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

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

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
第一、作文如何审题?
审题就是细致、周到地理解、诠释题目的含义,以便按照题目的要求去作文,要通过审题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确定写作的内容、重点和文章的体裁。

有些同学写作文时常常“跑题”,就是因为不会审题或审题不认真。

同学们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审题要认真,不贻误任何信息
无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都要认真审题。

审题时要细致阅读作文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都要加以咀嚼、推敲、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文题的要求。

有些作文题对于写作的体裁、范围、时间、地点等做了明确的限制,或不许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这都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的信息,是不容忽略的,否则将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成绩。

二、审题要仔细,抓住关键词语
审题时要善于抓住“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它往往显示题目的特殊性,有时还能反映出文章的中心和写作时应该重点叙述的部分。

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抓住了纲领,就能成竹在胸了。

如《这件事教育了我》一题,“教育”是题眼,作文是应写出这件事的教育意义来。

三、审题要深入,挖掘隐含信息
审题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而要深入分析,挖掘文题中的隐含信息。

隐含信息就是题目的深层含义,常常是丰富幽微,是颇具内涵的,是命题者对作文者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检测。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审题时要深察多思,快速调动生活积累,准确捕捉文题的确切含义,三思而后得。

例如《路》这个题目,如果写自然界的路就没有什么新意,要挖掘“路”的深层含义,可以写“成功之路”“人生之路”等等。

第二、作文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们写作文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这种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就是文章的主题,即中心思想。

“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作文时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文立意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立意要正确健康
首先作文所确立的中心思想要符合文题的要求。

其次,文章所确立的中心思想要是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应给读者树立一个榜样,确定一个目标,或者让读者从中吸取某种经验教训,使读者受到启发,受到感染,给读者以巨大的鼓舞。

二、立意要明确集中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有明确的态度。

确立文章的主题时不能贪多求全,不能搞“多主题”,如果这也想说、那也想说,就不能突出重点,文章的主题就会不集中。

在确立了中心之后,应选择不同层次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中心,对所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不能随心所欲,想到那儿说那儿。

三、立意要新颖别致
立意新颖别致是指确立的中心要有时代性,要有新意,要与众不同。

我们在确立文章的中心时,要充分理解、挖掘材料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要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认识事物,写出新意,给读者以启示;还要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构思,见他人所未见,发他人所未发,善于从平凡的人和事中提炼出不平凡的主题思想,例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就是通过平凡的小事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主题,让人感到新颖别致。

四、立意要深刻真挚
“深刻”是指文章的中心要有一定的深刻性,不能过于肤浅,应当对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行歌颂,对假、恶、丑进行鞭挞。

“真挚”是指确立的中心要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写真话,抒真情,不能写虚话、为文造情。

莫怀戚的《散步》就是依靠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的。

同学们,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它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大家可以结合上面我谈到的几点进行作文立意的练习。

第三、作文如何选材?
在精心审题和确立文章主题之后,就要对自己已有的材料进行一番的挑选抉择,这个过程就是选材。

选取的材料的好坏与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效果密切相关,选材要围绕中心进行,材料要服从中心的需要同学们在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材料要真实
真实,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最好要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
经历过的事情。

选材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

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材料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要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要能代表时代精神。

同学们要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希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材料,能表现出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三、材料要典型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

在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中心思想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

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从大量的生动事例中选择了三个“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

四、选材要具体
选材具体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具体,要让事实说话,用真实说服人、打动人。

如果一篇文章只有空洞的说教而缺少具体的事例,或者空发议论,文章就会有骨架而没有血肉,是不可能具有表现力的。

材料是作文的核心,同学们在选材时一定要精心挑选、严格选择,确保材料的真实、新颖、典型、具体
第四、作文如何组材?
作文时,在确立了文章主体和选择了材料之后,还要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安排组织,这个过程就叫做组材,又称谋篇布局。

组材要围绕中心进行,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把分散零乱的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化、条理化的整体。

组材的总体要求是有序、连贯、统一。

在安排材料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安排好段落和层次
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要围绕中心,做到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可以根据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安排段落层次,如记叙文常常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空间位置的转换等安排结构;也可以按照思维的逻辑顺序安排段落层次,如议论文常常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材料;也可以根据事物的类别、性质的异同来安排段落层次;还可以采用小标题或数字标明的方法来安排段落层次
二、安排好材料的详略
组材时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好材料的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安排好文章的主次。

凡是与中心关系密切、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是重点,要详细、具体地描写;凡是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又需交代的材料,只需做简单的交代,有时甚至可以一语带过。

组材时确定好材料的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写出的文章才会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如果作文没有详略,平分笔墨,写出的作文就会像记流水账,让人不知所云。

三、安排好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可以把文章的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有机地衔接起来。

一般来说,内容转变、意思转折、场面转换或表达方式变动时需要过渡,过渡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使文章结构严谨。

照应就是文章的上下文要相互呼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开头与结尾照应、内容与标题照应、前文与后文照应。

四、安排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起到强调和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在设计开头和结尾时,要字斟句酌,做到精确简练、言简意赅,使之有利于文章结构的完整,有利于读者明确全文的内容并从中受益。

组织安排材料的能力是写作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发展思维起着积极的作用,同学们要努力提高这一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