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数学四上认识平行

苏教版数学四上认识平行

第5题要理解其实平行线也就是通过平移后得到的直线。所以这张图里对应的边之间都是平行的。
1.独立作业时巡回指导。
2.练习后组织交流,突出重点。
(3)先随意画一条,再“平移”,得到另一条直线,就是它的平行线。
讨论:那怎样才能使平移的时候尺不乱抖呢?
同桌相互说一说方法。(先要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边,用其中的一条画线,另一条紧贴着直尺,沿直尺移动,这样就不会有偏差了,移到一个合适的一个合适的位置,再画出另一条边,这样到了一组平行线。)
1.请学生说一说直线的位置。每说一种,用小棒摆一摆。
(3)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行的例子吗?
(4)请你尝试着画出一组平行线。
2.同桌交流自学所得。
1.小黑板出示“自学研究单”。
2.请同桌说说你从书上知道了什么。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8分钟)
1.学生交流两条直线间可能的位置关系,并在黑板上用小棒摆出。
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明确: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不相交。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
1.独立完成P40/1,P41/2~5。
2.学生交流。
第1题说一说第4组的判断方法 。
第2题说说有什么发现。(长方形对边间的平行线段都相等。)
第3题全班校对后理解:任意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第4题同桌检查后在随练本上互相出题画平行线并互批。
认识平行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正确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
教学挂图,直尺,三角板,相关练习题(小黑板出示)。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2.学生先汇报自学后理解的平行,再读一读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学生用2支铅笔摆出一组平行线,同桌看一看。
找找在自己的身边,有这样的平行线吗?也来指一指,说一说。
3.学生交流画平行线的方法:
(1)利用本子上的平行线画;
(2)利用直尺的两条平行的边画 ;
1.学生尝试着说说什么பைடு நூலகம்平行线。
2.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1.谈话:同学们,你听说过平行线吗?谁来试着说说看。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行、学习平行线的画法。(出示课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0分钟)
1.学生根据“自学研究单”,展开学习。
(1)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可能会有几种?
(2)什么是平行?
请学生来分一分。
师板书。
2.请学生说说什么是平行。出示概念。让学生读一读。
请学生同桌摆一摆,看一看。
请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例子。
3.组织学生交流方法;
师指出:前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现成的平行线在画;第三种方法如果在平移的过程中,只要有抖动,那平行线画出来就不准了。
组织讨论。板书:一、画(线) 二、靠(直尺) 三、平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