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绘制思维导图能有效防止学生假读书
武隆县职业教育中心李小琴
摘要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记忆紊乱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多地激发学生思考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从而有效防止学生假读书。

关键词思维导图假读书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先进的思维工具。

它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起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记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激发学生思考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从而有效防止学生假读书。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呢?
首先,让学生学会画思维导图。

(1)找到一张足够大的纸和颜色尽量多的笔。

(2)在纸的中央画出(或写出)你所要记忆的内容的核心部分,如思维导图模板一“解读文本”。

然后,从中心部分分出很多曲线,再在线上写下你要记忆的
内容。

(3)认真看图,你会不会联想到以下的事物:大树的枝干,人的神经,或是飞鸟的轮廓……(4)在某些内容的旁边画上可表示其内容的的图画。

总之,就是“写”与“画”双管齐下,使你的画既美观又实用。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绘制思维导图,力求用思维导图将阅读思考的过程反映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从四个不同层面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阅读教学中。

第一层面:解读文本
即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全面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

要咬文嚼字,读出字里行间
所含的深意。

通过重点句段来解
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一思维过程见思维导图模板
一。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
思维导图模板一
图帮助学生建构解读文本时的知识结构,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主要知识的框架,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

学生整体掌握解读文本的知识框架后,让他们选择“思维导图模板一”中的一两个方面来作深入思考,并鼓励他们将思维的过程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来。

通过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对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理解和生发联想,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文本,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地加以深化。

第二层面:理解作者
即对作者旨意的反思阅读。


作品的解读要考察作者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接近文本的真谛,了解文中主人公,
把握作者的主旨,力求让学生(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生发联想,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一思维过程见思维导图模板二。

在这一层面的阅读教学时,让学生紧紧围绕“真谛(主旨)”这一主题单元来开展。

以生发联想产生共鸣为目的,最后选择自已喜欢的方式来绘制思维导图。

让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将“作者”“主人公”“读者”之间的联系直观化、图像化。

第三层面:解读文本价值
即衡量文本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意
义,体现其阅读的社会价值。

该层面的阅读教学,关键是让学
生在阅读中,将作品的价值从历史和
现实的角度去思考,然后总结出自我
成长的经验和方法。

这一思维过程见
思维导图模板三。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紧紧围绕寻找“价值”这一单元主题来开展教学,并绘制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经历来思考,思维导图模板三
思维导图模板二
多角度、多渠道生发联想和想象。

思维导图力求展现:在文本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这双翼的带领下,读者能够找到社会价值,寻求自我成长经验。

第四层面:反思自我
阅读的第四个层面,是读者对自己阅读行为的反思。

包括阅读动机、阅读对象、阅读策略、阅读方法、阅读时间分配、阅读效率、阅读收获、阅读感悟等等,重点
是反思“阅读收获”和“阅读
感悟”。

这一思维过程见思维
导图模板四。

在这一层面的阅读教学
中,让学生紧紧围绕“反思自
思维导图模板四
我”这一单元主题来开展教学
并绘制思维导图。

在阅读反思中,让学生结合文本和个人需求重点思考某一两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将思考的过程用自已喜欢的思维导图表现出来。

力求用思维导图展现反思自我的收获、不足以及生发的联想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在不同主题单元的引领下,让学生结合文本认真分析、理性思考、生发想象、绘制思维导图。

这样就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和针对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无序的假读书现象。

参考资料:
(1)【英】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中信出版社2009.4 (2)有关东尼•博赞和思维导图
(3)《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探微》,翟志峰(2010-9-28)。

(4)《浅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丁伟秦琴。

(5)《倡导“阅读反思”提高阅读质量》
(6)《思维导图在历史课中的运用》
(7)《中学生假读书微探》郑传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