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汉墓
接下来我们将要去的龟山汉墓是第六代楚王—楚襄王刘注的陵墓。
它位于徐州市西北郊的九里山。
《水浒》里有首诗是这样说的:“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起乌江水,恰似虞姬别霸王。
”九里山是著名的古战场,传说是楚汉相争决战地。
可以说九里山古战场是徐州这块军事重地和兵家必争之处的标志和象征,历史上这里狼烟四起,战争频繁,也可以说一部徐州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各位嘉宾,大家看到的这座形似金龟的小山就是龟山。
它并不很高,海拔仅73.5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因为在它的下面保存了一座构造完整的汉代王陵,使它的名声远扬,那就是我们将要参观的龟山汉墓。
两汉文化看徐州,就是因为徐州拥有凝聚着2000多年历史沧桑的汉代三绝,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以及汉墓,在徐州现已发掘的几十座汉代王侯墓中,龟山汉墓就是这些汉代墓葬中的典型代表。
龟山汉墓是81年2月当地的农民在开山采石时偶然发现的。
81年11月至92年11月南京博物院会同徐州博物馆共同发掘整理。
在85年文物普查时收集到的一枚龟纽银印,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得知此墓就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和他夫人的合葬墓。
这座汉墓工程浩大,打凿精细,气势雄伟,特别是该墓的设计和施工,处处凝聚着汉代建筑师和工匠的高超智慧和精巧技艺,甚至很多方面是当代科技仍无法破译的千古之谜,故而被誉为“中华一绝千古奇观”。
请跟我进去参观。
现在我们位于南墓道的入口处,墓道是运送棺木的进口,这里原本是露天的,但为了便于保护和管理便封了顶,建造了这座门厅,除此之外龟山汉墓均保持原貌。
让我们先看一下这座墓葬的平面图。
这座汉墓由两条甬道、两条墓道、15间墓室组成。
它座东面西,东西全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
因为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所以中间以壶门为界,南十间为刘注墓,北五间为夫人墓。
两墓均凿山为室,结构均为大型横穴式崖洞墓。
从这里由此向内是全长56米的甬道。
甬道高1.78米,宽1.06米,56米长的甬道沿中心线开凿的最大误差仅5毫米,精度为万分之一。
我们可以从这条红色的激光线看出,墙面几乎是和它平行的。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打凿精度最高的一座汉代墓葬甬道。
在发掘时,南甬道被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密密的塞住。
每块塞石打凿的都十分精细,接缝严密,连一枚硬币也塞不进去。
这些塞石每块重6-7吨且不是徐州附近的石质,古人究竟是怎样将这些条石运来并塞进甬道的,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现在让我们进入甬道到主墓去看一看。
各位可以摸一下石壁,非常的光滑,全部是经过打磨的,且甬道上方的夹角也全都是直角。
大家请看地面两侧都留有排水槽,宽深各10厘米,不仅甬道中有,墓室中也几乎全部打凿了。
现在我们来看十五间墓室的第一间,这一间的面积为22.2平方米,大家请注意一下这间墓室的顶部结构,是四角攒尖顶,很像现在的蒙古包。
这是一间马厩,是拴马、养马的地方。
所以这里有拴马桩和饮马池。
此外这里还出土了一个陶盆和一个陶俑象征着马的食槽和马夫。
我们再来看一下里面这一间。
这一间是车马室,是放置车辆的一间库房。
汉代时马车逐渐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但乘坐马车也有一套严格的规定。
楚王刘柱作为一个诸侯王,乘坐的是四匹马拉的车,而且车内可坐可卧,并且可以调节车内的
温度。
我们面前的这辆马车是仿造的。
这一间墓室比我们刚才看到的车马室要大得多,为了防止塌方,古人特意在中间留下了一根石柱,以起到支撑作用,这一间墓室顶部结构为五坡顶。
我们再到对面小车马间去看一看。
这一间只有5.91平方米。
却出土了四件堪称国宝级的陶马。
尤其是对马头的刻划,既符合真马的解剖比例,又突出了马的豪放个性,是国家一级文物。
此外在这间屋子里还出土了一些御手俑和铁制马器。
这间墓室也是四角攒尖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