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梧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西梧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西梧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1题;共9分)1. (9分) (2017九上·平顶山期中) 古诗文默写(1) 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这是白居易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观刈麦》中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

(4)“挽弓引弦”在诗人心中有着强烈的情结,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喷薄着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边塞的悲凉是:千嶂里,________。

(6)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

(苏轼《浣溪沙》)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2. (10分)(2017·连云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明,是荒漠里的清泉,是久旱后的甘霖,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开展的如火如tú____________。

开山岛夫妻哨、雷锋车组、最美乡村教师……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典型人物和文明故事,凸显了港城文明城市建设的新高度。

这些人物和故事,或如一阵春风,或如一hóng____________清泉,给人们以精神的抚慰和心灵的滋润。

日前,“‘画’说港城•‘漫’谈文明”系列漫画创作活动已正式____________(A.启动B.起动)。

多位美术专业人士将以单zhēn____________、四格、组图等多种漫画形式,____________(A.绘声绘色B.活灵活现)地描绘港城的美德人物和文明事件,向这座城市中文明的传递者致敬。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túhóng zhēn如火如________一________清泉单________(2)在文中空缺处选出合适的词语。

正式________(A.启动B.起动)________(A.绘声绘色B.活灵活现)地描绘(3)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3. (6分) (2017七下·延安期中) 名著阅读。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

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

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

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

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文段节选自《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_。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4. (25分)(2013·益阳)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夏梁衡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散文集《复感与秋思》,有删改)(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2)作者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舰船。

(3)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耍分析其表达效果。

(5)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

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

阅读下面文段,说说该文段与《夏》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夏夜他靠纱窗望出去。

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

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

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

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

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晴。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5.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紧抱生命之树林清玄深情地抱着一棵树,感受树的生命,体会树的不凡,进入树的坚强,一旦化入树的整体,失去拥抱树的我,就会在树里,看见自己在青岛的崂山,巧遇一棵茶花树。

茶花树的岁数已无从查考,听说至少有七八百岁。

只能以“伟大”“非凡”来形容。

这棵茶花树有四层楼高,花开数以万计,使得整个庭院甚至整个天空,都是一片深红,美丽的深红。

所有的人为了看清整棵树,只好后退到墙边,仰望。

我走到深红的茶花树下,靠近树干,轻轻地、敬仰地紧抱茶花树。

那一刻,如同触电,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

我绕了一圈,又紧靠到树上去。

茶花树无言,却告诉我生命的无常,因为它看尽了王朝的兴衰起落。

茶花树无语,却告诉我每一次的风雨,只要经得起考验,就会变得更强大。

茶花树不动,却告诉我追求美之必要,它的岁月都是在开最美的茶花。

在崂山,茶花树还算是个婴儿,有许多树是唐宋时代就有的,还有几棵从汉朝到现在的老树。

祭拜之后,我一一去拜访老树,并深情地拥抱它们。

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在心情不佳、处境恶劣的时候,就会跑到离家不远的桃花心木林,拥抱那棵最高大的桃花心木。

树的坚强与崇高抚慰了我:“安心吧!在你之前,有许多人心情比你更差,也有许多人处境比你更坏;他们不都熬过来了吗?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你会渡过难关的。

”在城市里,周围并没有大树,我种植了心灵的大树。

那棵树也是饱经风霜和考验的,但它有鲜明的态度、正向的思维、坚强的意志,只要我闭起眼睛,贴近大树,一切的不如意,就风吹云散了。

我拥抱山林的大树,因为它们看尽了历朝历代人间的繁华与凄凉,可以使我们穿越一时一地的困境。

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经历了生命岁岁年年的暗淡与辉煌,使我们超越了一朝一夕的迷思。

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黄山的万峰之巅,靠在一棵老松树的树干上,看着脚底的烟云风雾,内心感动莫名。

这千年老松脚下竟无寸土,它是从石头逢中生长的。

脚下无寸土,却能屹立千年,不只青松如此,历史上伟大的修行人、思想家、创造者,哪一个不是从万仞岗那毫无寸土的石头上生长起来的呢?(1)“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这传给我的“心情”具体是什么?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2)①“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作者为什么喜欢拥抱树木?②成年后生活在城市,“我种植了心灵的大树”,这“心灵的大树”是什么?(3)最后一句话句式有什么特征?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请你举一个修行人、思想家或创造者的例子,用这个人具体的事例证明“他们也是这样生长起来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 (2018八上·安达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划线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________②夕日欲颓________③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简答。

①在句式、节奏方面看,陶文带有骈文特点,所用整句,多以________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苏轼的这篇文章所用散句,________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

《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2016·江西) 写作: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默写 (共1题;共9分)1-1、1-2、1-3、1-4、1-5、1-6、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2-1、2-2、2-3、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3-1、3-2、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4-1、4-2、4-3、4-4、4-5、5-1、5-2、5-3、5-4、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1、6-2、6-3、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