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文明用餐好
南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黄珊
幼儿情况:
每次用餐时,总能发现孩子们用餐的不文明现象,而我国古代就有所谓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
要使吃相优雅,既符合礼仪的要求,也有利于我国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所以我就这个现象在小四班开展了一堂《文明用餐好》的课。
在观看别的班小朋友用餐时,他们都能说出不文明的地方,可是自己却犯相同的错误,在教学了礼仪儿歌后我提出了希望: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然后进行的是情景表演,“咚咚咚”传来敲门声,小猫垂头丧气的走进来,老师问:“小猫,你怎么啦!”我遇到难题了“森林里举行文明用餐比赛,让我当评委,可我自己都不知道怎样就是文明用餐,你说怎么评呢?老师,你能帮帮我吗?”“可以呀,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可以帮你!”小猫说:“那太好了,我已经把他们吃饭时的样子拍成照片了,请你们帮我选下哪些是文明用餐的,哪些不是文明用餐的,为什么?”这时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都争着要回答。
通过交流大家发现:
有的小动物边吃饭边唱歌,这样容易呛着;
有的小动物吃饭时什么也不想吃,只在那儿看着,这样做也不对;有的小动物用手抓菜,这样很不讲究卫生;
两个小动物在玩抢,弄得餐桌上很不安静;
有的小动物边吃饭边笑,这样很危险;
有的小动物边吃东西边看书,这样不利于消化,对眼睛也不好。
有的小动物吃饭的时候,安安静静,一心一意地吃饭,他做得非常好。
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圆满完成任务,可是小猫又提出了新问题:“吃饭时除了要安安静静,不吵不闹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文明用餐的习惯?”经过讨论后我们一起得出:
吃饭之前,先把手洗干净。
入座时应请长辈先坐,自己才可入座。
就餐要文雅,要细嚼慢咽。
不要挑食,不要剩“碗底”,更不要独食,父母给自己做好吃的,也要让父经母先尝或给他们留部分。
正确使用筷子,忌敲筷、掷筷、叉筷、插筷、浑筷、舞筷。
切不可口对着热汤吹气;喝汤不能发出响声。
……
原来,吃饭时也有这么多的学问!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用餐幼儿实践学到的文明用礼仪餐,教师巡视。
情况分析:
教学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形象思维特别明显,尤其对于小动物特别感兴趣。
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把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变成动物介绍的形式展现给孩子们,幼儿在有声有色的情景中获取了知识,学到了本领,养成了习惯。
在幼儿辨析小动物的
就餐行为后,教师又指导幼儿联系生活,说自己知道的文明就餐行为,使得幼儿认识到文明就餐的重要性。
陶行知说过:非得给学生机会训练其道德行为不可。
让学生亲自试一试、演一演,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它符合道德行为必须加以训练的规律!这样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教学活动,必定会指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