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知识-PPT
免疫程序的内容3 免疫程序的内容 --接种次数
实验和现场观察证明: 灭活疫苗接种一次仅起到动员抗体产 生的作用, 生的作用,而接种二或三次可以获得高水 平抗体和牢固的免疫。 平抗体和牢固的免疫。 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即可产生比较理 想的免疫效果。 想的免疫效果。
免疫程序的内容4 免疫程序的内容 --接种间隔
免疫程序的内容5 免疫程序的内容 --接种途径
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 为采取与自然感染相同的途径是最佳的接种 途径。
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是预防接种最常用的途径, 接种疫苗后能引起较强的体液免疫。 口服减毒活疫苗通过肠道感染,产生IgG同时, 也产生肠道分泌型抗体sIgA,sIgA不但限制病 毒的初始感染,也参与清除绝大多数病毒。
疫苗补种原则
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儿童应尽早补种。 岁儿童应尽早补种。 未完成基础免疫的 岁儿童应尽早补种 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的儿童,按照免疫 程序进行补种。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 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5岁儿童使 用百白破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 ≥12岁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
HIV阴性儿童接种程序同健康儿童。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 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览表
HIV阳性儿童 HIV阳性儿童 疫苗 有症状或 有免疫抑制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 麻风腮疫苗 麻腮疫苗 乙脑灭活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 A群流脑疫苗 A+C群流脑疫苗 A+C群流脑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 √ × × √ √ × × × √ × √ √ × √ 无症状和 无免疫抑制 √ × × √ √ √ √ √ √ × √ √ × √ 有症状或 有免疫抑制 √ 暂缓接种 暂缓接种 √ √ × × × √ × √ √ × √ 无症状 √ 暂缓接种 暂缓接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IV感染不详儿童 HIV感染不详儿童 HIV阴性 儿童
皮下注 射 皮下注 射 皮下注 射 皮下注 射 皮下注 射 肌内注 射
0.5ml
A群流脑疫苗
6-18月龄
2
30μ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 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 间隔≥12个月
A+C流脑疫苗
3周岁,6周岁
2
100μg/0.5ml
甲肝减毒活 疫苗 乙脑灭活疫 苗 甲肝灭活疫 苗
炭疽疫苗
炭疽疫情发生 时,病例或病 畜间接接触者 及疫点周围高 危人群
0.05ml(2滴) 1 上臂外侧三 角肌附着处 皮上划痕 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 者不能接种
钩体疫苗
流行地区可能 接触疫水的7- 60岁高危人群
2
上臂外侧三 角肌附着处
成人第1剂 0.5ml, 第2 剂1.0ml 7-13岁剂量 接种第1剂次后7-10 减半,必要 皮下注射 时7岁以下儿 天接种第2剂次 童依据年龄、 体重酌量注 射,不超过 成人剂量1/4
说明:暂缓接种:当确认儿童 阴性后再补种, 阳性儿童不予接种; 表示“ 说明:暂缓接种:当确认儿童HIV阴性后再补种,HIV阳性儿童不予接种;“√”表示“无特 阴性后再补种 阳性儿童不予接种 殊禁忌” 表示“禁止接种” 由医疗机构出具儿童是否有HIV感染症状, HIV感染症状 殊禁忌”;“×”表示“禁止接种”; 由医疗机构出具儿童是否有HIV感染症状,或是否有免疫抑制 的诊断
免疫程序说明3 免疫程序说明 --同种疫苗接种间隔
乙肝疫苗第1、2剂次间隔≥28天。 天 乙肝疫苗第 脊灰疫苗、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 隔时间应≥28天。 隔时间应 天 流脑疫苗
A群流脑疫苗1、2剂次间隔3个月。 第1剂次A+C群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 ≥12个月。 A+C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3年。
免疫程序的内容6 免疫程序的内容 --加强免疫
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很少能维持终生。 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很少能维持终生。 随时间推移抗体逐渐衰退,少数人可能转阴。 随时间推移抗体逐渐衰退,少数人可能转阴。适当 时间再接种一次,可刺激产生回忆性免疫应答, 时间再接种一次,可刺激产生回忆性免疫应答,并 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 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 次数和时间,需综合分析免疫持久性、 次数和时间,需综合分析免疫持久性、人群免疫状 况和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等因素而定, 况和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等因素而定,并根据情 况变化作适当调整。 况变化作适当调整。
扩大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1 扩大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
疫 苗 接 种 对 象 月(年)龄 接 种 剂 次 接 种 部 位 接种途 径 接 种 剂 量 /剂次 备 注
乙肝疫苗
0、1、6月龄
3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 射
酵母苗5μg/0.5ml, CHO苗10μg/1ml、 20μg/1ml
出生后24小时 内接种第1剂次, 第1、2剂次间 隔≥28天
2次以上接种要有一定间隔,间隔长短影响免疫效 次以上接种要有一定间隔, 果。 长间隔比短间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 长间隔比短间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 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 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暴露的机 会。 应间隔适当。 应间隔适当。 间隔过长中断者, 间隔过长中断者,不需重新开始或增加次数 间隔过短,超前的一次(包括起始提前) 间隔过短,超前的一次(包括起始提前)不应作为 程序中的一次,应认为无效接种。 程序中的一次,应认为无效接种。
免疫程序的内容7 免疫程序的内容 --联合免疫
