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 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

K 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

目录1.施工目的 01.1编制依据 01.2编制原则 01.3工程简况 (1)1.4施工项目类别划分 (4)1.5施工工期 (4)2.施工指挥组织体系 (6)2.1指挥组织体系 (6)2.2施工组织机构 (6)3.运输条件 (7)4.施工准备 (8)4.1现场调查 (8)4.2技术准备 (8)4.3场地布置、施工便道、施工用水、施工用电、通讯设备 (9)5.劳力组织 (9)6.施工程序 (10)7.技术标准 (11)8. 施工方法 (12)8.1管线迁改和施工隔离 (14)8.2工作坑施工 (14)8.3箱体预制施工及预制注意事项 (17)8.4线路加固 (18)8.5拆除八字墙、开挖路基 (22)8.6高压旋喷桩施工 (23)8.7顶进施工 (24)8.8施工八字墙及挡墙 (26)8.9恢复线路 (27)8.10限高架设置 (27)8.11基坑开挖及架设便梁相关尺寸示意图及统计表 (27)9.营业线施工安全措施 (28)9.1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措施 (31)9.2防止挖断光电缆措施 (34)9.3防设备及车辆侵限安全措施 (35)9.4大型设备防倾覆预防措施 (35)9.5 吊装安全措施 (36)9.6框架桥顶进施工安全措施 (37)9.7施工防护安全措施 (37)9.8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措施 (39)9.9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39)9.10雨季施工防洪安全措施 (39)9.11贯通架空线路安全防护措施 (41)10.应急预案 (41)10.1总则 (41)10.2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 (42)10.3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内容 (44)10.4保障措施 (50)10.5事故调查 (50)10.6物资准备 (50)10.7报警方法和指挥通讯 (51)10.8纪律要求 (51)附件:1、有关行车组织、设备管理单位及医院应急联系电话2、便梁支墩检算书3、箱体顶进计算书4、后背梁的检算5、宁西二线K800+400~K804+223段施工平面图1.施工目的1.1编制依据宁西铁路叶集至合肥段增建二线工程(上海局管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宁西铁路叶集至合肥段增建二线工程桥梁设计图纸;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本公司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及多年来从事类似铁路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宁西二线工程招标、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我单位现场踏勘调查的有关资料。

《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铁运[2012]280号;铁道部第32号《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一图四表”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建工函【2009】260号《大型机械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规定》;上铁安发【2012】101号关于《上海铁路局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的通知》;上铁工发【2010】117号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工务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上铁工发【2009】416号《上海铁路局工务施工和日常养修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关于公布《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上铁运发[2012] 586号。

合枢安质发【2012】58号《关于印发〈合肥枢纽指挥部宁西二线工程营业线(含邻近)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上海铁路局建设处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系统营业线(邻近)施工方案审查工作的通知》建工涵[2013] 132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1.2编制原则遵循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的原则。

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施工图和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文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以现场实际为基础,对方案进行优化,但专项方案的编制不得违背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施工,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保证既有线的行车设备及行车安全;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按照铁路建设的标准和要求,配备齐全既有线施工相关人员、设备,人员要求精干高效。

施工作业队伍要求做到专业化;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大保证体系在本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1.3工程简况K801+593翟家楼框架小桥,用途为交通功能,框架身与铁路正交,道路要求净高4.5m。

该处已有一孔8.0*5.0m框架小桥,本次设计将该道路拓宽,在既有框架小桥西安侧增加一孔8.0*5.0m框架,实施后变为2-8.0*5.0m框架小桥。

顶进前,需架设便梁拆除既有框架桥西安侧八字墙。

新建二线在该部位的2-8.0*5.0m框架与既有线下的框架分离,中间采用挡土墙连接。

如下图:既有1-8.0m框架桥现状K801+593翟家楼框架小桥平面图K 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3 / 61K 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顶进框架桥桥位处工程地质如下:顶进框架桥基本情况统计表1.4施工项目类别划分顶进框架桥相关施工项目类别划分表1.5施工工期K801+593顶进框架桥施工计划安排如下:完成施工便道并解决施工用地-5天;施工机械、材料进场-2天;开挖工作坑及施工滑板-4天;预制箱身(单孔),同步施工后背-18天;施工便梁支墩-7天;便梁安装-3天;拆除既有八字墙-3天;顶进-2天;施作新八字墙及挡墙-6天;便梁拆卸-2天;线路恢复-2天。

K 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5 /612.施工指挥组织体系2.1指挥组织体系2.2施工组织机构框架桥顶进由架子队负责组织施工。

根据要点情况,按照要点计划合理安排,同一要点地段内尽量采取流水作业施工,以保证总体工期的兑现。

组织机构见框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3.运输条件既有线路为宁西(南京-西安)单线铁路。

