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可研报告

年产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可研报告

年产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可研报告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年产3万吨纳米碳酸钙可研报告一、项目前景分析:第一节市场分析1、产品用途碳酸钙是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无机填充剂。

主要用于涂料、橡胶、塑料、胶耻剂、油墨、造纸、化妆品、医药等方面。

而纳米碳酸钙由于粒子的超细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普通碳酸钙所不能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在磁性、光热阻和熔点等方面与常规材料相比显示出优越性能(l)涂料在涂料应用方面,该产品用作功能填料或白色颇料,主要用于日用涂料、汽车漆、涂改液等,作为颜料填充剂,具有细腻、均匀、白度高、光泽高等优点,涂料中被大量推广使用。

(2)橡胶在橡胶制品方面,该产品除了具有普通碳酸钙的填充功能外,还能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改进硫经济橡胶的性能,具有补强功能,可以及部分替代白岩黑和铁白粉等价格较高的白色填充剂。

(3)塑料该产品在塑料制品中是无机增强、增韧材料其主要的作用有:增加塑料体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塑料的稳定性、硬度和刚性、耐热性;改善加工性能和其他特殊性能。

并且粒径越小,粒度越均匀,改善效果越好。

(4)造纸在造纸工业中,随着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施胶技术由酸性施胶向中性施胶转变,为碳酸钙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该产品用于高级铜板纸中,由于其分散性能好、白度高、对光的散射性好,使添加后的纸张有较高的松密度,良好的可塑性柔软性,纸张表面细腻,可改善油墨的吸收性并提高保留率用在高档卫生用纸中,可以增加产品的韧性、吸水性和白度,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卫生。

(5)其他行业在高档油墨中,该产品代替微米级碳酸钙,可以提高油墨附着力,适于高速印刷。

此外,在医药和化妆品方面的应用正在得到大量使用,如一些补钙药品、牙膏等。

综上所述,由于纳米(活性)碳酸钙所具有的这些传统碳酸钙产品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使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2、市场需求状况(1)产品国际市场情况由于纳米碳酸钙和碳酸钙行业发展高度相关,碳酸钙由于下游需求的带动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碳酸钙主要功能是无机填料,广泛用于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墨、建材、日用化工、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随着上述行业高速发展,碳酸钙产品向着粒径超细化,晶型多样化及表面改性方向发展,使其既具有填充作用又具有补强性。

碳酸钙产品作为多用途的填充剂和添加剂,一直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碳酸钙的年生产能力已达 600 万吨,实际生产450万吨,消费700万吨。

欧洲市场 90%以上的碳酸钙是用于造纸的纳米或微米级碳酸钙,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涂料和塑料等行业。

除日本市场外,美国和欧洲该产品的需求以年均约 5%的速度增长。

目前世界上能生产该产品的主要厂商为:英国的 ICI公司、比利时的 Solvay公司、美国的矿物技术在造纸工业中,随着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施胶技术由酸性施胶向中性施胶转变,为碳酸钙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该产品用于高级铜板纸中,由于其分散性能好、白度高、对光的散射性好,使添加后的纸张有较高的松密度,良好的可塑性柔软性,纸张表面细腻,可改善油墨的吸收性并提高保留率;用在高档卫生用纸中,可以增加产品的韧性、吸水性和白度,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卫生。

综上所述,由于纳米碳酸钙所具有的这些传统碳酸钙产品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使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主要用于橡胶、塑料、胶粘剂〔含密封胶)、涂料油漆、涂布纸、油墨、杀虫剂、蜡制品、搪瓷制品及化妆品。

(2)产品国内市场情况中国碳酸钙生产企业 260 家,轻质碳酸钙生产能力近12000 千吨/年,超细钙 150 千吨/年,每年进口超细专用碳酸钙12 万吨以上。

超细碳酸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占全部轻钙产品的一半,而且专业化率很高。

目前中国塑料加工量在 100000 千吨/年,碳酸钙大约需 10000 千吨/年以上;中国纸张需要量达到 44000 千吨/年。

中国镇江、常熟、江阴、浙江、宁波及天津等地正在建设几十万吨级的造纸厂,碳酸钙总量需求将达到 3000 千吨/年,涂料、橡胶等行业碳酸钙需求量也很大,其潜在市场更大。

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及预测,超细碳酸钙近期需求约 500 千吨/年,使用量呈年均 20%递增,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有油墨生产企业 300 多家,年综合生产能力约36万吨。

我国油墨产量约占世界油墨总产量的 6 % ,排在世界第四位(美国、日本、德国分别为第一、二、三位)。

2002 年我国油墨产量达到万吨,比 2001 年增长 % , 2006 年产量为34 万吨。

按年递增率 9%预计, 2009 年我国油墨产量将达到 41 万吨。

超细钙比重按5%估计,超细钙的需求量约为万吨。

国内主要超细级碳酸钙生产厂家如下:1、江西正友纳米碳酸钙厂 50000 50nM2、新余景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100000 50nM3、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30000 60nM4、上海汇亚精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50000 80nM5、福建连州市东贸纳米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80000 50n近年我国碳酸钙产品净进口量在 45 万吨左右,也有部分活性碳酸钙出口。

