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运动系统疾患康复
二、临 床 特 点
恢复期 疼痛逐渐消减,随着日常生活,劳动及各种 治疗措施的进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增加,肩关 节周围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挛缩,黏连逐渐消除,大多 数病人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体检: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冈上肌腱、 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有明显压痛。 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X线平片 多无明显改变。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 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冈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症。
三、 康复评定
目前尚无跟痛症的专用评分标准,可以参考 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
四、康复治疗
一般性治疗:休息、药物治疗、活动 物理治疗:用局部热敷、高频电疗、激光及超声波治
疗,还可采用温水浸浴或按摩疗法。 体外冲击波疗法:患者局部疼痛症状重,病程超过6
个月,经过物理、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者,疼 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不愿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 忌症。 局部注射:用醋酸泼松与普鲁卡因混合液局部痛点注 射,每周1次, 手法治疗
冲击波:对于自觉局部疼痛症状重,病程超过 2个月,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经过其他保守治 疗无明显效果,患者不同意手术治疗或有手术 禁忌症。
四、 康复治疗
小针刀 :病程长、出现交锁、弹响时,是小 针刀治疗的最佳适应证。可以替代手术,波、超声、中频电治疗均有不 同的疗效。
第十五章 慢性运动系统疾患的康复
学习要求
1. 掌握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2. 掌握腱鞘炎的康复治疗。 3. 掌握网球肘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4. 掌握跟痛症的康复治疗。 5. 掌握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定义、临床特点和治疗 6. 掌握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7. 熟悉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 8. 熟悉腱鞘炎的临床表现。 9. 熟悉跟痛症的临床表现。 10. 熟悉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康复评定 11. 熟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机制,临床表现。
一、概述
(二)病理 2.冻结期 又称为中间期,慢性期,僵硬期。
持续时间为4~12个月,主要表现为关节囊及其 周围结构均发生退行性变、粘连、充血、增厚、 组织失去弹性。
一、概 述
(二)病理 3.恢复期 又称末期,缓解期或解冻期:持
续时间为5~26个月,肩关节周围关节囊等软组 织的挛缩,黏连逐渐消除,炎症逐渐消退,疼痛 消失,肩关节活动亦逐渐恢复。
3. 职业运动员在训练时,运动动作的改变,采用正 确的姿势打网球,如腕部不动,肩肘部运动。另 外要选择好的网球拍。
4. 控制运动量。本病在治疗后,应加强防护,如反 复发作,会增加一定的治疗难度。
第四节 跟痛症
一、概述
跟痛症(heel pain)是由劳损和退变所致的 以足跟部周围长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 征。尤其是以跟骨跖面疼痛多见。多发生于 40~70岁,一侧或两侧可同时发病。本症也 称为足底跖筋膜炎;跟骨骨膜炎。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
一、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 简 称肩周炎,俗称凝肩、冻结肩、五十肩。是指 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以及关节囊的慢 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黏连,而以活动 时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
一、概述
(一)病因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至今不甚清楚,可能与下列原因
一、概述
(一)病因 2.肩外因素 肩外因素 在下列几类疾病
中并发肩关节周围炎可能性大大提高,其中糖 尿病是正常人的5倍,颈椎间盘疾病、甲状腺 机能亢进、胸部病变以及创伤的。
一、概述
(二)病理 DePalma在1893年将本病的病理过程分为
三期: 1.急性期 又称为早期,疼痛期,冻结进行期。
持续时间为10~36周,主要表现为关节囊的无菌 性炎性改变。
检查: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两者之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 痛,在肱骨外上髁压痛最明显。有时在距离肱骨外上髁4~5cm 处可触及条索状变硬的伸肌腱。
伸肌腱牵拉实验(Mills征):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 前,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
X线检查多属阴性,偶见肱骨外上髁处骨质密度增高的钙化阴影。
一、概述
常见的病因有: 足跟内高压 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 跖筋膜炎 跟骨骨刺 小神经根卡压
二、临床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发生率 高,一侧或两则同时发病,疼痛轻重不一,起 病缓慢。
主要表现为足跟跖面疼痛、肿胀和压痛。常于 劳累后出现,足跟着地时加重疼痛,
X线检查在跟骨底可见到骨刺。有的病人无骨 刺。骨刺大小与临床表现不成比例。有骨刺者 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刺。多数病人有跟 骨骨质疏松。
四、康复治疗
(二)中末期或慢性期 1.运动疗法:本期康复目标是以继续增加关
节活动度为主,增强肌力,恢复上肢的运动功能。 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 强化肌力训练 关节松动术
2. 中医治疗 3. 物理治疗 4. 手术治疗
五、健康教育
1. 疾病发作期应注意休息和局部防寒保暖,防止进一步 损伤。
