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品的功用与选择

中药炮制品的功用与选择

二、增强对病变部位的作用。 由于组方中的中药常常对多个脏腑、 经络起作用,但患者通常又不是每个部位 都发生病变,并且有时药物也会对其他部 位产生不良反应。为了使药物集中在病变 部位发挥疗效,常常加入辅料炮制,使其 对病变部位作用增强,而对其他部位作用 减弱。如酒味甘、辛性大热,能升能散, 宣药上行,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 作用,故一般活血散瘀、祛风通络的药物 选用酒炙,以增强功效。醋味酸入肝经血 分,具有收敛、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的 作用,一般化瘀止痛药和疏肝行气药宜选 用醋炙来增强疗效。 以大黄为例:生大黄苦寒沉降,泄 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 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高热等;酒大 黄苦寒泄下作用缓和,并借助酒升提之 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 治目赤肿痛、齿龈肿痛;醋大黄泄下作 用减弱,以消积化瘀为主,用于食积痞 满、产后瘀停。故治疗便秘时用的就是 生大黄。 三、突出临床疗效,提高全方的疗效。 中药通常一药多效,在不同的方剂
中,同一药物所起的作用也不大相同。如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宜生用,取其轻清升 散、和解退热之功。在柴胡疏肝散中,柴 胡则以醋炙为宜,使其升散之力减弱,而 疏肝止痛之力增强。小茴香、益智仁、橘 核等经过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经,能 更好地发挥治疗肾经疾病的作用。如缩泉 丸中的益智仁宜用盐制品,以增强温肾缩 尿的功效。
(发稿编辑 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如乌头类中药中的乌头类生物碱毒 性较大,不宜生用,但经过炮制后毒性减 弱,可供内服,故临床上宜用制川乌、 制附子。需提醒大家的是,虽经过炮制后 乌头类中药的毒性已减弱,但临床上为了 保证用药安全,使用时仍要先煎30分钟以 上,以进一步降低毒性。
中药炮制前后药效相差甚远。而中医 的治病原则是辨证统一:即使是同一种疾 病,通常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素质和 气候环境,随证遣方,随证用药。即使是同 一方剂,虽组成药物不变,仅在药物炮制加 工方面不同,也会使方剂的功用发生一定 的变化,改变部分适应证。故在临床用药 上,中医师对药物的炮制品要求也灵活多 变。炮制中药有何功用?如何选择合适的 炮制品?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中医 药
E-mail:wuwangqun@ 责编/吴王群
中药炮制品的功用与选择
文/ 谭廉清(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门诊中药房主管中药师)
今年重阳节义诊时,笔者接到一中 年男子咨询:“新鲜采挖的何首乌泡酒 喝,是否可以治疗白发?”何首乌有治疗 须发早白的作用,但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是 指经过炮制的制何首乌,并非指新鲜的何 首乌。
五、有部分中药进行炮制后,功效会 发生改变。
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 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具有滋 阴补血的功效。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 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 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的 功效。
清代《修事指南》中载:“炮制不 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 也。”这也指明了炮制与药性、炮制与临 床疗效的密切关系。因此,临床上若能够 掌握中药饮片炮制前后的性状、药性、功 效差异,临证选用恰当的中药炮制品,则 更能充分发挥中医用药的特色与优势,保 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一、增强药物作用。 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选用使有效 药物易于溶出或利于保存的炮制品。如 三子养亲汤中的紫苏子、白芥子、莱菔 子,均需选炒制品。紫苏子、白芥子炒 后辛散之性减弱,而温肺降气化痰作用
42
2019.10 No.30
增强;莱菔子炒后由升转降,功效由涌 吐风痰变为降气化痰、消食除胀。方药 与病证相符,使本方的降气平喘、化 痰消食作用增强。又如白术具有健脾 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生品以健脾 燥湿、利水消肿为主,但易滞气而致腹 胀,脾虚患者更易如此;而炒白术有增 强健脾、消胀的功效,虽两者都有健脾 的功效,但是对于脾虚气滞的患者,显 然选用炒白术更合适。
临床上用的中药材一般要先炮制成 饮片后才能入药,这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 一个特点。中药成分复杂,疗效多样,但 中医治病往往又不是要利用药物的全部作 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这就需要通 过炮制对药物的原有性能进行取舍,使某 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以充分发挥 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不利因素,力求符 合疾病的实际治疗需求。如前文所述,想 发挥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作 用,就要用制何首乌,同时其没有生何首 乌的滑肠作用,可避免伤及脾胃,导致未 补其虚,先伤其正。
相关主题