2008 年我国进口碳酸钙 18%万吨,估计相当部分为造纸用的超细轻质碳酸钙,其吨产品均价为美元。

2008 年我国出口碳酸钙为万吨,平均出口产品价格每吨为美元,为活性碳酸钙,福建等省的超细碳酸钙生产厂少量出口粒径为 50 -500nm 的超细碳酸钙,出口量只有几千吨,由此可见进出口产品价格相差甚远。

因此尽快生产出国内急需规格碳酸钙的产品,以产顶进是很必要的。

总之,该产品被人们接受与使用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由于我国该产品产业化速度跟不上,主要依赖进口,因此严重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但随着我国自给程度不断提高和产品在高技术领域用途的不断扩展,其潜在市场的开发也必将得到拓展,该产品消费市场将快速增长,同时将带动我国高档油漆、涂料、油墨和卫生用品的国产化程度的提高,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

第二节产品价格分析1、国内、国外产品价格的现状我国目前纳米(活性)碳酸钙产品价格为: 1600 -2100 .元/吨2、本项目产品定价本项目近期目标将主要替代进口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其当前价格定位原则主要以培植占领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与国外相同质量的产品相比其价格低于进口价格,与国内相同或相近价格的产品,在质量上要高于对方一筹,通过一流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今后服务,确定产品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在产品走向市场的同时,要研究市场、研究产品在使用中用户的意见,进一步改进产品,从而开拓产品市场。

根据以上原则,建议该产品价格为:纳米(活性)活性碳酸钙 CC-R产品价格为 1200元/吨.纳米(活性)碳酸钙 CC产品价格为 1600 元/吨二、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1、生产规模项目计划兴建纳米(活性)碳酸钙生产规模为30000吨/年项目产品的生产规模确定如下:CC-R 20000 吨/年CC 10000 吨/年2、产品方案与产品规格(1)产品规格本项目碳酸钙产品质量执行原化工部工业超细活性碳酸钙标准,具体指标如下:外观白色白度≥ 95平均粒径 nM40 _ 80比表面积 BET ㎡g≥ 22吸油值 g / 100g≤38形貌立方体、球体(2)产品成本预测:纳米(活性)减酸钙约 1300 元/吨。

三、工艺技术方案:第一节工艺技术方案本项目采用新型的碳化法合成技术,在传统碳化法基础上,对碳化反应过程及碳酸钙粒子表面改性等方面作了重大改进,以资源丰富的石灰石及烟道气(煤和石灰石产生的窑气)中的 CO2为主要原料,通过控制气液传递,微观混合等工程手段来控制 CaCO3 粒子的结晶生长过程;通过晶体生长调节剂控制碳酸钙粒子的形态,并引入表面改性等高新技术,同时进行了配套的工程研究与反应器开发,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碳化法”工艺和技术的不足,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该工艺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产品具有下列优点:(1)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指标;粒子性能可控,适合各种不同用途对粒子形貌的要求;产品性能重复稳定,消除了化工生产中的放大效应;进行超细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处理,现已形成油墨用透明碳酸钙,用于涂料、橡胶、塑料和造纸等不同用途的系列化超细碳酸钙产品。

(2)工艺流程将石灰石原料破碎成一定大小,经石灰窑锻烧成生石灰 CaO 和烟道气(含二氧化碳的窑气),将生石灰放入连续消化器中加水进行消化得到 Ca(0H)2 乳浊液,经粗滤、精制得到 Ca(OH)2 精乳液送至碳化釜/碳化塔通入含二氧化碳的精制窑气进行碳化合成反应,同时加入适量添加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反应生成超细碳酸钙。

超细碳酸钙浆液送入包覆反应釜中加入定量包覆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反应得到表面改性的超细活性碳酸钙产品。

超细活性碳酸钙浆液经过滤脱水后再送至干燥器进一步脱水以达到含水量要求的干粉,粉碎后进行成品包装。

(3)技术成熟度与先进性纳米碳酸钙的生产所涉及的关键是碳化反应阶段产品粒径的控制及后处理技术,按现有技术一般反应过程中要控制反应温度小于30℃,质量才能得到保证,目前我国所有的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均需要冷冻机降温,但由此而带来建厂投资大,工艺复杂,产品质量不稳定,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的不足。

本项目的技术是成熟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在国内外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工艺设计上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厂家的的精华,较国内常规的低温冷冻碳化、大功率分散搅拌技术相比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生产成本低的显着优势,产品性能稳定,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和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吨产品的成本较相应的纳米碳酸钙降低近 400 元,万吨产品投资降低 1000 万元。

活性碳酸钙的生产核心工序是碳化反应。

产品技术要求高,传统工艺生产法弊端很多,影响质量和产量,而二次碳化线性工艺是指 Ca(OH)2 乳液即使不添加晶形控制剂,也可制备出粒径为 15-80nm 的碳酸钙。

且反应过程控制因素少,易少重复,产品粒度可调。

此外,该工艺采用大流量循环反应,物料在反应器外进行冷却等措施,具有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大优点。

鉴于该碳化工艺的技术先进性及其产品性能的优越性,本项目拟采用该工艺方案生产纳米(活性)碳酸钙产品。

第二节自控技术方案本装置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对工艺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检测,并对关键的成套设备工艺参数进行监视,同时具有实现紧急停车功能。

DCS系统包括:整套的硬件和软件DCS 有关的附件:控制机柜(1套)21VCA 显示器(4台)DCS 操作台(l套)喷墨/激光打印机(1台)检验设备和工具DCS 系统安装在带空调、有活动地板的控制室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