流 •增加冠状动脉侧枝循环 •增加体循环灌注
A
8
放气时机:在等容收缩期,主动 脉瓣开放前瞬间
放气益处:
• 减少后负荷
• 缩短等容收缩期(IVC )
• 增加每搏量
•增加前向血流
A
9
球囊导管位置
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
接IABP机器
A
肾脏
10
I氦气管
– 常用型号:ARROW:40ml,30ml
Datascope:40ml ,34ml
A
27
导管部分
A
28
穿刺部分
A
29
穿刺部位准备:
1. Shave
2. Scrub 3. Drape
A
30
局麻下 经股动脉穿刺 置入IABP导管
A
31
穿刺股动脉
A
37
取出导管
A
38
冲洗中央腔
水
A
39
置入导管
1. BACKLOAD GUIDEWIRE INTO IAB TIP
2. SECURE GUIDEWIRE WHEN IT EXITS FROM CENTRAL LUMEN.
A
40
IAB Advanced to 2cm below Left Subclav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