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货物运输发展展望

铁路货物运输发展展望

·其他·
收稿日期:2013-04-10铁路货物运输发展展望
陈瀚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现状,指出货物运输重载化、快捷运输、多式联运已成为发展趋势。

从我国铁路运输资源配置的现状出发,在具体分析铁路货运发展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高运输效率的见解。

关键词货物运输运输组织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539(2013)增1-0251-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货物运输通过增加列车重量、加快列车运行速度、发展多式联运、提高信息化水平等优化货物运输模式的探索,呈现重载化、快捷化、物流化的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铁路多数采用客货混跑的方式,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既有设备的能力、追求运输能力利用最大化,强调车流的中转集结组织,而对于货物运输的多样化需求和货物运输服务质量则重视不够。

传统的运输组织模式已严重影响到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和铁路运输能力利用效率的提高,不能适应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结合国外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对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国外货物运输发展
1.1铁路货物运输直达化、快捷化
随着其他运输方式“点对点”运输方式的兴起及货主对货物送达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铁路不断致力于提高货物送达速度。

日本铁路货物列车全部实现直达运输,直达列车的速度可达110km/h以上,部分货物列车的最高速度达到160km/h;美国的铁路快速货运服务网络几乎覆盖整个美洲大陆,且大部分路段的最高速度可达125km/h,部分线路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45km/h;法国铁路快速货物列车平均运行速度由以往的120 140km/h普遍提高到160km/h,由TGV改造而成的高速邮政列车运营速度高达270km/h,目前法国正在进行通过开行客货混合高速动车组或者货物专运高速动车组的研究。

1.2铁路货物运输重载化
目前,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都已开行重载列车,美国、加拿大的典型单元重载列车牵引质量为10000t以上;南非重载列车的牵引质量一般为20000t;巴西重载列车牵引质量达31000t;澳大利亚纽曼山重载铁路列车牵引质量为37500t,且2001年就已创造99734t的牵引质量试验记录。

通过开行重载货物列车,巴西维多利亚·米纳斯铁路、卡拉雅斯铁路及澳大利亚纽曼山至海德兰铁路年运量均超过1亿t。

1.3多式联运、综合运输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形成全国性的联合运输网络,法国首都巴黎与27个省会城市之间开行了约134列联合运输列车;德国铁路联合运输路网比较完整,集装箱基地站和办理驼背运输的车站几乎遍布全国,且辐射范围不仅包括欧洲大陆,而且包括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远洋区域;美国则成立许多海铁、公铁联运的企业,以总统轮船公司和海陆联运公司等大型国际联运公司最为著名。

2我国货物运输的特点
纵观世界各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快捷、重载及综合性是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我国铁路技术发展具有不同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特点:路网规模尚不完善、技术标准较低、设备相对落后、运输密度较高、客货共线运输、开行货物列车品类较为单一、多种运输方式联运机制尚不健全、货物列车牵引质量较小、货物送达速度较慢等。

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路网现状,探索适合我国
152
铁道建筑技术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13(增1)
·其他·
铁路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货物运输组织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3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的优化及实施
3.1货物运输市场化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强调日常调度指挥在运输组织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对传统的运输组织模式已严重影响到铁路运输市场化进程而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在各种运输方式竞相发展的形式下,铁路货物运输面对其总体运能不能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这一基本事实,也有必要抓住铁路发展的机遇,通过积极推进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的优化,提升货物运输组织水平,开创货物运输的新局面。

近几年,随着路网规模的扩大、客运专线的规划建设和陆续开通运营、运输生产力布局的全面调整以及铁路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为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的创新奠定了物质基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运用以及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为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货物运输需求特点,以协调最优和服务最优为基本出发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并充分发挥铁路干线通道能力的市场化的运输组织模式,促使运输资源由限制型逐步向适应型发展,完成货物运输从原来主要注重数量要求,转向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需求。

随着运输规模的扩大,建立健全的货物运输组织计划体系,其编制与货流、车流以及列车运行等各个组织环节的具体组织形式相适应,通过流线的有机衔接,满足不同阶段的“按图行车”需要。

另外,对铁路货物运输纳入产品设计范畴,针对不同的货主需求,采取相应的激励策略。

在运价方面可以采用大客户优惠价、线路差异运价、速度差异运价、独立运价、混装运价等多种层次;在成本计算方面,区分货运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并以此做为价格制定的依据。

同时,可以根据货主的不同需求按照线路、时间、运价等开发更有竞争力的货物运输组织方式。

3.2重载铁路规模化
目前,我国开行万吨以上的铁路主要有:大秦线、大准线、神朔线、包神线,其中仅有大秦线部分货物列车牵引质量达到20000t;在建或规划的重载铁路中,多数开行10000t列车。

虽然我国已涉入重载铁路,但规模尚小,还需进一步加快重载铁路的建设。

3.3采取多种类货物专列的开行模式
目前我国货物列车的开行多数采取大站集结的模式,对货物列车的快捷化进程有较大影响;采用货物专列、直通运输模式尤其是集装箱班列、行邮专列、煤炭石油专列等专业化运输,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达速度,增加铁路市场竞争力,同时对铁路市场化进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4深化多联式运输
大力开展铁路与公路、航空、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通过提供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务,简化托运程序,使托运人通过一次托运、一次收费就可以享受全程运输、统一理赔等便捷的门到门运输。

这种做法可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较好的衔接和配合,使国家综合交通处于较高的水平,顺应市场需要。

3.5整合中小货运站,建设综合物流基地
为节约成本、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整合中小型货运站,在各自的货物集散地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的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采用多联式运输,提供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和信息处理的系统集成功能,减少货物在存储和流通环节的成本,实现集约化经营。

3.6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先进的货运服务系统,是以现代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支持的现代化服务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国内同种运输方式之间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实时信息跟踪、查询和处理,而且可以实现多式联运的信息联网和运输业务电子信息化和票据无纸化,成为货运服务系统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重要技术支撑条件。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综合信息采集等信息技术,使铁路货运服务信息系统从单向静态货运服务信息的发布,逐步实现动静结合、实时发布、交互查询,提高服务质量,增强铁路的市场竞争力。

4结束语
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应与运输资源的配置状况相适应,根据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定位,建立满足多样性货物运输需求的铁路货物运输产品体系结构,从而提高铁路货物运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货物运输服务的整体质量。

252铁道建筑技术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13(增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