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海军陆战队格斗教程

美国海军陆战队格斗教程

美国海军陆战队格斗教程第1章:近身格斗所有示范与右格斗式为例,所有动作都可以左右格斗式互换近身格斗的内容包括:近身格斗的类型、身体武器、人体要害、人体穴位等等。

这些都是近身格斗所需掌握的基本原则。

如果能在不同情况下的近身格斗中遵循和正确应用这些基本原则能有效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同伴。

1、近身格斗的距离:近身格斗包括3种类型:远距离格斗、中距离格斗、近距离格斗。

在实战过程中各种距离相互不断转化直到一方被打败。

远距离格斗:指利用步枪,刺刀,棍棒,或工具进行搏斗。

中距离格斗:指用匕首、拳击或腿击进行的格斗。

近距离格斗:打斗双方缠抱在一起时用肘膝进行的格斗。

2、身体武器手臂:手、前臂、肘是手臂部分能够使用的武器。

这些部位作为攻击武器的形式有:拳击、手刀、掌击、指击、格挡、肘击等等。

拳:用于击打脆弱的组织如咽喉等区域。

用拳攻击时的接触面为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的根部或小指外侧。

手掌外沿:俗称手刀攻击对手要害或软组织。

掌:由于手掌的原因多用于托击对方下巴,格挡等。

指:常用于刺击或扣挖敌人的眼睛,抓拿对方咽喉、裆部等要害部位。

手臂:用前臂进行防御性格挡,或抡击对手。

肘:近距离中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武器。

腿:用脚掌、脚趾、脚跟、脚背踢击或踩跺对手。

脚趾攻击时不要赤脚。

膝:和肘一样是近距离打斗中最具杀伤力的利器。

在近距离格斗中由于距离太短用腿踢击不大可能,膝则可以发挥威力。

当第一次用膝攻击使对手低下头时,可用膝做第二次攻击对手头部,如被击中对手必败。

3、人体要害在近身格斗中应做到用自己最大力量攻击对手最薄弱的身体要害,力求速战速决。

对手要害部位随着移动的变化不断暴露出来的,人的要害部位分布在人体的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和裆部。

头部:头部的人体要害有眼睛、鼻子、下颌、耳朵、太阳穴等,重击头部可以令对手休克或死亡。

双眼:身体最柔软最脆弱的部位,是人体要害的最佳攻击目标。

佯攻对手双眼可以诱惑其使用上肢进行防御,这样可以使其将其他要害暴露利于自己的二次攻击。

鼻子:鼻子是一个非常敏感又容易被击伤的器官。

攻击对手鼻子可以使其视力模糊。

这有利于进行二次攻击。

一部份人对鼻子进行过抗击能力训练,他们鼻子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所以在攻击对手鼻子时应做到全力以赴。

