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人家庭)
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人家庭)
◆ 售货员,经常与老板吵架(社会) ◆ 结婚16年,夫妻常吵架;
一女儿15岁上中学(家庭) ◆ 20年烟龄,30支/天;
每日白酒半斤或啤酒2瓶(个人)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诊断
◆ 紧张性头痛 ◆ 吸烟者、酗酒者 ◆ 工作压力承受者;夫妻关系紧张
① 治疗头痛(廉价、有效) ② 指导、帮助解决心理、社会问题 ◆ 紧张性头痛的原因
disease (疾病 :医学术语,生物学异常) illness (病患 :症状) sickness (患病 :社会承认)
就医 — 目的、期望、情感
显微镜 — 细胞 … disease-病灶 肉 眼 — 人 … illness-患病体验 望远镜 — 身后 … sickness-背景
满 意
科 学
+
艺
术胜 任
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一)
以病人中心的照顾 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
2015. 5
h
1
以病人中心的照顾
h
2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宏观世界
生环 社国 社文 家经 态境 会家 区化 庭历
人社心 类 会 理 …… 学学学
病人背景
微观世界
个 系 器 组细分
人
统 管 织胞子
疾病定位
解微生生 剖 生 理 物 …… 学物学学
③ 遵医行为
◆ 病人的知识:不足→治疗中断/过量用药 ◆ 病人的健康信念:知-信-行 →教育病人承担治疗责任 ◆ 药物处方的特性(副作用、繁) ◆ 经济状况和人际支持
◆ 医患关系
h
12
(三)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服务
1、了解患者个性化倾向
(1)病人就医的动机
① 主动就/被动就医
② 原因
❖ 躯体不适、难以忍受 ❖ 心理焦虑 ❖ 早期症状出现 ❖ 周期性健康检查 ❖ 随访 ❖ 就业原因 ❖ 机会性就医
病人的需求和h 医师的眼光
6
案例2
男,40岁,阵发性头疼反复发作一年 疼痛为双侧颞部钝痛,无明显诱因, 可持续数小时,休息症状缓解,常疲乏无力 查体无异常
专科医师诊断:紧张性头痛 处理:镇静、止痛 疗效:不满意
h
7
病人
全科医师:用生-心-社医学模式处理 疾病
(1)了解患者背景
(3)全科医师处理原则:
疾病框架
病史 症状 体征 辅助检查
社会心理学评价
生物学诊断、鉴别诊断
综合、全面评价
h
↓↑
16
说明病情、与病人协商→确定方案
(二)全科医生应诊的主要任务
确认处理 现患问题
提供 预防性照顾
应诊
(四项任务) 就医遵医行为
17
1、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
全科医生 应诊的主要任务
1)收集信息
(五)建立连续、稳定、参与式的医患关系→患者合作、依从
(六)以病人需求为导向,注重安全,强调健康结局
(七)重视病人及其家庭的参与
(八)把握临床预防服务的优h 势
15
三、以人为中心的应诊过程和任务(医患互动)
患者描述不适
(一)以人为中心的诊疗思维模式 收集信息
两个框架平行探询
病人框架
背景 患病体验
期望 健康信念模式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13
❖ 需要医生提供其他帮助
2、营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诊室设施、布置、光线、书报、工作服 3、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交流h 客套、注视、倾听、镇定、有条理14
(四)维护病人的尊严、尊重病人的权利
人格、尊严的权利 医疗保健的权利 对疾病认知了解的权利 自主与知情同意权 拒绝治疗和实验的权利 医疗保密权 监督医疗权利实现的权利
学
生物医学模式 (疾病为中心)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h 模式 (病人为中心)
3
二、以人为中心照顾的基本原则
(一)医生的关注中心—病人、疾病 同等重要
h
4
1、关注人 全面了解、理解病人
--用病人的眼光看待其疾患
这是什么地方?
她们是谁? 为何如此着装?
h
5
2、关注疾病 全科医生理解健康问题的范畴
病人 医生
全科医生:
◆了解糖尿病治疗过程、血糖水平→认为确实应使用胰岛素
◆为患者分析病情、用胰岛素利弊、对生活和工作可能的影响。
数次交流→患者消除了对病情和胰岛素治疗的消极观念
◆与医生协商—白天服药、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 →较好控制了血糖、恢复了自信
◆全科医生为其家庭成员筛查糖尿h 病;强化家庭营养、行为干预,9 对其子女尽早开展预防工作。
(2)病人的背景
❖ 个人 ❖ 家庭 ❖ 社区 ❖ 社会
(3)病人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 ❖ 病人需要生命
▲ 生理 ▲ 安全 ▲ 归属和爱 ▲ 自尊
❖ 病人需要感情 ❖ 病人需要尊严、权利 ❖ 病人有主观能动性
▲ 自我实现 ❖ 病人有个体化倾向
(4)病人的期望
❖ 解除病痛
❖ 了解病情、得到医生指导、
h
采用合适的问诊程序、问诊方式
急症病人:直接问诊
慢性病首诊:引导式问诊 —全面评价 反复就诊:浏览健档(了解背景、既往史)、
本次就诊的问题、目的、就医背景、
本次就诊的问题与病人及其背景的联系
2)确认就诊原因
3)处理现患问题
h
18
2、连续性问题的管理
与病人一起制订长期管理目标:
❖ 长期用药 ❖ 改变生活方式 ❖ 随访
(1)警惕现患问题对长期性问题的影响
(感冒—肺心病、糖尿病)
(2)医、患共同参与做好慢性病长期管理 (3)连续性医疗照顾应涵盖人生的各个时期
❖ 恐惧和焦虑:合理/不合理
道德
❖ 羡慕他人健康:健康教育 预防教育
总体感受
❖ 疾患可损害理性的本能:
治疗的决定权交给谁?
❖ 容易被激惹
h
难划清界线 难定量和分割 不能偏废
11
3、患者的行为
① 患病行为:接受/拒绝
因人(个性)、因病(瘫痪、癌、传染病)而异
② 就医行为
❖ 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 ❖ 主动性、被动性、强制性
(二)了解病人的角色和行为
1、病人的角色
① 病人可以暂时免除、减轻日常责任 ② 病人对自己患病没责任 ③ 病人有使自己尽快康复的义务 ④ 病人应寻求技术上有效的帮助并
与医务人员合作
h
10
2、病人的患病体验
① 一般患病体验
② 疼痛和痛苦
❖ 患病体验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符
肉体
❖ 拒绝接受症状
❖ 疼痛≠痛苦 精神
——工作压力?夫妻吵架? ◆ 夫妻不和的原因
——吸烟?酗酒?经济压力? ◆ 与老板吵架的原因
—— 酗酒?其他?
③ 对策——缓解夫妻不和
劳资矛盾
h
8
吸烟、酗酒
案例3:45岁,男性,患糖尿病5年
大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
数种口服降糖药合用,已至最大剂量,血糖控制不理想
◆专科医生建议:三餐前注射胰岛素
→患者不愿接受,且焦虑、抑郁,血糖控制更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