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徐州市铜山区部分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结果分析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对如何开展好中学生体育锻炼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1、前言体育锻炼是增强健康的有效有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起着良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当代社会,健康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而体育锻炼作为可以改善人们健康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也成为社会各层次的研究的热点。
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要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一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1,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此时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得到提到,认识并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的技能,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因此,笔者通过对徐州市铜山区的一些中学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大连:中国学校体育,2007(6):1-2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本为以课外体育锻炼为研究对象,并从徐州市铜山区随机抽取了10所初中学校的10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研究方法通过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着作及文献资料,为本文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查问卷,采取当面发放、当面收回的方式对1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学生问卷共1000份,回收问卷9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问卷有效率为100%。
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所有原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分析表1中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非常了解了解不太了解不了解人数占百分比人数占百分比人数占百分比人数占百分比学生186 %564 %170 %60 %知识是形成态度与信念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引起行为变化的必要条件2,,体育锻炼知识是指与体育锻炼内容相关的知识,而体育恰恰能够促进健康知识的拥有3。
就中学生而言,了解体育锻炼知识越多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就会越深刻,就可能更多时间地去参加体育锻炼,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能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在对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的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非常的了解,%的学生不太了解,仅仅有%的学生不了解体育健康知识,而对体育健康知识了解的学生占大部分比例,%。
可见,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比较关注体育健康知识的,这说明在中学教育阶段,学校与体育健康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学生和老师也比较重视身体的健康情况。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与形式分析表2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选择情况球类田径类健身操类游泳其他2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冯维胜,丁数哲.体育价值观对体育锻炼影响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4):18-21参加人数3104831124233所占比例%%%%%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接近成人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性格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4,处于这个阶段的中学生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
而不同体育锻炼内容与形式,能使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不同运动的乐趣,能不断地主动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学会与同伴团结合作,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体育锻炼的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球类运动,但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选择田径类的运动项目人数最多为483人,占%,其次为选择球类运动项目的人数为310,占%。
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选择田径类运动原因之一就是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是特别多,尤其像健身跑这样的运动,运动起来比较方便,强度也可以自行控制,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情况进行运动。
而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中考体育加试的成绩,这与中考的内容及学校的要求有很大的关联。
表3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选择情况独自与父母与同学与朋友其他参加人数1235645532026所占比例%%%%%4韦拥军.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学生文化学习的影响研究[J].体育教学科研,2008.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是很多中学生所热切希望的,它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重要的作用5。
在对体育锻炼的形式选择的调查中发现,有%的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形式选择与同学一起,有%的学生选择与朋友一起,有%的学生选择独自锻炼,仅有%的学生会选择和父母一起。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学生的选择比较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这说明中学生已经开始逐渐的摆脱对父母亲的依赖,开始寻求自己的伙伴,不仅主动与同学、朋友一起学习、生活,而且还主动一起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表4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选择场所的调查统计学校社区或公园家里野外公路街道健身俱乐部其他人数6361603511834015所占比例%%%%%%%锻炼场所是学生参加锻炼的前提保障条件6。
如上表,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铜山区的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选择的场所主要以学校为主,占%,这比较符合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特点,由于学校是他们日程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选择选校进行体育锻炼既方便又实用。
其次有%的中学生会选择在社会或者公园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选择在公路街道,%和%的学生选择在家里或在野外进行体育锻炼。
另外,特别值得在意的是有%的中学5李政,陶建辉.湘西地区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2):p87-906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13(1):p138-140生会选择去健身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这说明有一部分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消费观念,“花钱买健康”的消费意识已经有了萌发,学校的有关部门与老师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表5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的选择情况早上锻炼放学后的傍晚周末或节假日不固定时间参加人数98427168287所占比例%%%%表6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单次所持续的时间统计30-60min61-90min91-120min121min以上30min以下参加人数2195071806212所占比例%%%%%锻炼时间选择的科学合理程度影响锻炼效果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一天中最佳锻炼时间的研究为:每天8-12时,14-17时是肌肉、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而3-5时,12-14时的人的身体处于相对最低状态,易出现疲劳,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较大7。
表5的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上比较分散,%的中学生都会选择放学后的傍晚进行体育锻炼,有%的学生选择周末或者节假7周丽君,赵钟晖.浙江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59-62日进行体育锻炼,仅有%的学生会选择早上锻炼,而不固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百分比占%,仅次于傍晚参加锻炼的学生比例。
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早上一般有晨读,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只能傍晚,完成一天的学业之后进行锻炼身体,对于强身健体和机体的消化吸收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而节假日中学生多数会选择进行补充睡眠或者参加补习班而放弃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固定的时间,随意性比较大,导致有部分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规律。
而一些专家表示,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是活的锻炼效果的基本前提8。
从表6中可以看出,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90min的占大部分比例,为%,而在30min以下的人数比例在%,61-90min的人数比例为%,而超过90min以上的比例只有%。
一些研究表明,一般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应该在10h或10h以上,至少也得保证每天总活动时间达到1h,这样的运动量才能很好地服务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9。
但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持续时间超过一小时的人数比例仅为%,可见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长并不是很乐观。
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其中个人因素是主要因素,而个人的体育价值观在个人因素中对体育锻炼的影响较为突出。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探讨。
8王秀香,李爽,何金等.大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4):52-559王螽庆,徐军艳.中学生体育状态现状调查与分析及体育教学改革可行性探讨[J].体育科学,2002(2)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分析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也称个人因素,体现在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表7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压力的娱乐活动减肥掌握知识和技能交朋友其他人数606135681054620所占比例%%%%%%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10,而体育锻炼动机则是促进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因,它是个人的内在过程,最终会以参加体育锻炼的意向、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从来推动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表7是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趋势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的动机就是提高身体素质,占总人数的%,但对这些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得知有94%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提高身体素质为锻炼的动机是因为他们以提高体育成绩和体育加分为主要目的,仅有6%的学生为单纯为了锻炼身体。
另外,有%的学生是为了缓解压力而参与体育锻炼,这说明中学生的任务繁重,精神压力较大,需要体育运动来缓解情绪压力;还有%的学生单纯为了减肥而参与体育锻炼。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此时学校和家长应当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出现不良的饮食和锻炼的习惯。
10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270-271表8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调查非常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其它人数23850217565所占比例%%%%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人士某种事物或者优先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主体在认识或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11,而在体育锻炼中,体育兴趣中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一旦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情趣,就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锻炼中去,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