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状语后置
的坛 )
小结: 1、介词结构“于……”
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常放在 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 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 语的。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 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 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小结 2、介词结构“乎……”
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 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 言文中也不多见) 。在今译时,一般 都作状语。
二、选出下列句子中不是状语后置
句的一项(E )
A、盛以锦囊 B、具告以事 C、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管仲任政于齐 E、莫我肯顾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而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
(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
传》) 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
骄傲的情绪”
状语后置句小结
(1)格式:动十以十宾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
“于”)十宾 (3)格式:形十于十宾
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 语序: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常向有书(富贵)人家借书 。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操蛇之神:山神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4.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多务推辞
练习:翻译下列状语后置句
告(先王)”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 ”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
也》)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反复 讲述给他们”
⑥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文言句式复习之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 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 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
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zhuàn)文山龟鸟兽之形(《张 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消息禀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yú )台上吹风”(舞雩:鲁国求雨
1. 游于三辅 2. 因入京师,观太学 3.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4.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5.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6.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
,请选出来(B)
A、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候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小结:介词结构“以……”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 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 言文中并不多见) 。在今译时,一般 都作状语。
(2)格式:动十于(乎)十宾
讨论以下句子有什么特点。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 4.而大声发于水上。 (翻译: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