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教案校
三、全日观察
1、精神
婴幼儿不如平时活泼、容易发脾气、粘人、表情痛苦,说明孩子不健康了。
2、面色
如果婴幼儿面色比平时苍白或发红、发热,说明孩子可能生病了。
3、食欲
婴幼儿食欲并不是恒定的,会出现波动,但突然地失去食欲,而且有恶心、呕吐等是疾病的表现。
4、大小便
大小便次数增多,小便颜色加深。
5、睡眠
平时入睡快,睡得安稳,现在入睡困难,睡眠不安、烦躁、哭闹等为疾病的表现。
(2)分饭菜时,动作快,均匀,先给进餐慢的幼儿和体弱儿盛饭,让他们先吃。注意饭菜的保温、保洁。如:冬季保暖,夏季降温。
3、个别照顾
根据婴幼儿的身体状况添加饭菜。保育员应控制肥胖婴幼儿的摄食量;对营养不良、食欲差的体弱儿,应耐心照顾,允许婴幼儿少量进餐,并循序渐进地增加膳食量。
4、注意事项
(1)杜绝汤、菜同时盛在一个碗里。
注意:1、在分发餐具前应先用洗涤液擦拭第1遍,再用清水将餐桌擦拭第2遍。擦桌子的抹布应该是擦半张桌子翻一个面,擦一张桌子清洗一次。
2、在婴幼儿分发餐具过程中,若餐具落地,应立即更换。
四、分发饭菜
1、分发饭菜的原则:公平对待,少盛多添。饭菜分别装在碗和盘中,先盛饭菜,吃完后再盛汤。
2、盛饭顺序:
(1)按照婴幼儿的平均摄食量,发给每个婴幼儿同等量的主食。一般第一次装大概是碗的1/3~1/2。
(4)使用筷子的指导
其一,辨认筷子头部的形状,圆形为筷子头,另一端方形为筷子的尾部,用筷子的头部夹食物;其二,将筷子头放在前面,手应抓拿筷子的中后部,筷子头应戳齐;其三,一只手扶碗,一只手拿筷子,通常使用右手拿筷子。拿筷子时,右手同时握住两根筷子,两根筷子从大拇指和其余四指间穿过,外侧的一根筷子靠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内测的一根筷子靠在无名指和小指上,中指放在两根筷子的中间,大拇指搭在两根筷子的中间偏上部,靠中指和食指夹住上面的筷子,上下夹动。
二看:精神状态、面色、咽部有无异常,皮肤有无皮疹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可疑者及时报告,以便隔离、观察、确诊。
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异常情况;(提醒须注意问话艺术)
四查:查看一裤兜内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举例:如带了贵重饰品、小粒的或坚硬的玩具或物品等。
(让同桌同学利用此技巧互相观察)
二、接待入园(晨、午检)
质量标准:协助老师晨、午检,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技能技巧:
一摸:摸幼儿额头、颌下和腮部。检查额头是将手心放在婴幼儿的前额,感受婴幼儿前额的温度,是否明显高于自己的手温,判断是否发烧。摸颌下,是为了了解下颌部淋巴结是否肿大,将手指轻触下颌骨的下缘向下至颈部两侧,检查是否肿大。摸腮部是要了解婴幼儿的腮部是否有肿大的现象。
备课
教学内容(课题):3.1 晨、午检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晨、午检技能。
2、掌握给婴幼儿喂药的技巧。
教材分析
重点:掌握晨、午检技能。
难点:掌握给婴幼儿喂药的技巧。
教具:书本《保育员》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提问学生)桌椅表面清洁消毒应……,对于……室空气的清洁消毒应……,在发生一般传染病时应……消毒。
二、营造进餐环境
进餐环境包括进餐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进餐的物质环境是指卫生情况、家具、餐具的准备等;精神环境是指保育员的态度等。
1、进餐前准备
进餐前最好环境准备,如整洁、明亮的教室或餐厅,摆放整齐的餐具,轻松悦耳的轻音乐等。
2、提高进餐兴趣
在饭菜端出来后,可采用猜谜的方式让婴幼儿推测饭菜的名称;也可通过让婴幼儿嗅和看,判断饭菜的内容;还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婴幼儿产生对某种食物的想象。
教材分析
重点:熟练掌握如何培养婴幼儿文明进餐
难点:熟练掌握如何培养婴幼儿文明进餐
教具:书本《保育员》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提问学生)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通过……提高婴幼儿进餐兴趣,在婴幼儿进餐时,不可……。
二、指导婴幼儿进餐
1、指导大班幼儿自取食物
在幼儿进餐过程中,除了要能根据小、中班幼儿的需要,及时给他们添加饭菜,还应指导大班幼儿自己添加饭菜。进餐要求不拥挤,吃多少盛多少,少盛多添,不泼洒。
4、语言引导示例
(1)提高食欲的指导语
用愉快的表情和语气说:“我最爱吃牛肉炖胡萝卜。”
故意做几个深呼吸连声惊叹:“好香呀,今天小朋友一定吃得又多又好。”
“啊!午饭太香了,香喷喷的大米饭,鸡蛋炒西红柿,肉末炒芹菜,有红、有白、有黄、有绿,真漂亮!”
