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 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 人民多做点事。”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 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 多做点事。” 富裕 贫穷
优越
恩师的器重
简陋
从头开始
回国后, 他没有宽大舒适的房子
他没有
他没有
美国 优厚的待遇 富裕的生活 优越的工作条件
• 从这段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 么?
• 他把这回国看成是自己应该做的一 件事情,从哪里体会到的?
• 他把这回国看成是自己应该做的一 件事情,从哪里体会到的?
• (应当)
• 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 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 的真情流露。 • 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 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清 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练习分段 。
• 可以借助时间词把握自然段间的联系 。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钱学森历经15天的航行, 终于返回了祖国。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念 念不忘祖国。 第三段(第 3-4自然段)讲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得 知新中国成立之后,格外的兴奋,渴望早日回国。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钱学森在总理的关怀 之下,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之后,为我 国的运载火箭事业、导弹研发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 献。
kěn
恳求
gòng
贡献
féng
姓冯
tǎn
袒露 步伐(fá) 舱壁(cāng) 眺望(tiào)
稳健(wěn) 恳切(kěn)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词语解释
• 广阔无垠yí n:形容非常广阔,无 边无际。 • 劈波斩zhǎn浪:比喻不畏艰险,奋 勇向前。 • 魂 牵梦绕:形容日夜牵挂,十分思 念。 • 袒tǎn露lù:毫无掩饰的表露。
钱学森 毕业照 (1934)
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系
1938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
• 1939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 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45年,钱学森、冯卡门(右一)、普朗特 在德国考察。
• 1949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授课
1955年9月 钱学待 遇,你还感受到什么?
• 他之所以能享受如此优厚的待 遇,你还感受到什么? • (学有所成、有能力)
“超音速时代之父”——美国空军科技奠基人 冯· 卡门,冯· 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 冯· 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技 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 现实,例如超音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 卫星……
1、美国移民局通知他,不许离开美国,
并
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 2、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关押15天。 3、美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要 他一个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并不准离开 洛杉矶。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五年。
• 你们说,钱学森同意留下吗?
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后来,虽被科学家知名人士保释,但他 的办公室、住宅、电话、信件等都受到严密 检查。就这样度过了五年。 这五年的漫长等待,对一心回国的钱学 森来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备受煎熬, 望眼欲穿啊! 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 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 归国的航程。
说说你画出了哪些词句?
说说你画出了哪些词句?
• 眺望、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多么 希望、 •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 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 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眺望、屈指一算、
•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 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中国 微薄的待遇 贫困的生活 艰苦的工作条件
• 过渡: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中秋 夜,这些身在异国的中国留学生们 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又会说些 什么? • 自读课文第三段(第3、4自然 段) ,并标出感受深的词句 。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 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 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自读课文,要求:
• 一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生 字词,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 二读课文。 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通过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 文。 三读课文。 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 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é
额头
fù
奔赴
yù
富裕
• 所以,当他乘船归来,想到前 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 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 齐读第一自然段。
• “15天”,你认为长,还是短? • 此时此刻钱学森的心情,可以用一个 什么样成语来表达?
• “15天”,你认为长,还是短? • 此时此刻钱学森的心情,可以用一个 什么样成语来表达? • (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 人吗? • 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 (出示有关资料)
• 钱学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 家。浙江杭州人, 1911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 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 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副教授、教 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 究中心主任,从事火箭研究。 •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 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5 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8年起长期担 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 融入集体亲密无间
• 洗净铅华笑看人生
• 书房学习怡然自得 (1988)
• 指点江山笑谈人生
•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 夫妻二人湖畔合影
• 合家团聚,共享天伦。
•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 1999年九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 军委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勋章
1989年,钱学森获得“小克罗维尔”奖章和 “世界级科学和工程名人”
从这句话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 当时我们中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 就连和他在一起的中国留学生都劝他暂时不要回 去。可他却说,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 们要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 • 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贡 献,他要把汗水和智慧洒在中国的土地上,让自 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 • 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 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 赤诚的爱国之心。
• 自读课文第四段(第5、6自然段) , 并标出相应的句子。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五个师“是什么概念?
• 师是军队的一种建制。古代和现代, 以及国家的人数都不尽相同。我查 过资料,美国的一个师,人数一万 七千左右,那五个呢?
• 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
• 师是军队的一种建制。古代和现代, 以及国家的人数都不尽相同。我查 过资料,美国的一个师,人数一万 七千左右,那五个呢?
• 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 • 钱学森有知识、有才华、有能力, 是个难得的人才。
齐读这句话,再次感受美方的霸道 与钱学森的重要性。
•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 为了留住他,敌人可能会采 取哪些卑鄙手段?
• 他们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1950年9月,钱学森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然而, 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回国! 美国海关检查他的行李,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 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 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还对他进行审讯和监 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 磨和迫害,每天晚上,看守人员每隔10分钟就来 开一次灯,使他无法休息。仅半个月,就使他的 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13.6千克),当时美国当 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 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他是谁?
他就是钱学森!
钱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 学 森 高民族气节; 淡薄名利、一心为国无私 的 奉献的品格。 精 严谨的工作作风、献身科学、 神
坚持真理的精神; 永不停息、勇攀高峰、与 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毅力;
• 毛主席和钱学森 • 邓小平和钱学森
• 周总理和钱学森 • 江泽民和钱学森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 ---文天祥 振兴中华 ---孙中山 后天下之乐而乐
钱学森跟其导师冯· 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 “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 作, 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1945年,钱学森、冯卡门(右一)、普朗特 在德国考察。
• 虽有这种待遇,然而他却选择了什 么?
• 这又表现出钱爷爷怎样的思想感情?
• 虽有这种待遇,然而他却选择了什 么?
• 钱老在翻阅报刊航天报道。
• 钱老在学习
• 200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来到钱学森家,看望这位96岁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 家”。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钱老的追悼会
19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 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 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 出了哪些贡献呢? •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 (回国)
• 这又表现出钱爷爷怎样的思想感情?
• (时刻想念祖国,一心报效祖国)
• 课文为什么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