不同疫苗的同时接种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不同疫苗的同时接种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不同疫苗相互之间是否会干扰免疫应答; 不同疫苗相互之间是否会干扰免疫应答; 是否会增加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是否会增加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2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 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 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4周以上 周以上。 种,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 周以上。 免疫球蛋白一般不能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 免疫球蛋白一般不能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使用 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4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 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接种减毒活疫苗2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接种减毒活疫苗 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免疫程序说明5 免疫程序说明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HIV阳性儿童
不予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不予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 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 相关症状或免疫抑 制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制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接种以 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 如出现了 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 上疫苗。 上疫苗。 乙肝疫苗、 群流脑疫苗和 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 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 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 疫程序接种。 疫程序接种。 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 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 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其它疫苗的接种可参考疫苗说明书的规定。 其它疫苗的接种可参考疫苗说明书的规定。
预防接种知识培训
礼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5
免疫程序的内容
起始月龄 接种剂量 接种次数 接种间隔 接种途径 加强免疫 联合免疫
免疫程序的内容1 免疫程序的内容
--免疫起始月龄 免疫起始月龄
考虑两个因素: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最小 考虑两个因素: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最小 月龄;受疾病侵袭的最小月龄理想的起始月龄 月龄;受疾病侵袭的最小月龄理想的起始月龄 应当在受疾病威胁的初始月龄之前。 应当在受疾病威胁的初始月龄之前。
18月龄 8月龄(2剂 次), 2周岁,6周岁 18月龄, 24-30月龄
1
1ml
4
0.5ml
第1、2剂次间隔7-10天
2
0.5ml
2剂次间隔≥6个月
特定人群疫苗免疫程序
出血热疫 16-60周岁 苗(双价) 3 上臂外侧三 角肌 肌内注射 1ml 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 种第2剂次,第3剂次 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 月接种
0.5ml
麻风疫苗(麻疹 疫苗)
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 着处
皮下注 射
0.5ml
扩大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2 扩大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
麻腮风疫苗 (麻腮疫苗、 18-24月龄 麻疹疫苗) 乙脑减毒活 疫苗 1 上臂外侧三角肌 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 射 0.5ml
8月龄,2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 下缘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 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 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 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 下缘附着处 上臂三角肌附着 处
卡介苗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注 射
0.1ml
脊灰疫苗
2、3、4月龄,4 周岁
4
口服
1粒
第1、2剂次, 第2、3剂次间 隔均≥28天 第1、2剂次, 第2、3剂次间 隔均≥28天
百白破疫苗
3、4、5月龄, 18-24月龄
4
பைடு நூலகம்
上臂外侧三角肌
肌内注 射
0.5ml
白破疫苗
6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 射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当确认儿童 HIV阴性后再予以补种;当确认 阴性后再予以补种; 阳性, 阴性后再予以补种 当确认HIV阳性,不予接种卡 阳性 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HIV相关症状,可接种麻 相关症状, 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 相关症状 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如出现了HIV相关症 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如出现了 相关症 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接种以上疫苗。 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接种以上疫苗。 乙肝疫苗、 群流脑疫苗和 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 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 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 程序接种。 程序接种。 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 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 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其它疫苗的接种可参考疫苗说明书的规定。 其它疫苗的接种可参考疫苗说明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