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字经(节选) 》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
700多年的历史了。
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
本课节选《三字经》部分仅为其中一部分,重点是其中的两个故事及其蕴藏的生活道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3、感受中华文化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与聆听课文中的小故事熟读成诵,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懂得谦让的美德。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懂得谦让的美德。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孔融让梨的动画一部;
3、《三字经》儿歌音频一份。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
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其中的《三字经》中的一部分节选。
那么同学们有谁知道《三字经》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介绍《三字经》)?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老师范读并领读课文;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主动为大家朗读诗歌,并鼓励积极踊跃者;
4、大家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呢(课件出示生字,领读,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前两行:
(1)指生朗读课文前两行;
(2)带领学生学习多音字”少”(shào,shăo),并鼓励学生用多音字组词;
(3)解释课文前两行的意思(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
(4)学生齐读课文前两行。
2、课文三四行:
(1)指生朗读课文三四行;
(2)向同学们讲述黄香温席的故事;
(3)解释课文三四行的意思(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
(4)学生齐读课文三四行。
3、课文五六行:
(1)指生朗读课文五六行;
(2)播放《孔融让梨》动画片;
(3)解释课文三四行的意思(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
(4)学生齐读课文五六行;
(5)学生齐读课文全文。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播放《三字经》儿歌音频,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之美;
2、小组讨论一下你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向孔融学习?
3、九岁的黄香,用自己的身体为父母温席,对于这样的做法,你怎么看?
五、课堂总结: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同学们课下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将《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讲过爸爸妈妈听;
3、找一找《三字经》中的其他内容读一读。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