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母猪繁殖的基本规律 演示文稿
母猪繁殖的基本规律 演示文稿
3、尾部:尾是精子运动器官,一般可分为中段、 主段和末段三部分。 ①中段:位于颈和终环之间,由颈部延伸而成, 其外周由线粒体鞘、致密纤维及精子膜组成。 中段和主段的分界处称终环,能防止精子在运 动时线粒体向尾端移动。 ②主段:是尾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长的 部分,没有线粒体的变形物环绕。在主段近中 段端有2条中心纤丝、9条内卷和9条外卷纤丝, 但主段越向后,纤丝的直径就越小,最后外圈 的纤丝消失,在外面有强韧的蛋白质膜包扎着。
母猪妊娠期一般为114天,加之哺乳期和恢 复配种期,• 一般母猪年产仔只有1.8窝,如能采 取科学的技术技术,则可使母猪年产仔2.5窝, 2年可产5窝,• 一头母猪2年增加1.4窝,几乎在 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增加一头母猪的繁殖性 能。增加年产仔窝数的重要技术是仔猪早期断 奶,外国有7-10日断奶的。目前我国以21-35• 日 龄断奶为多,经试验证明仔猪早补料,早开食, 25-35日龄断奶,• 对其以后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 响。一般生后2周就可补料,同时早期断奶母猪 膘情较好,便于及时发情配种,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可大幅度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
母猪繁殖的基本规律
凯里市一职校: 熊德书 2013年4月1日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的 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 猪这一作用,是提高经济效益 的重要手段,怎样提高母猪繁 殖率呢?
一、卵子的基本结构
(一)卵子的形态和大小
哺乳动物的卵子(Ovum)为圆球形。凡是椭圆、扁圆、 有大型极体或卵黄内有大空泡的,特别大或特别小的 卵子均为畸形卵子。 卵子较一般细胞含有多量的细胞质,细胞质中含有 卵黄,所以卵子比一般细胞大得多。鸟类胚胎发育的 全过程都依靠卵中的卵黄作为营养物质,卵细胞就更 大。高等哺乳动物仅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依赖卵中的卵 黄作为营养,所以卵黄的含量很少。不含透明带的卵 子直径大约为70~140微米。
二、精子的基本结构:
(一)精子的产生:
(二)、精子的形态与结构
精子是公猪睾丸产生出来的特殊细胞,公猪到了7 月龄左右,睾丸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分 泌雄激素,使精子在睾丸中发生。精子在发生过程中, 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核酸、蛋白质、糖和脂类的 代谢也发生变化。但从睾丸释放出来的没有运动和受 精能力,需在附睾微环境、pH、渗透压、离子、大分 子物质的作用下才逐步获得运动和受精能力。 精子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是具有活动性、含 有遗传物质的雄性细胞。在精子表面有脂蛋白性质的 薄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分头尾两部分,在电镜下 尾部可区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三部分,头部和尾部 之间的连接处叫颈部。
(二)卵子的结构
卵子的主要结构包括:放射冠(Corona radiata)、透明带(Zona p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ucida)、卵黄膜 (Yolk membrane),及卵黄(Vitellus)等部分。
1.放射冠
紧贴卵母细胞透明带的一层卵丘细胞呈放 射状排列,称为放射冠。放射冠细胞的原生质 形成突起伸进透明带,与卵母细胞本身的微绒 毛相交织。排卵后数小时,输卵管粘膜分泌纤 维分解酶使放射冠细胞剥落,引起卵子裸露。 这种情况猪、兔的卵子比牛、绵羊的卵子发生 的较慢。马在排卵时卵子周围没有放射冠细胞, 但有一层不整齐的胶状物包着,这层胶状物约 在排卵2天内便被分离掉。
