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重点1.微生物的概念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籍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但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种类多,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3.适宜环境中繁殖迅速,易变异。
3.自然界微生物的种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活细胞内繁殖,只有一种核酸(DNA\RNA)——病毒(virus)。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是一类仅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细菌(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类细胞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真菌(fungus)。
4.微生物学(补充)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5.医学微生物学(补充)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6.二分裂分裂無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对存在,两者都只属于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分裂叫二分裂,以区别于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先延长缢裂,然后细胞质分裂。
原核生物的二分裂不会有核延长缢裂的过程。
7.细菌与病毒的大小与类型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其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以微米(μm)为单位细菌的外部形态比较简单,仅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并据此而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球菌大小:直径1微米杆菌:长2-3微米宽0.3-0.5微米螺形菌:2-3微米或 3-6微米病毒体积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电子显微镜观察。
测量单位:纳米(nm)。
<50 nm 小型病毒50 nm -150 nm 中等大小病毒(大多数)150nm 大型病毒(最大300 nm)8.细菌的四个基本结构1.细胞壁:是位于细菌细胞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周围,无色透明、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平均厚度为12--30nm,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菌种而异。
2.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包裹细胞质,厚约7.5nm。
3.细胞质:是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由水、蛋白质、酯类、核酸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组成,其中有一些重要的亚细胞结构。
4.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是单倍体DNA,绝大多数细菌DNA为闭合环状结构,因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故不能形成有形的核,称为核质或拟核,但其功能与真核细胞染色体相似,故也常被称为细菌染色体。
9.细菌的特殊结构1.荚膜:某些细菌胞壁外围绕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
为疏水性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2.鞭毛: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
(电镜观察)• 4.芽孢:有些G+细菌在某些条件下,胞质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外包绕很厚的壳,即为芽胞。
细菌形成芽胞后,代谢处于休眠状态;在外界环境适宜时,芽胞又可发芽形成菌体,进行生长繁殖。
10.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相同点与不同点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 20-80nm 10-15nm相同点:细胞壁内都有肽聚糖不同点:革兰阳性菌:磷壁酸革兰阴性菌:外膜11.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外膜又称外壁层外膜位于肽聚糖外侧,由内向外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
脂蛋白:连接肽聚糖与脂质双层脂质双层:结构类似细胞膜,有选择性通透作用,也可作为噬菌体、性菌毛、或细菌素的受体。
脂多糖:即革兰阴性菌内毒素。
12.什么是L型菌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bacterial L form):细胞壁受损后仍能生长和分裂的细菌。
在一般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将会涨破死亡。
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
13.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2.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3.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4.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14.什么是中介体是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亦称为拟线粒体。
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
15.细胞质常见结构1.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亚基2个(大50s+小30s)组成70s (真核80s 60s+40s)2.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中为双股环状DNA,控制细菌某些性状,可自我复制,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R质粒:耐药性质粒F质粒:致育性质粒Vi质粒:毒力质粒3.胞质颗粒:细菌细胞内的一些颗粒状内含物,多数为能源性储藏物。
16.芽孢的意义:芽胞的抵抗力强,可在自然界中存在多年,是重要的传染源。
但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17.芽孢抵抗力强的原因(1)芽胞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
(2)芽胞具有多层致密的厚膜,理化因素不易透入。
(3)含有的2,6-吡啶二羧酸与钙结合的盐能提高芽胞中各种酶的稳定性。
18.细菌生长条件1、充足的营养物质:①水②碳源③氮源④无机盐⑤生长因子(有些细菌需要)2.适宜温度 37℃3.合适的PH pH 6.8-7.44.必要的气体环境①对氧气要求: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耐氧菌②对CO2要求: 5% CO25.合适渗透压19.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迟缓期:细菌代谢活跃,但不繁殖。