耳朵:攻击对手耳朵可以使其鼓膜破裂。

重击此处还可以使对手麻痹休克甚至死亡。

下颌:下颌被重击会导致昏迷。

也可以伤及其牙齿和舌头。

颈部:脖子前部和咽喉部位是一个没有任何骨骼保护的软组织区域。

重击此处容易造成休克断气甚至死亡。

颈动脉:颈动脉位于下巴下方脖子两侧的地方。

重击此处可以阻止血管向大脑供血从而造成对手休克或死亡。

颈椎:位于头和肩部之间的脖子后面。

这里是脊椎连接大脑的神经丛。

重击颈椎可以造成巨大的疼痛、瘫痪甚至死亡。

躯干包含的人体要害有如下几处:锁骨:俗称衣领骨,容易被打断,从而限制其手臂的活动。

太阳神经丛:攻击胸口中心处会造成呼吸困难。

肋骨:重击肋骨会造成动作迟缓甚至造成内伤。

肾脏:攻击此处除了会造成动作迟缓外还可能造成死亡。

裆部:此处也没有任何骨骼保护的软组织。

裆部是防御的重要区域,即使被轻轻击中也会疼痛不忍,被重击者会受到内伤甚至死亡。

手脚:虽然对手脚的重击不会对生命造成太大的威胁,如果四肢或关节被击伤会影响到攻击的进行。

4、人体穴位和神经丛人体身体分布着许多对疼痛敏感的区域点,这些我们把它叫做穴位。

这些敏感点一旦受到重击会造成行动不便,从而导致受制于人。

通过打击这些点能让对手意志消沉、动作迟缓。

这样就使得以后的致命或非致命的攻击变得容易。

对于这些穴位的打击一个是连续快速的踢打,再一个是精确的定点打击。

人中:位于鼻子正下方。

乳突:位于耳根后下方。

天突:位于喉咙下方凹陷处,即两锁骨相对中心点。

肩神经丛:位于肩关节前。

桡神经丛:前臂内侧位置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相连肌肉处。

血海:位于股骨附近的大腿内侧。

梁秋:位于腓骨附近的大腿外侧。

丘墟/内庭/中封:用鞋子前端-侧沿或跟部攻击以下部位,踝关节下面凹口处(丘墟)、上脚面中心顶点处(内庭)、足与小腿正面连接处(中封)。

第2章:格斗以下动作以右格斗式示范。

所有动作都可以左右格斗式互换。

格斗是徒手搏杀的一种技巧。

格斗通常使用手,肘,膝盖,脚,和身体一些部位做为武器。

海军陆战队员必须知道如何有效地进行攻击。

他们还必须知道如何对付对手。

1、攻击的要点放松肌肉当进行重拳攻击的时候,放松肌肉十分重要。

因为这样具能提高攻击速度还可以减少身体疲劳。

在近身搏斗中让肌肉放松可以使得整体移动速度和出拳的速度提高。

手臂肌肉的放松能够提高出拳速度。

击打到目标时瞬间爆发不但能使目标受到毁灭性打击还能保护自己的的手腕和手不受到伤害。

发力方法发力要点:--》在攻击中旋转臀部和肩膀进行发力。

--》在打斗中前后移动始终保持重心平衡。

--》把自身的重量全部传输给对手,始终保持身体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攻击路线。

快速恢复格斗式当出拳攻击后,迅速收回拳头是很重要的。

一旦攻击完成,需要迅速恢复格斗式并放松身体。

恢复格斗式的目的:--》将拳头和手臂迅速收回是为了保护自己受到对手的攻击。

--》阻止对手的攻击。

--》为下一轮攻击进行准备。

攻击意图攻击前一些细微的动作能够反映攻击者的意图。

尽量放松身体有助于隐藏攻击动机。

通常情况下,未受过训练的人攻击前的一些表情和一些细微的动作能反映出他攻击的意图,比如脖子的肌肉紧张,面部肌肉紧张等。

这表示攻击即将进行。

如果对手是经过特殊训练,就能轻易的躲过攻击,或者将攻击减少到最小。

拳头在打斗中是最常用的武器。

大多数人在打斗中第一反映是用拳头进行攻击。

在猛烈的拳头攻击下能够将人击晕或击倒。

因为他是人体最为坚硬的部位。

用它击打人体柔软的部位更容易将对手击毙。

正确应用拳击能够最大限度的杀伤对手而且能减少反作用力对手的伤害。

基本拳法拳头的正确握法:四指自然弯曲,拇指屈曲横叠于食指和中指间。

握拳示范图在未攻击前拳、臂、肩应尽量放松。

在出拳时放松肌肉能减少肌力的阻碍,提高出拳速度。

在进行进攻拳头即将接触目标瞬间,才骤捏紧加速发力,全身力量集中到拳面。

这样可以增加打击的破坏力并保护手和手腕不受到伤害。

当进行攻击的时候保持手臂手腕及身体移动路线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可以避免手腕受到伤害。

