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
✓ 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贮存分 散,不够系统。
▪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 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 摘等
▪ 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 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 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 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 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 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 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
2、文献的种类
▪ 按编辑出版的不同形式,可分为:
▪ 书籍:教科书、专著、资料性与参考性工具书等 ▪ 期刊:专门学术期刊、大学学报、文摘杂志等 ▪ 会议论文 ▪ 学位论文 ▪ 报纸 ▪ 内部资料 ▪ ……
▪ 按对文献内容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 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 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 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
10、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
▪ 研究报告的各部分是否协调? ▪ 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情理? ▪ 研究程序进行得是否恰当? ▪ 研究过程是否带有偏见? ▪ 研究分析是否得当? ▪ 结果的概括是否有充分的理由? ▪ 在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方面是否有可争议之处?
4、查阅文献的流程图
5、文献来源
▪ 期刊索引 ▪ 摘要刊物:多种杂志、技术报告、专题论文或科技文
献的摘要
▪ 评论杂志:对某一教育研究主题相关的综合刊库、万方数据库、维普
数据库等 调查的结果与1977年的研究有高度的一致性, 几乎一半初级水平的教师承认不知道如何回答学生的提问,而且随着学生年 龄的增加,认为教师能有趣介绍科学的比例下降(4个年龄组比例依次为68%, 56%,45%,34%)。研究还显示教师在科学上越有学问,他们在生动有趣地 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方面就越成功。随着学生年级提高,认为科学能使人感 到乐趣、兴奋及充实的比例也逐步降低,在青少年间最低比例达到大约30%。 认为教学内容有用的观念,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都 有某种程度的下降,但最大的下降幅度在17岁和年轻的成年人中。
▪ 问题: 文章的研究课题,研究假设 ▪ 对象: 研究的对象 ▪ 方法: 研究如何进行,测量或分析的方法 ▪ 结果和结论
结果:发生了什么? 结论:研究者如何运用结
摘要例:
杨格(R.E.Yager)和波斯特(R.J.Bonnstetter) “学生对学科教师、课堂及教学 内容的看法”,学校科学和数学,84,1984,5-6月,第5期,第406-414页。
6、查询技巧
7、常用检索方法
▪ 顺查法 ▪ 倒查法 ▪ 抽查法 ▪ 追溯法
图书馆的电子期刊查询举例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海师图书馆电子资源
▪ 第三代数字图书馆 :书生之家
计算机、通信与互联网
▪ 欢迎试用计算机技能视频学习系统
高级搜索 、个性设置 、 检索帮助、网页搜索特色功能介绍
问题:了解各年龄阶段学生及青少年对他们科学教育中各因素的看法。
对象:(总计)将近700名芦瓦区的学生和9、13、17岁的青少年及24—35岁的 成年人,为了比较,运用了全国教育进步评价研究2500个样本的数据。
方法:用13个项目的问题对他们进行调查,这13个项目是1977年全国教育评 价研究会所运用的。芦瓦区教育机构的科学顾问也参与数据搜集,对各个项 目的反应以百分比的形式总结出来,并与1977年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
3.1 文献检索
▪ 概念:
▪ 文献,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以载 体形式传递知识。 ——《文献著录总则》
▪ 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 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 文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它贯科学研 究的全过程,从选题,初步调查以及论证课 题,制定计划,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到 形成研究报告,都离不开有关课题文献的检 查和利用。
Google搜索引擎:中英文
8、文献取舍
▪ 被引用最多的文章 ▪ 追踪本领域活跃专家 ▪ 近期的资料 ▪ 经典文献 ▪ 批判性回顾文章 ▪ 当查阅文献的信息趋于稳定、研
究问题内容比 ▪ 较完全时,即可停止查阅文献
9、怎样做摘要
▪ 书目登记:作者姓名,标题,出版情况(杂志名,
卷号,页码;书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日期)
▪ 1、从文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 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 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 在本领域内已有哪些相关工作,提高研究的 效率
▪ 提供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 方法
▪ 对研究方案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 免预想不到的困难
▪ 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分布不平衡,缺乏交流
当前,心理、教育科学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少数文化发达地区的 科研机构和大学,而许多地处边远,内地、文化不发达地区的大学、 科研机构则因经费和其它因素而存在研究文献严重缺乏的现象。
各大学,科研机构、单位之间未能很好地开展资料交换工作,不但在互 通有无方面做得很不够,个别单位甚至还存在资料封锁现象,这是 极不利于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
分布分散
首先表现在同一学科、专业方面的研究文献往往分散在许多其它学科的 杂志上,而某一学科、专业的杂志又往往刊登许多其它学科专业的 研究文献。据有关统计,一个专业的研究文献在本专业杂志上发表 的只占50%,而另外的50%则发表在其他有关的专业杂志上。
第二层含义是指研究文献贮存分散,即各种文献分别收藏在各个不同的 单位,分布面极广。
▪ 这类综述性文献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 新颖,即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特点。
3、教育科学类文献的特点
内容广泛
数量众多
学科复杂
系统性、积累性和继承性强
相互交叉渗透: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科 学技术高度综合、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 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研究者创新少而对已有文献引 用,简单加工多。此外,文献发表前缺乏严格的审 查也是造成重复发表、出版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