对数期:细菌快速繁殖,数目呈几何级数增加;细菌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最典型、对抗生素最敏感。
细菌鉴定选用此期为佳。
稳定期:活菌数和死菌数几乎相等,代谢产物形成较多。
衰亡期:细菌总数下降,代谢逐渐停滞。
生长特点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维持时间 1-4h 8-18h 24h左右 24小时之后活菌数量稳定增加少对数增长维持平衡逐步减少生长速率迟缓最大速率速率降低死亡增加细胞代谢非常活跃活性高而稳定活性稳定活性降低,衰老适用范围培养初期形态、染色产生外毒素不用于研究药物敏感抗生素保存菌种芽孢20.细菌代谢特点细菌的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特点:1. 代谢活跃;2. 代谢类型多样化21.消毒四个概念1.灭菌(sterilization)指杀灭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霉菌孢子的方法。
2.消毒(disinfection)指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只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3.防腐(antisepsis)指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4.无菌(asepsis)指没有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它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
以无菌法进行的操作称为无菌操作。
22.消毒的6个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温度辐射干燥超声波微波滤过除菌23.湿热为什么比干热效果好的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
24.干热灭菌法(1)火焰灭菌法 :火焰直接烧灼,如接种环。
(2)热空气灭菌法:干热灭菌器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等的灭菌。
灭菌温度需160℃维持2h 。
(3)焚烧:彻底的灭菌方法污染物、垃圾、尸体等(4)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在0.77-1000um的电磁波;优点是加热快,缺点是加热不均匀;杀菌效果与其它干热相似;常用于医疗器械消毒。
25.湿热灭菌法(1)煮沸灭菌 : 煮沸10~20 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的繁殖体,芽胞常需煮沸1~2 h才被杀死。
用于饮水、一般器械如刀剪的消毒。
(2)巴氏消毒法 :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又不致严重损害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消毒方法。
1.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 63~65℃30min2.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 71~72℃15s3.超高温巴氏消毒法 132℃1~2s(3) 流通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常压蒸汽消毒法,细菌繁殖体15-30分钟可杀灭,但芽孢不全部被杀灭。
4) 间歇灭菌法(反复多次流通蒸汽)100℃维持30min 温箱过夜100℃维持30min 温箱过夜100℃维持30min 温箱过夜100℃维持30min。
此法常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的培养基,如鸡蛋培养基、血清培养基、糖培养基的灭菌。
(5)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器:15磅/平方英寸,121.3℃温度下维持15~20min 。
应用此法灭菌,一定要充分排除灭菌器内原有的冷空气。
用于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耐热药品、手术敷料等。
26.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1、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酚、醇、醛、酸碱类)2、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氧化剂、重金属盐类)3、损伤细菌细胞膜,增加其通透性(表面活性剂、脂溶剂)27.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因素(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各种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小也差异。
例如表面活性剂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灭菌效果比对革兰氏阴性菌好,龙胆紫对葡萄球菌的效果特别强。
同一种消毒剂的浓度不同,其消毒效果也不一样。
大多数消毒剂在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则只有抑菌作用。
在一定浓度下,消毒剂对某种细菌的作用时间越长,其效果也越强。
(2)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生活状态不同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同,细菌芽胞的抵抗力最强,幼龄菌比老龄菌敏感。
(3) 酸碱度和温度消毒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所以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湿度对许多气体消毒剂有影响。
酸碱度的变化可影响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季胺盐类化合物的戊二醛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杀灭微生物效果好;酚类和次氯酸盐药剂则在酸性条件下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较强。
(4)化学拮抗物质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会减弱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力。
蛋白质,油脂等有机物。
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之间的拮抗。
28.遗传变异概念遗传(heredity):使微生物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其物种得以保存。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
29.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细菌染色体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细菌的染色体相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致密的区域,称为拟核;连续的基因组结构,不含内含子;结构基因单拷贝和rRNA基因多拷贝;有一定的重复序列;操纵子结构;终止序列:细菌独力转录基因或操纵子末端具有特殊的终止序列,可使转录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