2. 本病为无菌性炎症,抗生素治疗无效,不可乱用抗生 素。
手术治疗:至于少数非手术治疗无效,病变迁 延不愈、症状较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考虑 手术治疗,行腱鞘切开松解术。
健康教育
五、健康教育
1. 本病疗程长,开始治疗7~10天后症状科明显 缓解,但需要检查1~2个月治疗。
2. 局部休息,避免腕及拇指反复用力活动。 3. 每3月随访1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第三节 肱骨外上髁炎
一、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external humeral epicondylitis)是一种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 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因早年发现网球运动员易发生此种损伤,故 俗称网球肘(tennis elbow)。
一、概述
(一)损伤机制: 当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位,被动牵拉伸肌
四、康复治疗
肩周炎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肩关节疼痛和僵硬,所以康 复治疗的目的主要为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 (一)早期或急性期缓解疼痛的康复手段主要包括:
1.一般治疗:全身休息,局部制动,肩部保暖,防受 风寒,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解除肌肉紧张的目的。
2.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药物 如芬必得、美罗昔 康,塞来昔布等;肌肉痉挛明显者可用肌肉松弛剂;疼 痛严重明显影响睡眠的,可适量用安定等镇静药物。
有关: 1.肩部原因 ①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性 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②长期 过度劳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 激发因素;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 发萎缩、黏连;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后因治疗不当 等。⑤肩部受风寒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可加剧组织的 炎性过程,促进肩关节囊的粘连。
局部制动 肘部支具,可使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肘关 节,使关节制动,减轻疼痛及缓解无菌性炎症的进展。
局部注射 压痛点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ml和2%利多卡 因1~2ml的混合液
物理治疗 配合红外线局部照射、超短波治疗、超声 波治疗、超声导入药物透皮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疗 法等。
四、康复治疗
体外冲击波疗法 局部疼痛症状重,病程超过3 个月,经过其他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者患者不 愿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忌症。
二、临床特点
肱骨外上髁炎发病缓慢,一般无明显外伤史,多见于35~50岁 中年男性,男多于女(约3:1),右侧多见。
大多数呈缓慢发病,有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运动员,木工, 钳工,油漆工,砖瓦工等职业工种者以及家庭妇女,逐渐出现 肘关节外侧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时加重以至不能持物。前臂 活动,尤其是前臂旋后运动时,如用力握物、拧物动作,疼痛 加剧。握力减退,前臂无力,旋转活动受限,但屈伸活动正常。
痛,有时可扪及痛性结节。 Finkelstein征: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
突处出现疼痛
二、 临床特点
(三)腱鞘炎的诊断要点 局部压痛 在腱鞘发生部位及周围有明显压
痛。 抗阻试验阳性 由于患病肌腱腱鞘的炎症或肿
胀,在关节过伸或过屈时会使疼痛加重。 局部肿胀。 弹响拇和弹响指 X线检查排除其他疾患
3.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人常可以不治自愈,更不会 发展为严重的残疾。
4. 让患者尽可能使用患侧上肢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 脱衣服、梳头、洗脸等动作,一增强患侧肩关节的运 动功能。
5. 在进行自我活动时,应注意避免肩关节的再次受损伤, 在无痛或轻痛范围内进行。
第二节 狭窄性腱鞘炎
一、概述
肌腱与骨形成弹性极小的“骨-纤维隧道”。 四肢肌腱凡经过“骨-纤维隧道”处均可发生 腱鞘炎。
(握拳、屈腕)和主动收缩伸肌(伸腕)将 对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腱起点产生较大张 力,如长期反复这种动作即可引起该处的慢 性损伤
一、概述
(二)病理: 肱骨外上髁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慢性损伤性
炎症,表现为典型的末端病改变。主要有部分伸 肌总腱的附着点的撕脱、肱桡关节处的少量炎性 滑膜夹挤、伸肌总腱支配伸肌的卡压、桡骨小头 的环状韧带病变、慢性刺激引起的伸肌总腱处肉 芽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
四、康复治疗
3.局部注射 :疼痛严重,痛点明显、局限 者,可用强的松龙混悬液和利多卡因注射液做痛 点封闭注射,
4. 物理治疗:可采用超短波、中频电疗、超 声波、热疗等治疗方法。
5. 中医推拿:常用手法主要为能作用于浅层 组织和深部肌肉的一些。
5.运动疗法
四、康复治疗
6.运动疗法 :本期康复目标是缓解疼痛,避 免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 “摆动”运动 耸肩”运动 “扩胸”运动 “含胸”运动
二、临 床 特 点
4.与肩关节其他疾病鉴别的特殊检查
搭肩试验: 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 直尺试验: 疼痛弧试验: 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三、康 复 评 定
肩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肩关节的活动度评定 采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的屈、伸、外展、 内旋和外旋等活动度。
肩关节功能评定 :根据患者肩疼痛(P) ,最高 30分; ROM(R) 最高25分; ADL(A)最高5分; 肌力(M)最高5分;关节局部形态(F)最高5分。 ---总分(T)为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