模仿兔子妈妈的口吻对婴幼儿们说:“小兔子玩饿了,很想吃萝卜,我们看看今天的饭里有萝卜吗?太好了,有兔子们喜欢吃的红萝卜(白萝卜),太香了,兔妈妈都忍不住要吃了。”
(2)端碗的姿势
饭碗应放在距桌边10cm处,左手扶碗,固定碗的位置,右手拿勺或筷子,如需将碗端起,应双手端碗。
(3)用勺进餐的指导
其一,握住勺柄不能大把攥,拇指应与其他四指分开,捏住勺柄的两侧,手心朝上;其二,盛食物时勺子凹陷处应该朝上;其三,小勺举到嘴边时,眼睛看着食物,并张开口;其四,咽下一口,再吃一口。
培养幼儿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刷牙,吃饭时尽量做到不撒饭、不剩饭、不浪费粮食、不吃不清洁、不新鲜、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捡食 地上物品的习惯。
6、学习餐桌文明
细嚼慢咽,咀嚼和喝汤不出声;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餐具相互碰撞不应发出过大的响声,不敲碗筷;夹菜不挑挑拣拣;餐桌上应礼让,不应独占好吃的食物等。
教学内容(课题):3.2 进餐前工作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能根据天气情况做好三餐的保温和保洁工作。
2、掌握分发餐具、饭菜技巧。
教材分析
重点:1、学会能根据天气情况做好三餐的保温和保洁工作。
2、掌握分发餐具、饭菜技巧。
难点:掌握分发餐具、饭菜技巧。
教具:书本《保育员》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盛饭菜
要求幼儿每次盛饭菜时,将自己的餐具放在靠近大饭盘和菜盘的桌子上,用公共餐具盛饭菜,每一种添一点,避免过多造成浪费。
(2)盛汤
用公共汤勺将汤搅拌均匀,再盛在自己的碗中,碗中汤不应过满,以防泼洒,最多盛到碗的2/3处。
(3)端饭菜
要求幼儿两手将碗端平,眼睛既要看手中的碗避免泼洒,又要看路,以躲开障碍物,回到自己的座位后,轻轻将碗放在桌子上。
(提问学生)晨午检技巧是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喂药时注意……。
二、三餐的保温和保洁
1、饭菜保温保洁的原则:冬季保温,夏季散热。
2、尽量缩短运送饭菜的时间,确保饭菜的清洁和保温。
3、冬季应给盛饭、菜、汤的容器加盖,并要要关闭严密,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4、夏季应给饭菜加盖一个网罩,并要要关闭严密,防备苍蝇或飞絮的污染。
三、指导不同体质的婴幼儿进餐
1、对肥胖儿的照顾
在满足小儿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限制肥胖儿的食量。当肥胖儿要求添饭时,应给予体积大、热量少的食物,多给蔬菜,尽量少添主食。在进餐过程中,不断提醒肥胖儿放慢咀嚼和吞咽的速度,要求他们细嚼慢咽,一定要咀嚼细碎后再吞咽。同时还要与家长配合,持之以恒。
5、夏季,若饭菜过热,需将饭菜端至电风扇附近,以便迅速地散热、降温。
6、饭菜应放在婴幼儿的活动区域外、婴幼儿不易够到的地方,避免打翻、碰撒甚至烫伤婴幼儿。
三、分发餐具
在分发餐具的前20min,保育员应将手洗干净,然后餐具一摞摞地准备好(一般5-6个为一摞),或在中、大班中提醒值日生在开饭前15min左右将手洗干净。分发餐具时,按座位的次序发放,保证一人一碗一盘。碗的位置应对着椅子的中间,离桌边一拳(横拳)远的距离。盘子应摆放在碗的前面。分发勺子和筷子时,手应捏在勺柄处或筷子的尾端,勺子或筷子应放在盘子上,摆放整齐。
6、体温 婴幼儿体温达到37.5℃以上,说明婴幼儿的身体异常。
四、喂药技巧
1、喂药
(1)核对药名与患儿的姓名及服药剂量。
(2)根据服药记录准备药物。液体药物应用量杯服用,中药丸应捏成小球状服用。
(3)准备服药用的白开水,如有条件也可准备些类似山楂片以在患儿吃药后奖励。
(4)将患儿带离开其他同学,和蔼地劝说婴幼儿吃药,对于较小的婴儿,保育员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喂药。
四、总结并结束课堂
今天我们学了盛端饭菜汤要:……,正确的进餐姿势是……,文明进餐包括:……。
三、培养文明进餐习惯
1、进餐定时和定位
进餐定时、定位可以帮助婴幼儿形成进餐与进餐环境的神经联系,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每当进餐时间来到,婴幼儿便能产生食欲。定位,要求婴幼儿在自己的座位上进餐,不可端着碗四处走,走到哪,吃到哪。
2、饮食定量
防止婴幼儿出现喜欢的食物就贪食,不喜欢的食物就拒食的现象。
3、专心进餐
2、对体弱儿的照顾
循序渐进地养成体弱儿的良好饮食习惯,做到不催促、不批评、不歧视,不把他们当做负担。掌握婴幼儿的进食量,以八分饱为宜,不可过量或过少。并在婴幼儿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
四、总结并结束课堂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了……。
教学内容(课题):3.4 培养婴幼儿文明进餐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如何培养婴幼儿文明进餐
(5)服药后的婴幼儿应安静片刻,避免吃药后马上剧烈活动。
(6)做好服药记录。
举例说明此操作。
2、注意事项
(1)做好药品的登记工作,具体内容包括:姓名、病名、药名、服法(时间、药量)。
(2)为婴幼儿准备的药物切不可出现错误。
四、总结并结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