③末段:末段很短,只有3-5微米,纤维鞘已消 失,其结构仅有纤丝及包在外面的精子膜组成。 尾的长度以纤丝为骨干,纤丝之间由基质联系 起来,运动主要靠尾的鞭索状波动,而使精子 向前推进。
三、受精过程:
指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精卵结合部位在 输卵管上1/3处。
四、提高母猪的繁殖率:
1.选留母猪时要采取以繁殖性状为主的综合 选种方法。首先要以产仔高低作为选种的标准, 以父母繁殖性能高的优秀个体中选留后备母猪, 其次,在选留后备母猪时还要注意断乳仔猪成 活头数和仔猪断奶个体重。 2.延缓母猪初配年龄。实践证明,初配年龄 大的猪,其母猪的繁殖寿命也长,母猪的窝产 仔猪也多,断奶成活也多;而初配年龄小的母 猪则母猪的繁殖寿命最短,产仔数少,断奶成 活也少。因此,延缓母猪初配年龄,可以提高 母猪产仔数并延长母猪繁殖寿命。
l、头部:精子头部一般呈扁卵圆形,头部主要 由细胞核构成,其中主要含有核蛋白及DNA、 RNA、钾、钙、磷酸盐等,核的前面被顶体覆 盖,顶体是一双层薄膜囊,内含精子中性蛋白 酶、透明质酸酶、放射冠穿透酶( CPE) \ATP酶 及酸性酶等。顶体是一个相当不稳定的部分, 容易变性和从头部脱落。 2、颈部:精子的颈部位于头和尾之间,起连接 作用,一般当作头的部分,其中有由中心小体 发生而来的2-3个颗粒,核和颗粒之间形成植着 区,尾的纤丝以此为起点。颈部是精子的脆弱 部分,很容易断裂,造成头尾分离。
3.增加配种次数,提高窝产仔数。实践证明, 母猪每次发情配种2次的比配种一次的窝产仔数 增加,在母猪发情24小时为间隔配种3次比2次 的窝产仔数要高1.3头。 4.利用杂种优势,筛选高产杂交组合,其杂 种一代的繁殖性能如产仔数,断奶成活及断奶 窝重都大大超过亲本的生产性能。 5.哺乳仔猪早期断奶,增加年繁殖窝数是提 高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措施。
3.卵黄膜
卵黄膜是卵母细胞的皮质分化物,它具有 与体细胞的原生质膜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和性质。 卵黄膜上有微绒毛,它在排卵后减少或消失。 透明带和卵黄膜是卵子明显的两层被膜,它们 具有保护卵子完成正常的受精过程,使卵子有 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离子和代谢产物,对精子具 有选择作用等功能。
4.卵黄
排卵时卵黄占据透明带内大部分容积。受精 后,卵黄收缩,并在透明带和卵黄膜之间形成 一个卵黄周隙(Perivitelline space)。成熟分裂过 程中卵母细胞排出的极体就存在于此。卵黄的 形状特点,因动物种类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 主要是由于卵黄和脂肪小滴的含量不同所致。 马和猪的卵子所含卵黄较牛和绵羊多,同时充 满着折光性强的脂肪小滴,因此,马的卵子颜 色稍黑,猪则为深灰色。
22头仔猪
6.掌握母猪发情排卵规律,适时配种。母猪排 卵是在发情后24-36小时,而配种的适宜时间 是母猪排卵前的2-3小时,即发情后19-30小时, 按母猪年龄可采取“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 小的配中间”的原则。 当然科学的饲养管理,对母猪的受胎率、产 仔率和哺乳率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母猪的饲 养管理,关键要保持良好的繁殖体况。
2.透明带
透明带是一均质而明显的半透膜。一般认 为它是由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形成的细胞间质。 在电镜下观察可见卵母细胞的微绒毛和放射冠 细胞的突起伸入透明带,特别是后者,有一部 分可贯穿整个透明带,以供给卵母细胞营养物 质。随着卵母细胞的成熟,透明带内的小突起 退化,排卵后微绒毛缩回,卵母细胞和卵丘细 胞分离。
卵黄内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同时还含 有色素内容物。线粒体是颗粒状或棒状并集中 于高尔基体附近。
5.核和核仁
卵子的核位置不在中心.有明显的核膜, 核内有一个或多个染色质核仁,所含的DNA量 很少。实际上,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出的卵处于 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并不表现核的形态。 卵子如未受精,则卵黄断裂为大小不等的 碎块,每一块含有一个或数个发育中断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