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关报关实务 第一章 作业 简答题

海关报关实务 第一章 作业 简答题

海关报关实务
一、报关与海关管理
1、报关的含义
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运输工具或物品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2、通关、报关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针对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的进出境而言的。

区别:报关是从海关管理相对人的角度出发,仅指向海关办理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通关不仅包括海关管理相对人向海关办理有关手续,还包括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核准其进出境的管理过程。

3、报关的范围及基本内容
进出境运输工具:主要指用以载运人员、货物、物品进出境,在国际间运营的各种境内或境外的船舶、航空器、车辆和驮畜等。

进出境货物:包括一般进出口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保税货物、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和其他进出境货物,通过管道、电缆输送的进出境的水、石油、电以及无形的货物,如附着在货物载体上的软件等。

进出境物品:主要包括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它物品(如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外国机构或者人员的公务用品或自用物品等)
4、报关单位的基本特征
⑴依法在海关注册登记(成为报关单位前提)
⑵必须在中国境内(境内:法人或组织必须在中国关境内依法成立)
⑶包含两类主体(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两类主体共同构成)
5、报关员的概念
报关职业角度:报关员是具有专业知识、向社会提供专门智力服务的专业人才。

现行海关法律体系:《海关法》:经报关单位向海关备案、专门负责办理所在单位报关业务的人员。

6、报关员职业建设要求
⑴道德要求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爱岗敬业、诚信服务、团结协作。

⑵知识要求
对外贸易知识、进出口贸易管理基础知识、进出口税费知识、海关注册知识、通关制度知识、国际物流基础知识、商品归类知识、相关法规知识、报关常用文写作知识、报关常用英语。

⑶技能要求
助理报关师技能要求、报关师技能要求、高级报关师技能要求
7、防范职业风险的策略和方法
⑴培养足够谨慎的态度
⑵学会识别风险因素:有形风险:如伪报货物品名等
无形风险:道德风险(报关员不诚实等)
行为风险(报关员不认真等)
⑶把握应对风险的策略
①不冒不能承受的风险;②考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③不因小失大
8、世界海关组织的战略目标
①促进安全和国际贸易便利化,包括简化和统一海关手续;
②促进公平,有效率和有效益的税收收入;
③保护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④加强各过海关能力建设
⑤促进包括成员方海关机构、其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私营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⑥提高海关的表现和形象
⑦进行研究和分析
9、海关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①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②是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③是国家行政执法部门
任务:①监管:,包括对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进出境活动
②征税:关税的征收对象为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③查缉走私:走私也即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关税并以谋取暴利为目的的行为
④编制海关统计:包括对外货物贸易统计和对外服务贸易统计。

10、关境、国境区别
关境同国境一样,包括其领域内的领水、领陆和领空,是一个立体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关境等于国境,我国关境小于国境。

(我国单独关境: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

也有关境大于国境。

11、海关统计包含哪三方面
①海关统计资料:即通过海关实际进出口的货物的数字依据
②海关统计工作:即收集、整理和分析海关统计资料的过程,或者说是对海关实际进出口的数量方面的调查、整理和分析研究;
③海关统计原则和方法:为部门统计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统计学原理在海关监管领域内的运用,是统计学原理与海关管理理论及业务的结合
12、海关权力的特点
共性:强制性
另据有:特定性:海关依法具有形式进出境监督管理职权的资格
复合型:海关依据法律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还可以依据法律授权行使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自由裁量性:海关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判断和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从而更加准确地贯彻法律意图和体现公正
广泛性:海关职能具有广泛性,国家赋予海关比较广泛的权利,细分有九大类之多。

13、海关权力行使的原则
①合法原则:行政权力行使的合法性至少包括⑴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资格合法
⑵行使权力必须有法律规范为依据
⑶行使权力的方法、手段、步骤、时限等程序应合法
⑷一切行政违法主体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合理性原则:海关在执法时必须公平、正当、合理地行使权力
③程序法定原则:在法定的授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行使
④独立行使原则:海关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

海关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管理的垂直领导体制,地方海关只对海关总署负责。

14、海关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①实施管理的主体是海关
②海关管理职权所指向的对象或目标包括:
可为人们控制利用的一切物质财富(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
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称智力成果,附在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的知识产权);
人的行为,即产生法律后果的合法行为或违法行为(当事人)
③海关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依法行政
④海关管理是一种有组织系统的行为
特点:①辐射面广、政策性强
②知识面广、专业性强
③规制体系健全、法制性强
④管理手段先进、科技应用性强
15、海关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海关管理制度是指调整海关管理活动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总称
海关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与进出境业务相关的管理制度,原则上以海关行政法规为主要内容
特点:①综合性②涉外性③统一性
16、海关对报关员的管理内容
海关对报关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报关单位向海关的报备、报关单位与报关员法律关系的确认和法律责任承担3个方面。

①报关单位对其所属报关员的报关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报关单位与所属报关员的劳动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报关单位负责
③报关单位为所属报关员办理海关有关手续
17、报关员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①报关权②监督权③查询权
义务:①依法报关②合理审查③配合执法④协助工作
1、对外贸易政策的措施
①关税措施②非关税措施③鼓励出口措施④消耗臭氧层物质
2、国家限制出口商品范围
①部分农产品出口②部分活禽、畜出口配额管理③部分资源性产品④消耗臭氧层物质⑤部分出口商品⑥濒危物种出口⑦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
3、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许可证是国家批准外贸经营者进口或出口某种货物或技术的证明文件,是我国外贸管制方面最基本、最重要的官方文件之一,对于任何外贸经营者都具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

它也是海关管理和验放进出口货物的重要依据。

4、进出口许可证报关规范
(1)进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为1年
(2)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3)进出口许可证一经签发,不得擅自更改证面内容
(4)许可证签证机构与海关总署及口岸海关实施计算机联网检查。

(5)进出口许可证实行“一证一关”管理,一般实行“一批一证”(一次报关使用)
(6)对实行“一批一证”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大宗货物(出口原有溢转3%,免证)
(7)实行“非一批一证”管理:外商投资出口货物、加工贸易出口货物、补偿贸易出口货物、部分农产品、畜、原油、车等
(8)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货样广告品
(9)出口汽车
(10)部分指定发证机构或口岸报关出口的货物
(11)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进出口许可证实行“一批一证”制
5、入境货物通关单
入境货物通关单是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制度。

对进口列入《法检目录》或其他法律规定需要检验检疫的货物在办理进口报关手续前,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依照有关规定接受报检签发的单据,同时也是进口报关的专用单据,是海关验放该类货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入境货物通关单实行“一批一证”制度,正面内容不得更改
6、入境货物通关单主要适用于哪些商品?
(1)《法检目录》的入境商品
(2)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
(3)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
(4)进口旧机电产品
(5)外商赔付的进境货物
(6)进口捐赠的医疗器械
(7)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