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基本情况简介
平罗县位于宁夏银川平原北部,东滨黄河,西倚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南连银川,北接石嘴山市惠农县。
总面积2086.13平方公里,总人口29.17万人,其中回族人口9.7万人。
现辖7镇6乡,14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1.18万人。
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正式建县,至今已有287年的历史,是石嘴山市所辖唯一的建制县。
交通、通信条件便利。
距首府银川60公里,距河东机场80公里,每周40多个航班飞往北京、广州、上海等10多个大中城市。
包兰铁路、京银高速公路、109、110国道、滨河大道、203省道南北平行纵贯县境,是沟通西北与华北的战略要地。
在明清时期就被誉为“旱水码头”,是以路而兴、以商而兴的经济型城市。
通讯功能齐全,京呼银兰通讯光缆形成了宽带信息主干线。
旅游资源独具魅力。
贺兰山岩画,古朴典雅,栩栩如生,为中外专家学者所瞩目;西夏田州塔、明长城、烽火台、古城堡巍然屹立;钟鼓楼、玉皇阁建筑精巧,巍峨壮观;贺兰山,峰峦叠嶂,甘泉清冽;康熙饮马湖、朔方湖、明月湖,平原水库、西沙湖等湖泊湿地遍布县境;全国三十五个王牌景点之一的沙湖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其中。
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煤、粘土、硅石、大理石、铁矿
石、硫矿石等矿产资源1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丰富,优质煤储量大,“太西煤”被誉为世界煤王,储量达9亿吨。
陶乐地区煤炭开发,已初步探明储量达10亿吨煤田。
工业经济迅猛崛起。
依托煤炭、电力等能源优势,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煤基碳材、特种合金、精细化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龙头强大、配套完善、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原煤、精洗煤、活性炭、焦炭、电石、石灰氮、双氰胺、水泥、轴承、碳化硅、硅铁等产品市场销售走俏,其中有十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东南亚及美、德等国家。
农业资源丰富。
境内土地肥沃,山、川、水并存,黄河过境流程45.3公里,农业得黄河灌溉之利,有配套的自流灌溉和提黄灌溉系统。
现有耕地近90万亩,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粮为基础,清真牛羊肉、制种业、设施蔬菜、生态水产、枸杞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其中菠菜和荚豆种子年销售量居全国前列。
贺兰山东麓地区自然条件可与法国波尔多优质葡萄产区相媲美,是世界优质葡萄栽培的最佳生态区之一。
平罗县抢抓新一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推动、调整转型”的发展理念,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推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县域经
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1-9月份,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8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33.4亿元,同比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9.8 %。
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5.4:59.9:24.7。
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5.9%、79.6%、14.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67亿元,同比增长3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280元,同比增长5.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6391.3元,同比增长13.1%。
在2010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100个县(市、区)评比中,平罗县首次跨入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行列。
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平罗县居西部874个县市第70位,较第九届上升8位,成功实现连续三年上榜,并且排位每年都在大幅前进。
开放的平罗人民,笑迎八方朋友,承接四海宾客,共谋发展大业,共绘美好蓝图!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