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第十章_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

成本会计第十章_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

可比产品实际降低额 =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计划(实际)降低率 = 可比产品计划(实际)降低额/ [计划(实际)产量x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实际降低额脱离计划降低额总体差异 =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 实际降低率脱离计划降低率总体差异 =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 以上差异是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 成情况的总体分析
4)可比产品计划成本降低率 = 计划降低额 ∑(计划产量×上年单位成本)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
5)实际产值成本率= 全部产品产值 =


产量 单位成本 100% 产量 出厂价格

6)计划产值成本率=
全部产品计划生产成本 全部产品计划产值

(以上 1 ,2,3,4,5,6式在成本报表 补充资料中列示)
第三节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 表的编制和分析




一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从两个角度编制和分析: 1)按照产品种类编制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 反映在报告期所产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 产品(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单位成本及总 成本。利用此表可以定期,总括地考核和分析企业 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 计划的完成情况,对企业产品成本工作从总体上进 行评价,为进一步分析指出方向。 2)按照成本项目编制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
2)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3)可比产品计划成本降低额
= ∑(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计划产 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 ∑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 位成本)
注:对降低率的影响(因构成和单位成本变动) =对降低额的影响额/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 位成本)
例题见教材 例3 例4



2 简化法即余额推算法 1) •先计算由于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使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计划未完成的(或超额完成) 的金额,即少(或多)降低成本 额 。 由于单位成本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 实际产量x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实际单位成本)] - [实际产量x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计划单位成本) ] = [实际产量x(计划单位成本 - 实际单位成本)]
第十章 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
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作用 种类和特点
一、成本报表概述
1、成本报表定义 是根据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 关资料编制的,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和 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 成本报表不是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属于企业内部 报表。
2、成本报表的种类
• 因素分析:1 连环替代法
(1)可比产品计划降低额=[总计划产量x计划品种结构x (上 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2)替代产品产量后降低额=[总实际产量x计划品种结构x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3)再替代产品品种结构后降低额=[总实际产量x实际品种结 构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4)再替代产品单位成本后降低额=[总实际产量x实际品种结 构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2)按成本项目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如: 表10—8)
将全部商品产品成本按成本项目汇总,将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确定材料、人工 和制造费用的降低情况。
3)按成本性态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 况 将全部产品成本按成本性态汇总,将实际 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确定变动成本与固定 成本的降低情况。

三 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横比和纵比 将分析期的实际数据与选定的基准数据进行对比, 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借以了解成本管理中 的业绩与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与计划(定额)比,揭示计划(定额)的执行情况; •与上期(上年同期)比,考察成本的变化趋势; •与本企业历史(行业)先进水平比,发现存在的差距
不可比产品概念
企业本年度初次生产的新产品,或虽非初次生产但以前 仅属试制而未正式投产、缺乏可比成本资料的产品。
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报表, 报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
(二) 编制方法:
1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 1)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 = 全部可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 成本计算的本年总成本 - 全部可比产品的实际 产量按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总成本 =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实际 产量*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 平均单位成本)
•由于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单位成本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 位成本]
2) (单纯产量变动不影响降低率,只有品种构成和单位成 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有影响) •由于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成本降低率实际脱离计划总体差异-由于产品单位成本变 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3)动态比率分析
定比和环比

(三)连环替代法: (四)差额计算法






连环替代法的特点: 1)计算程序的连环性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3)计算条件的假定性
五 应根据指标的经济性质、各个组成因素 的内在关系和分析的具体要求而定,一般 原则是: 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 先实物指标,后价值指标; 先重要指标,后次要指标;


•替代产品产量后降低额=替代产品产量后 降低率x (总实际产量x计划品种结构x上年 实际单位成本) 为了简化计算,替代产品产量后降低额=替代 产品产量后降低率x (总实际产量x实际品种 结构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x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分析(连环替代法) 产品产量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2)-(1) = [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x计划成本降低率] -[计划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按反映的内容划分:



反映成本情况的报表,一般包括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一般包括制造费用明细表、 营业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 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的报表,一般包括生产情况表、材 料耗用表、材料差异分析表等。

按编制的时间划分:年报、季报、月报、旬报、 周报、日报。
3 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

数字准确 内容完整 编报及时
4 成本报表的作用 1).综合反映企业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情况,作 为上级考核工作的依据。

2).通过成本报表分析,可以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指标和 费用项目变动的因素,从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 管理等各方面挖掘节约费用和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成本报表提供的实际产品成本和费用资料,不仅可 以满足企业、车间和部门加强日常成本、费用管理的 需要,而且是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编 制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计划,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 据。
要注意对比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指标内容 •计算口径 •计算时间

(二)比率分析法: 1)相关指标比率分析: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 相关的指标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如:销售成 本率、成本利润率指标。
2)构成比率分析:通过计算某个指标的各个组 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来分析其构成情况。如: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


■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2)-(1) ■产品品种构成变动的影响=(3)-(2)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4)-(3)
•替代产品产量后降低率=[总实际产量x计 划品种结构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 位成本)] / (总实际产量x计划品种结构 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计划品种结构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 计划单位成本)] / (计划品种结构x上 年实际单位成本) =计划降低率(降低率不变)


■全部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升降额
=实际总成本-计划总成本 (绝对值比较) ■全部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升降率 =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产量)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实际产量) (相对值比较) 以上两个指标是反映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 完成情况总体分析

课本 第一
二行
实际总成本= (实际产量 x 实际单位成本) 计划总成本= (实际产量 x 计划单位成本)
(3)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是一种总括性 的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按产品种类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 况。(如: 表10—3) 将全部商品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汇总,将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确定每种产品的 成本降低情况。
(三)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1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1)全部产品成本分析,不能用实际总成本 与上年成本比较,只能以实际总成本与计划 总成本进行比较。 实际总成本= (实际产量 x 实际单位成本)
Hale Waihona Puke 计划总成本= (计划产量 x 计划单位成本)
(2)为了使成本指标更具可比性,在分析商品产品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时,应剔除产量变动的影响, 实际总成本与计划总成本一律按实际产量计算。

汇总反映在报告期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 (按项目反映)和全部产品总成本利用此表 可以定期,总括地考核和分析全部生产费用 和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对企业 产品成本工作从总体上进行评价,为进一步 分析指出方向。

二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报表编制 和分析:

(一) 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