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第三章诉权与诉

民事诉讼第三章诉权与诉


实体法规定而产生的。对双方当事人来说
,就是期待法院判决支持其请求,也就是
获得胜诉的权利。
可编辑ppt
3
• 3、两者之间的关系
• 当事人行使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其目的 在于实现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如果当事人 没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实体意义上的诉 权就无从实现。反之,如果没有实体意义 上的诉权,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也就没有行 使的必要。
第四章 诉权、诉
第一节 诉权
一、诉权概说
(一)诉权的定义和实质
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益的 权利。
诉权的实质是司法保护请求权,即它是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当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 与他人发生争议时,请求法院用判决的方式予以 保护的一种权利,是进行民事诉讼的基本权利。
在民事诉讼理论中,一般认为诉权具有双重
• 诉的标的即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与人 民法院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 的客观对象,即当事人之间争议并由人民 法院裁判的对象。
• 3、诉的理由
• 诉的理由,即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
护和进行诉讼的根据。没有诉的理由,当
事人的诉讼请求就不能实现。
可编辑ppt
21
三、 诉的种类
1、确认之诉
• 确认之诉,是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确 认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存在或者不存在某 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
• 特征:1、主体只能是民事诉讼当事人; 2、内容是依法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
• 3、前提必须是民事法律关系处于非正常状 态;
• 4、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
可编辑ppt
12
• 诉的双重含义: 程序意义上的诉和实体意义上的诉




启动诉讼程序
保护民事权益
可编辑ppt
程序意义上的诉 实体意义上的诉
13
• 二、诉与起诉、诉讼、诉讼请求的界限
• 分类:
• 积极的确认之诉————确认存在
• 消极的确认之诉————确认不存在

可编辑ppt
22
• 确认之诉特点:(只求确认,不求给付) • 第一、提出确认之诉的目的是要求法院
• 1.诉与起诉。
• 诉作为当事人向法院提出予以司法保护 的一种请求,其表现形式有起诉、反诉、 上诉、再审之诉等。
• 起诉是诉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是两者的 联系。
可编辑ppt
14
• 诉与起诉的区别主要有二: • (一)诉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而起诉的主体仅限于原告;
• (二)诉可以出现在一审程序、二审程序 、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之中;而起诉则只 限于一审程序。
含义,即诉权包括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
上的诉权。(二元诉权可编说辑ppt)
1
• 1、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 指当事人在程序上向法院请求
行使审判权,以保护自己民事权益 的一种权利。(主要包括起诉权、 应诉权,反诉权,上诉权)
可编辑ppt
2
• 2、实体意义上的诉权
• 指当事人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向对方当事 人提出实体请求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基于
可编辑ppt
8
(二)诉权的基本特征
1.它的行使须以民事诉讼法和民 事实体法为依据;
2.它为纠纷当事人平等享有;
3.它的行使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
4.它的内容包括进行诉讼的权利
和满足诉讼请求的权利。
可编辑ppt
9
二、诉权的取得和丧失
取得条件 1、 必须是民事法律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 2、 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 3、 可以通过审判方式恢复常态。
可编辑ppt
15
• 3.诉与诉讼请求。
• 诉作为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予以司法 保护的一种请求,包括程序意义上的诉和 实体意义上的诉
• 诉讼请求则仅限于实体意义方面的内
容,它是诉方当事人所提出的解决民事纠
纷的具体方案,也即诉方当事人向对方当
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相当于实体意义上
的诉。
可编辑ppt
16
• 4、诉与诉权的关系 • (1)区别: • 首先,诉是一种请求,而诉权则是一种
可编辑ppt
10
诉权丧失的原因: 1、对权利的保护超过了诉讼时效; 2、法院对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已经 作出裁判,并且该裁判发生了法律效
力;
3、诉权的享有者死亡或者民事权利能 力终止,而没有权利义务的继受者。
可编辑ppt
11
第二节 诉 • 一、诉的概念与特征
• 概念:是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 法院提出的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权利或者权能。
• 其次,诉处于动态,而诉权则处于静态 • 第三,诉是具体的,而诉权则是抽象的 • (2)联系: • 首先,诉权是诉存在的基础,诉是诉权
的表现形式和行使诉权的起点;
• 其次,诉权的双重可含编辑pp义t 决定诉的双重含17 义
• 三、诉的要素 • 诉的要素,是指构成一个诉所必不可少
的能使诉特定化的因素。它是构成一个诉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诉的内在组成。
• 二、诉讼权利由段的不同表现
形态。(起诉权、上诉权就是诉权的具体
表现)
可编辑ppt
7
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区别之一:主体不同
诉权主体 (当事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包 括诉讼代理人、证人、 鉴定人、翻译人员、 勘验人员和协助执行 人)
诉讼权利主体,
即民事诉讼法律 关系主体,
可编辑ppt
18
诉的要素到底有几个,理论界有不同看法
二要素说:诉的标的、诉的理由 三要素说:诉的标的、诉的理由、 诉的主体 四要素说:诉的标的、诉的理由、 诉的主体、诉讼请求
可编辑ppt
19

• 1、诉的主体 • 诉的主体就是诉讼的当事人;任何一
个诉,都必须要有当事人。

可编辑ppt
20
• 2、诉的标的
• 问:乙是否享有诉权。
可编辑ppt
5
• 注意:
• 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 区别:一是法律依据不同;二是享有的
主体不同。
• 诉权是实体法和程序法所确定的,是当 事人进行诉讼的基本权利,是诉讼权利的 基础;
• 诉讼权利是由程序法所规定的,是当事
人进行民事诉讼所享有的权利。
可编辑ppt
6
• 联系:
• 一、诉权是诉讼权利的基础,诉权决定诉 讼权利
• (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
可编辑ppt
4
• 例:某一乡村民甲、乙各牵一头牛于一小 桥上相遇,二牛相斗,乙的牛被甲的牛挤 下桥摔死,乙向甲索要赔偿费。甲提出: “在过桥时,我就向乙说,我的牛性子暴 ,让我牵牛先过,但乙说不怕,继续牵牛 过桥。另外,两牛打架,与我无关,因此 ,乙对牛被摔死后果自负:”乙与甲协商 不成,欲提起诉讼付个:“说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