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算法(要求:能够根据流程图或伪代码得出输出结果或输入值)
1.流程图
(1)顺序结构: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
(2)选择结构: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
A
B
Y p N
A B
A A
p p N
Y
Y
N
( 3)循环结构: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
当型循环直到型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伪代码: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

( 1)赋值语句:用符号表示,如“”表示将y的值赋给x,其中 x 是一个变量,y 是一个与x 同类型的变量或表达式。

( 2)输入、输出语句
输入语句:“Read a,b表”示输入的数据依次送给a,b;
输出语句:“Print x表”示输出运算结果x。

(支持多个输入和输出,但是中间要用逗号隔开)
( 3)条件句注:条件句可嵌套,如:
If A Then If p1 Then
A
B
Else
Else
If p2 Then
C
B
End If
Else
C
End If
End If
( 4)循句
W
For I From 初“” To “ ” Step步“”
While p
hi
循体
循体
le
End For
End While

For 循
当型循
注:当足条件p ,一直做循体直到不足条件p 立即跳出循
Do 循
Do
直到型循
循体
Until p
End Do
注:一直做循体直到足条件p 立即跳出循
二、
1.抽方法:随机抽、系抽、分抽
系抽(要求:能通第一抽取的号得出第n 抽取的号):
①剔除多余个体使体能被n 整出
②平均分成n段,按隔k 分段(每段k 个个体)
③第一段确定抽取的起始个体号l ☆
④后依次抽取第二段l+k 号,第三段l+2k 号,⋯⋯,第n 段 l+(n-1)k 号的个体。


分抽(要求:能正确得出各本数、个体数和体本数、个体数):
①将体按一定准分
②算各的个体数与体的个体数的比
③按各个体数占体的个体数的比确定各抽取的本容量,在每一行抽
注:
2.频率分布表(要求:能够根据频率分布表求出相应数据)
1)求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组数=
2)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
3)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3.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要求:能够看懂图像,并根据图像求出相应数据)
1)限制做频率分布表,然后作直角坐标系
2)把横轴分成若干段,每一线段对应 1 个组的组距
3)以此线段为底作矩形,它的高等于该组的,这样得出一系列的矩形,每个矩形的面
积恰好是该组的频率,这些矩形就构成了频率分布直方图
折线图: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结起来,那么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简称频率折线图。

4.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要求:掌握公式,能够利用公式解题)
(1)平均数:
一般地,若取值为的频率分别为,
则其平均数为
(2)方差:
(3)标准差:
三、概率
1.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事件:必然会发生;不可能事件:肯定不会发生;随机事件:可能发生
2.随机事件 A 的概率: P(A)
3.古典概型(要求:掌握枚举法、图形法,区分有序和无序)
一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 个,那么每一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

如果
某个事件 A 包含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则事件 A 发生的概率为P(A)=。

4.几何概型(要求:正确找到d 的测度和 D 的测度,掌握会面问题)
P(A)=
会面:以相同点作原点作出两人/物到达的范区域
5.互斥事件
不能同生的两个事件称互斥事件
(1)如果事件 A ,B 互斥,那么事件A+B 生的概率,等于事件 A , B 分生的概率的和,即
P(A+B )=P (A)+P (B)
(2)一般地,如果事件两两互斥,那么
P()=P ()+P()+ ⋯+
P()
(3)立事件☆(要求:掌握用立事件化繁解决复概率的方法)
若两个互斥事件必有 1 个生,称两个事件立事件。

若事件 A 的立事件作

P(A)+P ()=1
P()=1P(A)
(4)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未必是立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