直拳直拳是一种沿着直线攻击的拳法。

它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攻击方法。

利用直拳攻击和接近对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对手察觉。

其攻击部位为人体柔软区域。

直拳攻击要领:--》在打直拳时,在猛然击中目标瞬间,手腕前臂和拳头迅速向内拧转。

--》攻击部位为拳头第一二指关节。

--》攻击完成后应迅速收回攻击手臂恢复格斗式。

后手直拳以右格斗试为例后手直拳指右左手完成攻击的拳法。

后手直拳攻击力比前手直拳威力较大,它的力量由腿蹬地产生反作用力经过转跨摆肩在到手臂完成发力。

后手直拳的要领:--》转动臀部(转跨)肩部前送,重心稍前移,手臂前伸对准目标出拳,在接触到目标瞬间拳心向下拧转,并使力量向前延伸(意念力量贯穿目标)。

--》攻击时后脚蹬地将重心转移到前脚。

--》用拳头的食指和中指关节攻击目标。

--》攻击后迅速将手收回,恢复到格斗式。

勾拳勾拳是一种从对手视线下方进行攻击的重拳。

这是一种在身体中线由下至上的攻击方法。

通常中线部位防守较弱甚至没有防守,当对手被勾拳击中下巴或下颌的时,能使对手昏迷或造成对手自己将舌头咬断的攻击效果。

攻击要点:--》手臂弯曲,拳心内收。

手臂弯曲程度取决于和对手的距离。

--》旋转臀部和肩部出拳攻击对手下颌或下巴。

--》攻击部位为拳头前一二指关节。

--》攻击后迅速将手收回。

摆拳摆拳是一种威力强大的近战拳法。

攻击要点:--》摆拳攻击对手上半身时,保持手肘弯曲并迅速拧转臀部和右肩。

--》攻击部位为拳头第一二指关节处,在拳头未接触到目标时继续拧转肩部和臀。

--》迅速收回手臂,恢复格斗式。

上半身攻击武器攻击对手是以击晕(倒)和控制对手为目的。

手、手臂、手肘都可以用来攻击对手。

这些部位的攻击方法包括:拳击、掌击、手刀、指戳,肘击等等。

这些攻击方法根据实战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攻击。

攻击原则这里有一些能让攻击有效实施的原则。

爆发力,力量的传输对有效打击对手是非常重要的。

这要求我们在攻击中做到以下几点:--》旋转臀部和肩膀到攻击时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向前向后移动身体时始终保持直线移动。

--》把身体质量通过旋转或移动使其转化成攻击力量。

攻击对方时始终保持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攻击轨迹(路线)。

肌肉状态让手臂保持放松状态直到接触到攻击目标瞬间才让肌肉紧张发力。

在接触到目标时务必保持肌肉紧张最大化(最大爆发力),这样可以保证目标受到最大力量的打击又能保护手腕和手不受到伤害。

拳头在未接触到目标一瞬间也是处于放松状态。

当击中目标时保持力量继续向前灌输。

击中目标后继续保持镶嵌灌输力量的状态(意念力量穿透攻击目标),这样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穿透破坏力。

保证对手受到最大的伤害。

攻击对方的薄弱,柔软的部位才能最大限度的杀伤对手。

移动移动是让自己寻找到适合攻击对手的位置同时也能起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移动由格斗式开始到攻击结束为止。

攻击时使用左手还是右手主要取决以下几点:--》攻击时的角度。

--》对手的角度。

--》对手所暴露出容易受到损害的部位。

攻击对手薄弱目标攻击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伤害敌人。

和比赛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攻击不是靠精湛的技术取得比分,而是以最大限度伤害对手为目的的。

这就需要攻击对手的薄弱区域。

格挡格挡目的是为了格挡敌人的进攻,格挡部位为拳头的小手指侧面的肌肉。

格挡要点:--》握起拳头,手臂弯曲45-90度,(右格斗式)向左转动臀部和肩部带动手臂。

--》当接触到对方时继续转动臀部和肩部。

--》当接触到对方时旋转手腕击打对手。

戳击下巴戳击下巴可以将对手的脖子和脊椎造成损伤。

攻击部位为手掌根部攻击要点:--》手臂弯曲90度,手掌向上,手指自然弯曲。

--》在攻击身体前保持手臂弯曲,在攻击时手指自然微微分开。

--》(右格斗式)站立左脚向前跨一步以便接近对手。

双脚距离约肩宽。

膝盖弯曲。

--》保持右臂弯曲状态接近对手,猛然击打对手下巴。

攻击时配合转臀发力。

沿对方胸口中心由下到上攻击对方。

手刀手刀是近身搏杀中最具有杀伤力、应用最为广泛的技能。

攻击部位为小手指以下手腕以上的手掌边缘。

由于手刀扁平可以轻易避开头盔和防弹衣攻击对方颈部。

刀手的攻击角度有:内、外、垂直3种。

外刀手外刀手的攻击要点:--》四指伸直,拇指内收。

--》微收右手。

同时,向后转动右臀部和右肩膀。

--》然后向前转动臀部和肩部猛然发力,平行击向对方颈部。

(如下图)内手刀内手刀发力要点:--》四指伸直,拇指内收。

--》把右手放到左肩膀的上方,接着转动右肩膀,发力击向对方颈部。

--》在攻击时向右转动臀部和肩部。

(如下图)垂直手刀攻击时沿直线攻击的手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