线路为客货共运,列车运行密度较小,行车间隔时间较长。

施工时需要封锁慢行,需在设备管理单位监护下组织施工。

需要慢行封锁的时间安排如下。

4.施工准备4.1现场调查施工前与通信、信号、供电等相关设备管理部门联系,详细调查工点地下埋设的电力,通信光缆等地下管线情况、调查顶进框架桥附近的架空线路;地下管、线、电缆等隐蔽设施无法提供准确位置时采取仪器探测或人工开挖探沟,探沟深度不小于1.5m,探清管线数量及线路走向;现场用白灰标出既有地下管线位置,在管线两侧设警示标示杆、牌。

积极与设备管理单位取得联系改移,在地下管线改移完成后再进行框架工作坑及预制施工。

4.2技术准备1、调查核实现场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是否与设计相符合,编制施工方案、材料计划;2、框架顶进施工前,根据设计院交桩点、设计图纸,准确放出中线位置,进行框架箱精确的定位及高程控制;3、组织架子队进场,开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靠近既有线施工时,按施工方案进行先防护后施工;4、检查施工机械、机具、材料全部到位,能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4.3场地布置、施工便道、施工用水、施工用电、通讯设备作业队加工场根据施工需要就近在框架桥旁边临时租用场地作为钢筋加工场地和成品堆放点及其他临时加工点,原则是交通方便,便于施工管理。

加工场地采用山皮土填筑,压实后浇注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材料分仓堆放;本框架桥为交通道路,交通运输方便,可直接到达工点。

施工用水采用饮用水;采用发电机作为施工用电;项目部管理人员、搅拌站及作业队队长每人配置移动电话;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施工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采用对讲机联络。

5.劳力组织施工前对全体管理、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既有线安全施工常识、安全作业常识培训等培训工作,对特殊工种还需要进行特殊培训,比如钢筋工、架子工等,必须培训合格拿到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架子队安排经过安全培训并取得上海局营业线施工上岗证的施工人员,根据框架箱实际工作量,合理安排技术人员、安全员、质检员、防护人员、测量工的数量。

劳力组织及顶进施工机具设备详见下表:《框架桥顶进所需基本劳动力数量表》、《顶进所需主要施工机具配备表》顶进框架桥施工所需基本劳动力表6.施工程序方案评审→签订安全协议→现场确认→工作坑开挖及降水→滑板及后背梁→箱体预制→线路加固→地基加固→箱体顶进→箱体八字墙施工→线路恢复。

施工阶段总体划分及阶段施工内容:工作坑施工阶段:基坑降水、工作坑开挖;箱体预制阶段:滑板及后背施工、箱体的预制、防水层和保护层施工;箱体顶进阶段:便梁支墩施工、线路的架空、地基处理、箱体的顶进;箱体两侧回填及线路恢复阶段:顶进就位后,箱体两侧回填,箱体八字墙施工、拆除便梁、恢复线路。

顶进施工工艺流程见下框图:顶进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图7.技术标准(1)施工中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均不存在既有线路行车安全隐患;(2)施工中采用的标准均符合设计要求,并上报监理确认;(3)施工中采用的非标准或试验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并上报监理及有关部门批准;(4)施工时间采用的行车办法符合《技规》、《行规》等上海铁路局规定的要求;(5)所有参加本项施工的负责人、安全把关人员和监督人员等必须经过培训,并熟悉施工程序、技术标准、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8.施工方法K801+593翟家楼框架小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在既有框架旁顶进一孔8.0*5.0m框架,框架长5.0m。

采用挖孔桩便梁支墩,架设24m便梁加固线路,之后对既有路基按照设计尺寸拉槽开挖,施作高压旋喷桩处理地基,最后顶进框架箱体,施工箱体附属。

另一部分为新增二线部分箱体,与既有框架分离,线间距12m,二线箱体与既有线箱体间采用重力式挡墙连接。

二线部分箱体采用常规方案现浇施工,对既有线行车及路基稳定无影响。

顶进后背采用复合式后背,由后背填土及后背梁组成;预制框架采用竹胶板模板,砼采用自建搅拌站供应。

顶进施工中,采用4个混凝土灌注桩支墩作支点,跨度为Lp—24米D型钢便梁作纵梁,架空既有线进行顶进施工作业;支墩及框架身顶进施工期间需申请既有线45Km/h慢行。

施工步骤:第一步、顶进箱体预制;第二部、便梁支墩施工;第三部、架设便梁,开挖路基(涵拆除既有框架八字墙);第四步、地基处理;第五步、箱体顶进第六步、箱体两侧八字墙(挡墙)施工;第七步、线路恢复,拆除便梁;第八步、二线部位西安侧框架预制,二线侧八字墙施工;第九步、道路改移至顶进框架内,预制二线部位南京侧框架以及八字墙施工。

K801+593翟家楼框架桥顶进时便梁架设立面布置图如下。

K 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13 /618.1管线迁改和施工隔离箱体施工前,先联系设备管理单位及迁改单位到现场确定管线走向及位置,确定管线影响范围及迁改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